主页 > 小麦 >>
 

小麦

小麦种子介绍

小麦种子介绍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种子为半冬性,中早熟。幼苗直立,叶宽披,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生长迅速,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成穗率一般。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大、卷曲,穗层整齐,长相清秀。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  阅读全文 >>

小麦胚芽粉介绍

小麦胚芽粉介绍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胚芽是从优质小麦粒中萃取的精华,是一种高蛋白、高维生素E、低热、低脂、低胆固醇的营养品。小麦胚芽粉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D、不饱和脂肪酸、核酸、叶酸、二十八烷醇和钙、铁、锌、硒等10余种矿物质等,是非常理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稻田套播小麦

小麦种植技术之稻田套播小麦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之稻田套播小麦应选用良种 稻套麦根系分布浅、分蘖力强,应选用抗倒、抗冻能力强,株型较紧凑的品种。
小麦种植技术之稻田套播小麦应适期套播 稻麦共生期掌握在7~10天。一般苏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23―31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叶片枯萎补救措施

小麦种植技术之叶片枯萎补救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异丙隆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施药后遇严重霜冻天气麦苗容易受冻害,即发生“冻药害”。发生冻害后,麦苗较嫩绿或受害较重时,冻伤处先呈开水烫伤样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发白;麦苗较老健或受害较轻时,多出现叶片发黄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小麦秆黑粉病防治

小麦种植技术之小麦秆黑粉病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小麦种植技术之小麦秆黑粉病[分布与为害]
小麦秆黑粉病又叫黑秆疯、黑铁条等。我国主要发生在北部冬麦区。由小麦条黑粉菌(Urocystis tritici Korn)引起。此病菌仅为害小麦。
2.小麦种植技术之小麦秆黑粉病[症状]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越冬期管理八要点

小麦种植技术之越冬期管理八要点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小麦种植技术越冬期管理:查苗补种。
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确保苗全苗匀。
二、小麦种植技术之越冬期管理消灭苗期病虫害。
常见苗期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湿害防治方法

小麦种植技术之湿害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浊麦湿害是小麦生产中的五害(湿害、冻害、干热害、草害、病虫害)之一。近年湖北、准北麦区、江苏丘陵麦区等常见,每年都有不同积蓄的发生。受湿害的小麦根系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中,根的吸收功能减弱,造成植株体内水分反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小麦雪后管理要点

小麦种植技术之小麦雪后管理要点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由于今年入冬后气温偏高,小麦生长旺盛,叶片嫩绿,暖冬使小麦生育进程比往年加快,部分地区小麦长势旺而不壮,抗寒能力差。大范围的降雪后,温度降低对小麦生产十分有利,首先降雪有利于土壤增墒;其次,降雪降温能够抑制病虫害越冬,  阅读全文 >>

浮小麦介绍

浮小麦介绍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浮小麦的入药部位: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
浮小麦的性味:味甘,性凉。
浮小麦的归经:归心经。
浮小麦的功效:除虚热,止汗。
浮小麦主治: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
浮小麦的相关配伍
1、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晚霜冻防御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之晚霜冻防御技术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渐弱,易遭晚霜冻害,受霜冻害的小麦从植株外部形状看有的是茎部受伤害,有的是叶片变黄、扭曲,严重的植株枯萎,还会造成穗部的雌雄芯受冻,小花退化,结实率降低而影响产量。所以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御,常见的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技术之早春冻害防治措施

小麦种植技术之早春冻害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是灌水防小麦早春冻害。
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的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加,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温度增高。
二是早  阅读全文 >>

小麦种子品种选择

小麦种子品种选择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小麦种子品种选择坚持品种审定的原则。根据国家和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选用小麦种子品种。克服盲目求新的思想,不要受某些广告或片面宣传的影响,引进未经试验的品种,以免给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凡大面积种植的  阅读全文 >>

小麦赤霉病的误区

小麦赤霉病的误区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误区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小麦穗期“三病三虫”中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  阅读全文 >>

俄罗斯向叙利亚人道主义援助十万吨小麦

俄罗斯向叙利亚人道主义援助十万吨小麦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名欧洲粮食贸易商称,俄罗斯与叙利亚今年8月就这一援助项目达成协议。
按照路透社说法,虽然今年叙利亚粮食丰收,粮价也不低,但受战乱影响,叙利亚政府从农户手中收购的小麦比往年还要少。
虽然小麦不在西方对叙利亚的制裁  阅读全文 >>

小麦胚芽介绍

小麦胚芽介绍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胚芽的基本信息
小麦是大自然给予人类健康生存的生命之源,被称为五谷之贵。小麦胚芽是小麦的核心和生命,植物称为胚,相当于动物的胎盘。它虽然仅占麦粒重量的2%,但营养却占整个麦粒的97%,其中蕴藏着50多种人体所需丰  阅读全文 >>

小麦赤霉病介绍和防治

小麦赤霉病介绍和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
1.小麦赤霉病的部位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  阅读全文 >>

小麦效益下滑还要不要继续种粮?

小麦效益下滑还要不要继续种粮?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国家出台明年小麦临储价格是为了给我们种粮大户们吃颗‘定心丸’,但我们也得掂量掂量未来市场的前景。”尽管按往年一样将400亩土地播下了常规品种小麦,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罗白村种粮大户曹恒银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5项内容

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5项内容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  阅读全文 >>

河南小麦已播种7991万亩已基本结束

河南小麦已播种7991万亩已基本结束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了解到,河南麦播基本结束。目前小麦已播种7991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98.2%,已出苗面积达6647万亩。
从今年小麦播种情况来看,小麦主导品种突出,矮抗58等优良品种占全部播种面积的98%以上,宽幅匀播、机  阅读全文 >>

博望镇小麦播种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

博望镇小麦播种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眼下,正是小麦备播季节。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多施土粪和微肥、精量匀播巧整地成为不少农民的备播新观念。
该镇副镇长崔海龙介绍,今年全镇在全面推广小麦播种新技术的同时,还引导农民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以增  阅读全文 >>

菏泽小麦托市收购收购量全省之首

菏泽小麦托市收购收购量全省之首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记者日前从菏泽市粮食局了解到,菏泽市夏粮托市收购已经圆满收官,累计收购托市小麦529474.25吨,收购量位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今年菏泽市夏粮获得丰收,连续13年增产。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使农民丰产又丰收, 菏泽市从6  阅读全文 >>

小麦的储藏特点

小麦的储藏特点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吸湿性强:
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小麦后熟期长:
小麦后熟期较长。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  阅读全文 >>

新野农信联社助力农村小麦生产

新野农信联社助力农村小麦生产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时下,正值农村小麦秋播季节,新野农信联社把支持农村小麦秋播作为一项富民、强民、惠民的工程来抓,及早测算资金头寸,合理安排信贷资金,及时满足农民小麦秋播生产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联社已发放信贷资金6000余万元,全力以  阅读全文 >>

小麦价格断崖式下跌农民收入恐损千亿

小麦价格断崖式下跌农民收入恐损千亿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尽管有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但是政策难以影响到市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国家调控价格是一块钱但市场相对调控价掉了30%,“这说明国家力量影响趋弱。而中国的玉米市场价  阅读全文 >>

阜阳市已播种小麦328.1万亩

阜阳市已播种小麦328.1万亩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记者从市农机局了解到,截至10月15日16时,全市大豆和玉米已全部收获完毕,水稻收获81.1万亩,占计划收获96万亩的84.5%。目前,全市各地已全面转入秋种阶段。连日来,各地狠抓关键技术的落实和先进机械的使用,以点带面,提高秋种质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