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种植野菜,种野菜的创业致富路
李有是云南省晋宁县的一位普通菜农,曾在昆明做了8年蔬菜批发生意。几年前,由于卖菜这一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的钱越赚越少。李有看着那些从四川等地到云南做生意的弟兄在昆明卖菜赚钱,靠的是勤奋,心想自
李有是云南省晋宁县的一位普通菜农,曾在昆明做了8年蔬菜批发生意。几年前,由于卖菜这一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的钱越赚越少。李有看着那些从四川等地到云南做生意的弟兄在昆明卖菜赚钱,靠的是勤奋,心想自己本乡本土,咋就不能整出点当地的优势来呢?
家在山区农村的李有在昆明卖菜多年,最了解城乡之间的差别和各自的需求。比如,乡下人过节急着回家团聚;城里人过节却离家出游;城里人用野菜招待贵客,而乡下人把野菜剁碎喂猪喂鸡:乡下人说入乡随俗,城里人说,跟着感觉走。李有看着村里青年到城里打工赚钱,村子里的农家乐赚的又是城里人的票子。家乡山青水秀的野菜遍地都是,而城里人就是喜欢这些野菜,我为啥不跟着感觉走。想到这里,李有心里一亮堂,有了主意。于是李有仔细进行市场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上了吃野菜。李有纳闷,不少野菜在饭店里卖得比荤菜还贵。山里有那么多野菜,村民一般都采来自己吃,采不完的,过了时节就长成草了。如果他们能把野菜全都拿到城里来卖,不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吗?为什么没有人做呢?
很快,李有找到了答案:一是野菜的季节性太强,一般都只有一两个月时间,比如青蒿菜,一过清明节就全长成青蒿草了:二是野菜不容易存放,再加上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考虑到成本,一些偏僻山区的村民不愿把野菜拿到城里卖。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下一步就是如何解决了。在李有看来,山区庞大的野菜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宝贝,山里人或许很熟悉,但城里人却知之甚少。卖菜多年,李有知道天然野菜在城市里有不小的市场,目前常常有大的饭店同他预约野菜品种。他决定利用本乡本土优势,抢先占领这个市场。
这几年在市场摸爬滚打,李有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无我有,人有我鲜”。于是几年前,李有在昆明东华农贸市场开了野菜集散店。用李有自己的话说:“山里的野菜种类很多,这些天然野菜在野外是棵草,不值钱,但利用好了就是块宝。”每到野菜生长季节,村民就到山上、田间采摘。山区有很多白参、地木耳,以及四季生长的时令野菜,一场雨过后,满山遍野都是。
李有算过一笔账,如果每位村民一天采摘2千克野菜,10位村民就有20千克,100位村民就有200千克……如果能将这些“散户”手中的野菜集中起来,统一收购,当天就运到城里进行加工处理(www.nczfj.com),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野菜的新鲜,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想到这里,李有喜从心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李有开的民间野菜集散店开张了,取名为“绿色之宝”。集散店里汇集了昆明各地几十种天然野菜,如紫藤花、马齿苋、竹节菜、刺五加、地木耳……这些野菜经过加工处理后,延长了保鲜时间。李有的野菜“绿色之宝”也越开越大,订菜的餐厅和饭店越来越多。过去一块卖菜的同伴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李有心里好高兴。
李有在占领东华农贸市场野菜集散店之后,又到野菜资源丰富的山区设立野菜收购点,并组建一支经纪人队伍,专门负责向各县村民收购野菜,把当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李有还在家乡建立一个野菜标本园,把各地的民间野菜收集起来,制作成标本,标上名称及人们对这种野菜的不同叫法,包括烹饪、食用方法等等,让城里人也了解更多的野菜。随着李有经营有方,“绿色之宝”也越开越红火。
如今,李有把野菜业做强做大,他和种植户联手,把野菜当作一项产业来开发,不断研究野菜的人工栽培和深加工技术。他还把有关野菜籽种送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请种植能手在大棚种植,订单收购。他把收集起来的荠菜、苜蓿、马齿苋等野菜送到城里饭店,1公斤能卖到10多元,一年下来,和他联手搞种植的农户,每亩大棚种植野菜比种一般的蔬菜人均增收3000多元。目前,李有同城郊农民联手人工栽培各种野菜,一年四季都可上市,除满足本地市民的菜篮子外,他的野菜还直销到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成了昆明东华农贸市场赫赫有名的“野菜王”。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李有:种植野菜,种野菜的创业致富路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8337.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