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染之“痛”怎么治?生猪禁养、建污水处理厂
养殖污染主要是指,动物排泄物收集困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以及养殖生产中附设物品等对周边环境影响,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2013年3月初旬发生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使在养殖业生猪养殖,鸡鸭养殖,水产养殖在环保生态系统中被忽视的中国养殖业污染问题从而浮出水面,被更多人关注,从而促使出现"养殖污染”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殖污染之“痛”怎么治?生猪禁养、建污水处理厂。
现阶段,大部分养殖户的防污意识不强,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使其受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有的养殖场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生产量不配套。据统计,畜禽粪便污染排放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源的27.7%和40.2%,占总排放量的13.3%和12.8%。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与工业污染相当,而氨氮的排放量超过了工业排放27.7%。加之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养殖场80%分布在人口集中、水系发达的大城市周围和东部沿海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早期建造的养殖场,未经科学规划,选址、栏舍建设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少养殖场建在城镇近郊、村庄旁、河流溪沟畔;栏舍建设缺乏规划,多数是边发展边建设,左一列,右一排,布局凌乱,建造简陋、设施陈旧落后,极易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特别是要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管理办法》(第9 号令) 的要求,没有一定的保障机制,畜禽养殖场的迁移和进行污染治理设施,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度较大。目前,由于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的认识不够,国家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用地、用电及税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此外,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与有关部门要求存在差距。一是粪污处理过于简单,有的是未作沉淀、发酵处理,直接排放于田间、鱼溏;二是实行沼气发酵处理的养殖场,未对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有机肥用,而是直排河流等,造成沼渣、沼液污染环境。今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提出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体系,通过事前环评制度规范准入,事中监管制度保障设施运行,事后考核制度严格责任落实,初步构建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长效机制。
选址规划科学:养殖场(小区)的选址、规化与建造新建养殖场,首先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将粪污处理纳入规划之中,运用生物环境工程技术对养猪场的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对圈舍、道路、排粪尿道及粪污处理系统等进行最佳的设计、规划及建造。选择安装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包括场舍的控温、通风、光照、粪便清理、粪污再利用、消毒及污水处理设备等。有条件的场(户)还应选择安装粪尿加工处理设备等,最好能使场地绿化。
加大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依法督促畜禽养殖场(户)自身增加资金投入,主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完成粪污治理改造;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等项目资金,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农业部已提出,力争到2020 年,75%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区) 配套建设废弃物贮存处理利用设施。
推广畜禽清洁养殖:一是科学合理的饲养。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搞好营养调控,配制平衡日粮,在保证日粮氨基酸与能量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控制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氨等营养素的排出量;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等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氮、磷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量。二是强化管理。为畜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过程中减少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选择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绿色兽药,并严格遵守药物的休药期规定,在畜禽出栏或者屠宰上市前及时停药;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不滥用疫苗。三是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实行粪污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粪便干清堆积发酵后就地消纳,或运销给周边林果园,尽量减少粪污的产生量。四是推行“畜禽- 沼- 果(蔬莱、苗木、花卉、药材)”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养殖场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养殖场粪污就近消化和综合利用。
综合治理养殖污染:一是综合利用粪便。养殖场粪便干清后经堆积发酵、污水经厌氧发酵池处理后,用于周边的果园或农田肥料,形成一个生态农业链,使粪污就近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养殖污染的“零排放”。二是粪便达标排放。畜禽粪污经厌氧发酵处理和沉淀后,在经过曝氧、生化或过滤净化等好氧处理,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向外排放。三是无害化处理。养殖场生活垃圾处理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不得自行随处掩埋或焚烧,以防造成环境污染。病死畜禽的尸体处理应尽量利用焚烧炉焚烧,并做无害化处理,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养殖场应采用深埋法处理。严禁对病死畜禽进行销售和生食。四是发酵床养猪。运用微生物发酵原理,通过建立发酵床,添加秸秆、稻草和锯屑等发酵基础物质和发酵微生物等,粪尿经过垫料中的微生物发酵分解,将猪场粪污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免冲洗栏舍,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而且经过发酵床处理后,垫料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避免了产品药物残留,实现了畜牧生产、资源利用、环境安全等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广泛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等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今后,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养殖者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与监督力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不少地区实行生态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养殖促进了分散、粗放化的传统生猪养殖向集约、规模化转型,让养殖户们走上一条绿色、规范、科学的养殖道路,这是治理养殖污染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大势所趋。现介绍几种模式:
果(林、茶)园养猪:猪粪尿分离后,猪粪经发酵生产有机肥,猪尿等污水经沉淀用作附近果(林、茶) 园肥料。该模式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均实现了增产增效,缺点是土地配套量大,部分污水处理不充分。
猪-沼- 果:猪粪污水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用于果树、蔬菜、农作物。此模式以家庭养猪场应用为主,优点是实现了资源两次利用。
猪- 湿地- 鱼塘:猪粪尿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后外卖,污水经厌氧发酵后进入氧化塘、人工湿地,最后流入鱼塘、虾池。此模式优点是占地较少,投资省,缺点是干粪依赖外售,污水使用不当会影响鱼虾生产。
猪- 蚯蚓- 甲鱼:猪粪尿进行干湿分离,干粪发酵后养殖蚯蚓,蚯蚓喂甲鱼,污水用于养鱼。此模式的优点是生态养殖,投资省,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猪- 生化池:粪尿干湿分离后,干粪堆积发酵外售,污水经生化池逐级处理,或经过滤膜过滤后外排。此模式占地少,但运行费高。
果园养鸡,稻田养鸭:利用承包的果园、林地放养土鸡,改善肉鸡风味,提高肉鸡售价,鸡粪基本满足果园有机肥需要;肉鸭及青年蛋鸭在早稻收割前野草长籽期、早稻割后、晚稻割后这三个时间段养殖,以稻田放牧为主,啄食野草、谷粒等食物为生,鸭粪直接还田。
牛、羊- 牧草:粪尿进行干湿分离,干粪堆积发酵后还田种牧草,污水厌氧发酵后入田肥牧草。
河长上岗,联手“治病”,跨界河流“对症下药”
九洲江治理,头号难题是养殖污染。
治污“对症下药”,第一招就是生猪禁养。玉林市将九洲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沿岸200米以内划定为禁养区,清理拆除生猪养殖场。
上游治污,下游补偿。为还百姓一江清流,两地签署生态补偿协议,累计投入14亿多元,携手共治九洲江。
谁来担责?九洲江流域率先实行“河长制”,博白县、陆川县总河长由县长担任,镇长和村委会主任分别担任镇、村河长,将责任层层压实。“河长上岗,一竿子到底,谁境内的河流污染了,就要被问责。”许多河长坦言压力。
“这几年靠养猪赚了钱,一下拆掉猪场,肯定不情愿。但政府给了补贴,帮着找好新地址,咱还有啥说的?”博白县博白镇柯木村养殖户庞捷说。
3年时间,2亿多元生态补偿资金推动,陆川县累计清拆养猪场1152家,博白县累计清拆养猪场837家,数十万头生猪搬了家。
生猪禁养同时,沿江乡镇全面建设污水处理厂。目前博白建成24个镇污水处理厂。陆川建成县级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2.5万吨,镇级污水处理厂9座,村级污水处理厂48座,实现了沿线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治水用上先进技术。石垌河是九洲江南部最大支流,石垌河治污,玉林凯政环保科技公司运用微生物砖、生物酶、水上植物等手段,进行水生态修复。“一块微生物砖能管4平方米水面,没有半点化学物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也很经济。”公司负责人劳英夫说,公司在石垌河、泗里河、中屯河、宁潭河设置了9个生态修复点,流转200亩土地,通过水体修复,带动玫瑰种植,打造客家玫瑰小镇,发展玫瑰精油、玫瑰花茶等产业。
两地联合执法,今年以来开展打击非法采砂行动26次,整治非法砂场44家。携手治水成合力,九洲江饮用水源保护区非法采砂、违法养殖、河道污淤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让猪“上床上炕”,“微生物+”实现养猪零排放
治理养殖污染,不能一拆了之。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蒋和生说,养猪业是许多农民的“钱袋子”,运用生态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业升级,才是治本之策。
走进陆川县沙坡镇秦镜村养猪大户黄祖东的养猪场,两层高的猪舍里,猪群在“炕床”上拱来拱去,粪便不见了踪影。“如今猪也‘上床上炕’了,基本实现养殖零排放。”黄祖东说,这种“高架网床”技术,一楼存放猪粪尿,二楼养猪,猪舍卫生,生猪疾病更少、长膘更快。
在“高架网床”基础上,科技人员引入现代生物科技,打造“微生物+”的养猪新模式。
“现在养猪有讲究,既要管住嘴,还要管住粪。”博白县文地镇富强养殖场刘刚介绍,“微生物+高架网床”好处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猪更肯吃,很少生病,不用买抗生素了。另外,猪在二层网床上,粪便掉到下面一层,猪舍干净整洁。
刘刚在养殖场做过对比试验,10斤饲料添加1斤益生菌,每头猪可减少100元饲料成本。另外,粪便可以就地制肥,每天能产出1吨有机肥;粪液发酵成沼气,每天能发电1200度。他算了一笔账,养猪场年出栏7000头生猪,采用生态养殖新技术,一年相当于多赚100多万元。
粪污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到去年底,陆川县累计建成153家生态养殖场。今年,陆川县投入专项治理资金8800万元,对流域139家规模养猪场进行生态改造,将使生态养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新模式引来市场主体参与。在博白县,正大欧瑞信公司投资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综合体,将固体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将液体废弃物转化进行鱼类养殖,添加有益微生物后,进行农田微生物菌肥灌溉。这个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经济产业链,达到闭环零排放,周边养殖户参观后赞叹不已。在陆川县滩面镇生态循环产业园,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双飞说,园区将建成以生态养殖、生态种植、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为支柱的全产业链。
设环保“高门槛”,绿色发展催生新产业
更长远的出路在产业绿色转型。
今年6月,陆川县启动集生态养殖、污染处置、冷链仓储于一体的陆川猪生态循环产业园。县委书记蒙启鹏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出栏陆川猪35万头,生产固态有机肥3万吨、液态有机肥2万吨,生产饲料10万吨,加工肉制品2万吨、农副产品1万吨,预计年产值35亿元,实现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融合发展。
800多亩牧草郁郁葱葱,犹如一片绿色海洋;500多头奶牛膘肥体壮,在牛栏里悠闲地吃食、散步……走进位于博白县旺茂镇的桂牛乳业客家田园牧场,整齐划一的园区布局,新建的饲料场、挤奶车间、沼气池一一呈现在眼前,一个独具特色的客家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正在崛起。
为解决养殖户出路,陆川引导转“养”为“种”,加大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提高农民种植中药材积极性,县里出台系列扶持政策,连片种植规模50—100亩,每亩补助300元;连片种植规模101—200亩,每亩补助400元;计划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建成华南地区重要中药材专属区。博白县确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县委书记罗宗光说,依托特色旅游资源以及芒编、桂圆、蕹菜等农业产业资源,推行“砂糖桔”“火龙果”等“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全面提升生态乡村建设。
环保“高门槛”催生新产业。在博白县五大工业园区内,一笔笔资金落地转化成一批批成果:工业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污染治理,投入治污资金1600多万元,升级改造6家、搬迁入园1家。陆川县乌石镇吹塘村,努力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九洲江湿地公园,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家乐等产业。
在九洲江支流圭地河岸边,捕鱼大叔黄华说,这两年,水面垃圾少了,河道里多年绝迹的鱼类又回来了。多年不捕鱼的他,又把自家的竹排划了出来,这一网撒下去,收获满满的。
原文:新闻 > 实用知识:养殖污染之“痛”怎么治?生猪禁养、建污水处理厂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32464.html
[实用知识] 豪猪是一种野生动物,而且它的价值也很高,豪猪的肉质鲜美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豪猪的养殖也是一种重要的特种养殖项目,我们在养殖的过程当中也要清楚豪猪的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豪猪生...
[实用知识] 火鸡一般出现在感恩节时,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属于世界上最重的鸡之一。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吧! ...
[实用知识] 火鸡苗即火鸡鸡苗,我国主要分青铜火鸡苗,尼古拉火鸡苗和贝蒂纳火鸡苗,青铜和尼古拉火鸡苗,经济效益比一般家禽高出数倍,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看看火鸡苗的进化史吧! ...
[实用知识] 荷兰白火鸡 原产于荷兰,全身羽毛白色,因而得名荷兰白火鸡。体形与加拿大海布里德中型品系相似,喙、胫、趾为淡红色,皮肤为纯白色或淡黄色。下面跟360养殖网一起来看看荷兰白火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