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诊断和防治
1流行病学
1.1易感宿主
多种禽类都在感染该病菌后出现败血性疾病。自然条件下,鹅和鸭非常容易感染,且任何品种的雏鹅和雏鸭都能够自然感染,另外火鸡也比较容易感染,且鸡、野鸭、鹌鹑、天鹅、、雉和鹧鸪也能够感染。通常1~7周龄的雏鹅和仔鹅易感性非常高,但种鹅感染病菌后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该病往往从较小日龄的鹅群逐渐蔓延至较大日龄的鹅群,即只要某一个鹅群出现发病,会导致周围的鹅群或者鹅场也陆续流行该病,因此鹅场发生该病就很难彻底根除,如果环境卫生或者饲养条件较差,就会导致不同批次的雏鹅、仔鹅在易感日龄发病。另外,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毒力,或者与其他病原微生物并发感染,或者受到突然更换环境等应激因素的刺激,也会导致该病具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新疫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老疫区,较小日龄鹅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都明显高于较大日龄鹅群。
1.2流行特征
该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引起的危害水平主要受到细菌感染和应激因素的影响。鹅群进行较好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良好往往呈散发,且通常为慢性经过。如果气候过于寒冷,阴雨较多;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通风较差,垫料过于潮湿且没有适时进行更换,场地比较肮脏、潮湿;育雏室转入到育成舍饲养,即饲养温度从较高水平变成较低水平,或者舍内饲养放到舍外或者池塘内饲养;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含有较少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受到运输应激的刺激;之前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或者出现并发感染等,都能够引起该病,还会加重病情。另外,该病还可能并发病毒性肝炎、禽出败、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变形杆菌病、曲霉菌病、葡萄球菌病。
2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1~3天的潜伏期,最长能够达到1星期。当病鹅呈最急性经过时,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2周龄的雏鹅往往呈急性经过,病程通常持续1~3天。主要临床症状是精神萎靡,出现厌食,离群独自呆立,拒绝走动,甚至往往处于伏卧状不起,体质衰弱,呈昏睡状,双翅下垂,打喷嚏、咳嗽。病鹅从眼、鼻流出较多的分泌物,眼部分泌物呈黏液性、浆液性或者脓性,往往导致眼眶周围的羽毛发生黏连,甚至出现脱落,另外鼻内流出的浆液性分泌物在凝结后会导致鼻孔堵塞,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个别病鹅的鼻窦会发生明显肿大,排出黄绿色或者绿色的稀薄粪便,还有部分出现腹胀。有些病鹅缩颈或者将嘴抵地,临死前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头颈不断震颤,点头或者摇头,发生角弓反张,尾部不停摇摆,最终抽搐而死。
3防治措施
3.1药物治疗
该病属于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因此在雏鹅发病时,要结合特征性临床症状,选择使用敏感性药物及时进行治疗,从而防止疫情扩散,大幅度减少损失。病鹅必须采取隔离治疗,而病死鹅要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覆盖生石灰。每天按1∶300稀释10%癸甲溴胺溶液进行1次带鹅喷雾消毒,连续使用7天;在饲料中按1∶1000添加10%氟苯尼考粉,每天添加2次,连续使用5天,同时在饮水中按照1∶1000添加10%磺胺氯达嗪钠粉,注意投药前30~60min停止饮水,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鹅群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通常没有出现新病鹅,且死亡数量减少,采食、饮水恢复正常。鹅群按照1∶2000添加含10%灵芝多糖、40%黄芪多糖的复合粉,或者按1∶1000比例添加泰德多维TF(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通常每千克含有5400万U),二者交替饮水,每天3次,连续使用2天,促进患鹅彻底恢复健康。
3.2加强饲养管理
对该病进行预防、控制的首要措施时加强舍内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干燥,并控制饲养密度适宜,垫料勤更换。尤其是育雏阶段,要注意加强防寒保暖,冬季主要加强保温,确保无贼风侵袭;夏季主要采取有效降温,保持合理通风。每星期进行1次消毒,注意按照使用说明用药,防止剂量较低或者过量使用,最好交替使用几种不同的消毒药。在鹅不同的生长阶段饲喂满足其营养需求的优质配合饲料,还要注意补充适量的优质的青绿饲料,确保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
3.3适时进行免疫
雏鹅7~10日龄,免疫接种疫里默氏菌病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另外,还可在雏鹅的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复合维生素以及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也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23692.html
[鹅病防冶]据调查,随着农村规模的逐渐扩大,环境受到污染,鹅病时有流行。因此,防治鹅病成了保障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现在比较常见的鹅病及其治疗用药方法,供参考。 一、鹅病...
[鹅病防冶]鹅若生了白痢怎么治疗?怎么防治?鹅白痢是养鹅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雏鹅白痢,死亡率可高达70%-90%,因此一旦发生鹅白痢,一定要及时治疗,更重要的是养殖场千万要做好鹅白痢...
[鹅病防冶]1流行病学1.1易感宿主多种禽类都在感染该病菌后出现败血性疾病。自然条件下,鹅和鸭非常容易感染,且任何品种的雏鹅和雏鸭都能够自然感染,另外火鸡也比较容易感染,且鸡、野鸭、鹌鹑、天鹅、、雉和...
[鹅病防冶]1、流行特点雏鹅容易发生该病,通常是由于气温突变而引起,可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当气候突然发生改变、寒冷冬季、饲养管理不合理、经过长途运输,都能够...
[鹅病防冶] 1、鹅球虫病的流行病学寄生有球虫的野鹅能够通过迁移和定居而导致家鹅发生感染,这也是引起鹅球虫病传染的主要原因。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鹅或者带虫的青年鹅、成年鹅。病鹅以及...
[鹅病防冶]近些年,海伦地区白鹅养殖成为“短、平、快”致富项目,规模化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饲养管理技术,导致雏鹅常发小鹅瘟,损失较大。笔者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防治小鹅瘟,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多年来的技术措...
[鹅病防冶] 贾娟1 李忠习2 王薇31.河北省邯郸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邯郸056001;2.河北省大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大名056900;3.河北省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磁县056500收稿日期:2014-06-27贾娟,女,1977年生,本科...
[鹅病防冶]彭美英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办兽医站,福建武夷山354300小鹅瘟又名德斯氏病、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2耀20 日龄的雏鹅、传播快、死亡率高。根据资料记载、小鹅瘟的病原体...
[鹅病防冶] 姜兆双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畜牧综合中心 161041) 小鹅瘟是雏鹅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30日龄的雏鹅,本病传播快,死亡率高。据报道,1956年发生...
[鹅病防冶] 牛小会 (河南省泌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63700) 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养殖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疫情也逐渐多样化。小鹅瘟是一种发病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