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养殖的条件是什么?怎么才养得好

养殖条件:使用天然水饲养,每天换1次水,需要选择大口径的容器。控制光源:晚上可用1个5瓦的小灯泡做光源。水质调控:水深为3-5cm,每秒需要有5-10升的水流量。饵料投喂:一般3-4天投喂1次,每次每亩投喂粪肥50-100kg,将其兑水搅拌后全池进行泼洒。
一、养殖条件
1、红虫比较喜爱生活在微流肥水中,因此在人工养殖时要达到这个条件,一般在每年的春末秋初,是红虫大量繁殖的季节,此时红虫都会在水面浮游,导致水面为棕红色,就需要用容器进行收集。
2、如果是小规模的养殖,可将水底淤泥和红虫一同取回,将它放在玻璃器具内,然后使用天然水进行饲养,如果是使用自来水饲养,就需要先将自来水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
3、饲养时要每天换1次水,在低温时要做好防寒措施,因此可用红色的湿润毛巾覆盖容器保湿,容器需要选择大口径的,这样红虫会浮出水面呼吸,如果容器口比较小的话,就会容易出现死亡。
二、控制光源
养殖红虫光源非常关键,因为红虫离不开光照,所以在晚上一定不能将灯光关掉,如果晚上没有光源,红虫久会因为懒得呼吸,容易导致死亡,一般在晚上可用1个5瓦的小灯泡做光源。
三、水质调控
1、水深在3-5cm为宜,在春季养殖的时候,白天的水位可稍浅,可提高水温,而在晚上就可以适当加深水位,有利于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
2、红虫比较喜爱微流水环境,如果水流过大,会带走培养基上的营养物质和卵,同时也会消耗红虫大量的体力,不利于增加产量。
3、如果水流过小,又不利于水体和排泄物的排出,jiu容易导致水质恶化,造成死亡,根据实践生产得知,每秒有5-10升的水流量是较佳的水流环境。
4、同时红虫对于农药以及有害物质比较敏感,在水质管理时要注意这一点,不可以使用喷洒过农药的水以及工业废水等。
四、饵料投喂
1、红虫主要摄食泥土中有机腐屑,非常喜爱甜酸性饵料,家禽粪便、生活污水等都是红虫的饵料,一般在专业的养殖场,都是使用米糠、点锯未、淤泥、鸽粪等原料发酵后制成饲料,如果是家庭养殖的话,可用酵母粉泡水喂食。
2、投喂也是红虫生产的关键点,投喂时少量多次可提高产量,一般3-4天投喂1次,每次每亩投喂粪肥50-100kg,将其兑水搅拌后进行全池泼洒。
3、在投喂的时候,要注意残饵的数量,不能盲目多投,以防水体中有机物过多,而引起发酵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后期红虫的产量。
原文:新闻 > 实用知识:红虫养殖的条件是什么?怎么才养得好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36033.html
[实用知识] 豪猪是一种野生动物,而且它的价值也很高,豪猪的肉质鲜美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豪猪的养殖也是一种重要的特种养殖项目,我们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也要清楚豪猪的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豪猪生...
[实用知识] 火鸡一般出现在感恩节时,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属于世界上最重的鸡之一。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吧! ...
[实用知识] 火鸡苗即火鸡鸡苗,我国主要分青铜火鸡苗,尼古拉火鸡苗和贝蒂纳火鸡苗,青铜和尼古拉火鸡苗,经济效益比一般家禽高出数倍,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看看火鸡苗的进化史吧! ...
[实用知识] 荷兰白火鸡 原产于荷兰,全身羽毛白色,因而得名荷兰白火鸡。体形与加拿大海布里德中型品系相似,喙、胫、趾为淡红色,皮肤为纯白色或淡黄色。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荷兰白火鸡吧! ...
![[每日农经]马蜂养殖巧赚钱(上)](https://img.nczfj.com/d/file/2014-03/2/2014031911073877624.jpg)

![种植葡萄效益好一亩出三十万元[每日农经]](https://img.nczfj.com/d/file/2014-10/184/2014100909510430102.jpg)
![种植小艾草大效益年产值十亿元[每日农经]](https://img.nczfj.com/d/file/2014-10/184/2014100913361361970.jpg)


![[致富经]王雪莲:女老板不做房产养兔子年赚千万](https://img.nczfj.com/d/file/2015-05/2/20155285569837385.jpg)
![不钻泥的台湾大泥鳅养殖效益高 [每日农经]](https://img.nczfj.com/d/file/2014-05/2/2014051111513621139.jpg)

![[生财有道野兔]赵克贵:野兔养殖生出发家财](https://img.nczfj.com/d/file/2013-07/2/20137972008925.jpg)
![[致富经]苏珍芳:在荒山上养鸡年赚百万](https://img.nczfj.com/d/file/2015-06/2/201562613119742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