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的产地和种植技术
燕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全世界范围内的栽培作物,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大类。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燕麦的产地和种植技术。
一、燕麦的主要产地有哪些?
燕麦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早在2000多年以前已经有文字记载。燕麦属于八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禾谷类作物。主要生产于中国,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广东、广西和华中等省区多为栽培。
二、燕麦种植技术
1.生长环境
燕麦的抗性比较强,所以一般的*地都可以种植燕麦,但是为了高产的话可以尽量选在*壤比较肥沃、*质比较疏松的地块。整地的时候尽量深耕,*质尽量整细一点,这样对燕麦的倒伏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燕麦生长的温度尽量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燕麦颗粒的饱满程度,减少扁粒。
2.整地:
整地要点是深耕和施肥,应做到早、深、多、细。形成松软细绵、上虚下实的*壤条件,做到深耕、细耙、镇压。深耕不仅能保蓄*壤水分,且有消灭杂草、促进根系发育、防倒伏的作用,一般深耕20厘米。
3.施肥
燕麦是一种既喜肥又耐瘠的作物,根系比较发达。喜*层深厚的*壤,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增施肥料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燕麦施肥以基肥为主(苜蓿基施的磷肥、有机肥在燕麦播种前施入),主要是二胺(种肥)、有机肥。根据测*的结果确定施肥的具体数量,初步估计二胺15公斤(种肥),过磷酸钙50公斤(苜蓿基肥),有机肥100—150公斤(燕麦、苜蓿基肥)。施肥方法是先将基肥撒施在地表,然后翻入*壤中,种肥随播种机播种时播入*壤当中。
4.播种
早春*壤解冻10厘米左右时,即可播种。燕麦的适宜播期在3月25日至4月15日,最佳播期为清明前后,最迟不要超过谷雨。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追肥和灌水。施肥的原则是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以防造成陡长而引起倒伏。从分孽到拔节是需水分最多的时期,要注意充分供水,燕麦的病害主要是坚黑穗病和锈病等,虫害主要是粘虫、*蝗、蝼蛄、金针虫等,应及时发现并预防。
(1)除草:种植面积不大, 可选用人工除草。种植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 在三叶期用72%的2,4-D丁酯乳油60毫升/亩, 或用75%巨星干悬浮剂1—2克/亩, 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
(2)施肥:分蘖拔节期,结合灌水分2次每亩追施尿素12—16公斤。
(3)灌溉: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如遇春旱,于燕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1次,从分孽到拔节是需水分最多的时期,要注意充分供水。
6.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坚黑穗病、锈病、红叶病、金针虫、蛴螬、蝼蛄、蚜虫、粘虫、*蝗等。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采用抗(耐)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物理、化学防治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追肥浇水,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燕麦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清除田间杂草,耕翻灭茬,拔除田间*生燕麦杂草,消灭越夏病源和虫源。
⑵ 药剂防治
蚜虫防治:孕穗抽穗期百株蚜量达500头以上时,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8克,对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残留期7天,可灭蚜虫。
粘虫防治:用90% 的敌百虫1200倍液,或50%敌敌畏2000倍液喷雾,每亩喷50公斤药液。
杂草防治:每亩用25%的绿麦隆0.4~0.5公斤,对水25公斤,也可用40%的*麦果0.2公斤,对水25公斤,或对细*20公斤,于播前或播后喷撒地面,然后耙地,对*燕麦的防治效果达96%以上。
7.收获与贮存
大约在播种后生长70天左右,在6月中旬抽穗刚开始时即可收割,割茬10cm,收割后需要翻晒2次,然后搂草、打捆。(来源: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综上就是燕麦的种植要点,需要学习的农户朋友可以多参考,目前燕麦种植并没有常见的小麦水稻广泛,各地的种植技术也有所区别,大家在种植之前请多多咨询当地专业人士。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9251.html
[实用知识] 豪猪是一种野生动物,而且它的价值也很高,豪猪的肉质鲜美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豪猪的养殖也是一种重要的特种养殖项目,我们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也要清楚豪猪的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豪猪生...
[实用知识] 火鸡一般出现在感恩节时,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属于世界上最重的鸡之一。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吧! ...
[实用知识] 火鸡苗即火鸡鸡苗,我国主要分青铜火鸡苗,尼古拉火鸡苗和贝蒂纳火鸡苗,青铜和尼古拉火鸡苗,经济效益比一般家禽高出数倍,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看看火鸡苗的进化史吧! ...
[实用知识] 荷兰白火鸡 原产于荷兰,全身羽毛白色,因而得名荷兰白火鸡。体形与加拿大海布里德中型品系相似,喙、胫、趾为淡红色,皮肤为纯白色或淡黄色。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荷兰白火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