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村民:自古以来就有这个泉水,泉水,大泉水,您是不是小的时候就有这个水了。都已经几十代了。我是1949年(出生)的,1949年的,1949年的您小时候就有这个水了?嗯。我们几十代的水了。世世代代都是这个水。世世代代的。
在云南的高山上,这样的水源地很多,泽被整座山上的乡村、植被与梯田,大部分水都直接流走,不知去往何地。肖燕很想利用这些水来养鱼。
肖燕: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千年的梯田,万年的泉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里的水可好了。
可是,肖燕的这个决定,让自己的员工都感到十分不解。
肖燕的员工 朱雁:我们都觉得没必要,肖总,现在多好啊,我们已经很稳定了。
肖燕的员工 杨春丽:怎么做着做着我们这个服务行业,然后一下子转了去养鱼了。很多人就不理解,不支持。
尽管如此,肖燕却坚持要养鱼,而养鱼的第一步,就是去寻找水源地。这一年,肖燕几乎跑遍了红河州所有的深山,也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无论到哪儿,都要拿着一把伞。
肖燕:拿伞,必须拿这把伞,它有防护的功能
徐跑:而且这里非常重要的是什么,经常突然就下雨
肖燕:对,突然就下雨了,一个是遮雨,一个是遮太阳,一个是防护的功能,有时候有蛇会跑出来的。
找到山顶的水源,再在下游挑选一个相对平整一点的地方建设养鱼池,肖燕迈出了她财富计划的第一步。
然而,此时她又发现了一个令自己始料未及的问题。
肖燕:我们云南没有,稀缺啊,到现在为止我们云南省还没有一家国家级的良种场,一家都没有。
肖燕发现,当地没有特别适合养殖的种苗,要想养鱼,必须得从外地买进鱼苗。但是路途遥远,加上外地鱼苗不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损失很大。这样养了三年后,肖燕决定,要自己培育种苗。
2014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专家的帮助下,肖燕终于培育出了适合自己养殖的鱼类种苗。
但是,就在大家以为肖燕要开始大规模养鱼的时候,她却突然又提出了一个让大家匪夷所思的想法,这个想法甚至惹得股东大会不欢而散。
股东 董五余:不干了,没法干了,再这样干下去人就疯了。
肖燕的员工 杨春丽:听完以后就直接就不表态,然后直接就走人了。
原来,本来是要找一处水库养鱼的肖燕,此时决定,要在红河县的哈尼梯田里养鱼。大家都觉得,这是肖燕一次突发奇想的任性之举,会断送她之前辛苦积累起来的所有财富。因为,在梯田里养鱼,其难度远甚于平地。
平地上的话它相对来讲,比如说平地上它交通比较方便。第二个,平地上的水稻,它的水比较大,水比较大,而且它可以人为地进行一些,开沟啊,等等。但是哈尼梯田的稻田不行,它只有40公分的水,所以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梯田的水位只有40公分,养不了大鱼,小一点的品种,却会对梯田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 徐跑:它有很多的一些问题嘛,梯田里是肯定不能小龙虾和黄鳝的,对吧。
肖燕没有放弃,经过考察,肖燕决定养泥鳅。而当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却遭到了众人的嘲笑。泥鳅生性爱钻泥,在梯田里养殖,破坏梯田不说,又怎么捕捞呢?
肖燕放弃了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其他鱼种,专门研究如何才能让泥鳅不钻泥。这种大规格泥鳅是从台湾引进的,又叫泥鳅,台湾泥鳅只在浅水游动,不钻泥,而当地人喜欢吃当地的这种小规格泥鳅,肖燕就把台湾泥鳅和当地的泥鳅进行杂交,培育出不钻泥且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新品种。虽然中国水产科学院的专家已经证明了,新品种的泥鳅不会对梯田造成任何危害。但是,村民们就是不买账,他们怕养了泥鳅破坏梯田,让粮食减产,肖燕决定先免费给村民提供鱼苗,让村民们大胆地尝试,但是结果却让她哭笑不得。
股东 董五余:最开始我们是免费给他们,免费给他们以后呢,拿到鱼了,家家户户领到了,拿到家里面,油锅支起来,炸,煮,蒸,然后就喝酒。
肖燕的员工 朱雁:他们就觉得拿去养它干嘛。而且还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意识吧,可能就觉得反正养大了,会是什么样,大家可能都抱着一种未知的态度,所以就有的可能就拿去吃了。
最后,红河县政府号召村干部带头养殖泥鳅,在政府的帮助宣传下,很多村民开始抱着试试的态度养殖并自发成立合作社,这些人成功赚到钱以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进来。
红河县乐育乡尼美村村委会组长 杨最呼: 从这边,到那边,一共有712亩梯田,712亩中我自己的有437亩。一亩最少有可能100公斤(泥鳅)吧,还加上谷子,可能差不多好几千呢。
看到了看到了,快看,这有泥鳅。你看,都是。
记者在采访期间,正好是放泥鳅苗进梯田的季节。现在,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送上梯田的泥鳅苗不适应高温,肖燕通常要在半夜捞苗。
在夜里捞苗一共需要六个人,拉着一张可以覆盖整个鱼塘的大网,从鱼池一端走到另一端,一次就可以捞上来两三百万尾泥鳅苗。
记者:现在拉得怎么样,费不费力?
黄志诚:费力
记者:我看你表情没有刚才那么轻松了。越到后面的话,它的底纲拖到的淤泥越来越多。所以说越到后面的话就越费力一点。
现在要围过去了是吧
对,他要围了
就把整个网拖起来吗?
一边收一边围一边放
待会就拉起来就行了
好 他正在收
你看那边 那边在收呢
原文:水产水产 > 水产养殖视频:[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ujishu/201028863.html
[种养技术]: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类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养殖新闻]:张治兵,盖大棚,养反季节螃蟹,1年只干3个月,净赚500多万元。自己发财还不算,他还带着全村都赚钱。可是他3个月净赚500多万元的背后,却经历了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和连续3年的倾家荡产。...
[养殖新闻]:吴根林是别人眼里干啥啥不成的辍学少年,母亲为他愁白了头。一次逛水产市场的时候,他从一条鱼上发现了商机,很快年赚百万。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任性地去养一种特殊的螃蟹,结果差点赔上...
[养殖新闻]:金刚腿,弹簧腿。入得了他法眼的,又是哪种腿。普通的大闸蟹不算什么,什么稀罕他养什么。中秋节国庆节,养殖户都在卖蟹,他却留着不卖。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山东省微山县的闫成武,给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