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服药的方法 家禽用药的主要途径及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家禽以小规模养殖为主,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禽业也逐渐进入规模化。介于家禽个体较小,饲养量较大,平均生命期短以及生理特点;使其对于药物的吸收与代谢方面同一些家畜相比会有一定的不同。家禽服药的方法 家禽用药的主要途径及注意事项。
1、正确服药方法
1.1 服药方法
家禽的服药方法有口服(混料、混水、灌服等)、注射(肌肉注射、气管注射、静脉注射等)或者滴眼;而在小规模的饲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与饲料混合,或是与水混合。饲料给药是一种群体给药法,将药物与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匀,供家禽食用。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长期服药的家禽,或者不溶于水的药物。混水给药法在小规模饲养中很常见,优点是方便经济,易于操作,即将药物放入饮水器中,搅拌均匀,让家禽饮用。对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可以直接加入水中;较难溶于溶于水的药物可以先加入少量水,用搅拌棒搅拌,药物彻底融化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这种方法试用于、大量家禽免疫、家禽不能饮食、短期或紧急治疗。对于混料与混水来说,混料浓度一般是混水浓度的2倍,混料时必须将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混水,很多药物可以采取集中服药,在服药之前1~2h限制饮水,在服药2h内饮完,接着倒入清水,一般情况下,用药量应该是1天饮水量的1/5,但因为季节不同,可适时调量。
气雾法就是利用气雾发生器形成雾化粒子,漂浮在空气中,通过家禽呼吸道服药。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快速吸收,既适应于局部作用又能经过肺部呼吸到达全身,对呼吸道的影响不大。
药浴法是将药物与水按照比例配好,将家禽放入药水中。适应于杀灭寄生在家禽身上的寄生虫。在药浴时注意将家禽的头露在外面,以免放入水中导致窒息。
注射法是将药物以注射器直接注入家禽的皮下或肌肉与静脉的方法。这种方法吸收快,见效快,适用于不方便内服的药物以及一些免疫。
1.2 给药时间
针对一些内服药物但多数是在肠道吸收的,所以在肠道的生理环境下,尤其是在pH的高低,饱腹状态下,肠胃排空的速度往往会影响药物的药效。例如:投服红霉素时,通常在喂饲料的时候或之后,否则会受到胃酸的影响导致药效不能正常发挥。有些药物需要定时服用,如氨茶碱治疗支原体导致的呼吸困难,最好的用药时间是晚上8点之后,这样可以提高药效,且作用强于平时服药的几倍,还可以减少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
1.3 服药次数
由于每种药物疗效不同,其抗菌机理与药效学都不同,因此在用药时间上也要十分注意。对于一些杀菌性类的药物(氨基糖苷类)一日一次给药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快速达到血药浓度;对于抑菌性药物恰恰相反,达不到次数,及时药物浓度在高,也无济于事,还会造成药物在细菌的影响下产生副作用。
2、用药注意事项
在使用混水法时,饮水前家禽应该停水2h,最好使用凉开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或未经杀毒的水。药物在水中很容易被破坏药性,在短时间内尽快让家禽饮完,对于在水中不易破坏药效的可以让家禽全天饮用。
在防疫遇到较大的应激反应时,应该加大饲料中维生素的用量,同时在水中也应该加入抗应激的药物,以控制家禽的应激反应。
对于一些严格按照使用药量的药物在需要停药时及时停药。如抗生素类、抗寄生虫等,这类药物必须严格控制。同时对于一些家禽在产蛋期避免使用磺胺类等一些影响产蛋的药物。出栏前10天停止用药,特别是不利于排泄的药物。
预防药物药量,不能盲目加量。过大的加入药物,会导致家禽发病时无药可医。
家禽用药的主要途径及注意事项
一、经饲料给药:
1.拌料:把治疗药物混入水饲料中,让家禽自由采食时同时摄入药物。其方法简便易行,适于药物不溶于水而疗程较长场合。
2.限制饲养:家禽在限制饲养阶段,其投药量应按个体需要量投药,而不能按推荐的给药浓度,此外要考虑采用的限饲方式。
3.颗粒料与粉料:颗粒料因不易将药物混匀,故不主张经料给药,粉料则可以。
4.链条式及槽式:链板式送料,比槽式送料更易造成药物不均匀,因颗料易被啄食及粉料的附着性,常造成先后采食的禽只摄入药量不同。
5.逐级稀释:毒性大或用量少的药物,可先用少量的饲料预拌,再扩充到较大的料堆,用2~3级混拌。
二、经水给药:即将药物溶于饮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是常用的较好的给药方法,尤适用于大投药。
1.水质:饮水中的酸碱度及硬度(金属离子的含量),对药物有较大的影响,多数抗菌素在偏酸或碱的水溶液中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也可因络合而影响药物疗效。
2.供水设备:某些药物,如红霉素、复合维生素B,喂药后常造成乳头式供水设备的故障,造成供水困难或缺水。某些药物(如硫酸铜)具有腐蚀性,要防止其对设备的损害。
3.分次饮与全日饮:即将一天的给药量按1~2次安排喂药时间段,其药液浓度较高,在要求的时间内将药液用完,其余时段恢复正常供水。全日饮则将药物投于水中全天自由饮用。
4.异味影响饮水:某些药物因存在异味可能影响饮欲,炎热季节使用需特别注意。
三、经注射给药
1.注射部位:皮下、肌肉、静脉内、皮内、气管内等部位,要注意部位准确。
2.消毒:所使用器具用前用后都要严格消毒,若用煮沸消毒,注射器应拆开,防止爆裂。
3.针头:其大小按家禽个体而定,按实际需要考虑是否每羽更换针头。
4.用量准确性:注射器需细心校验,保证注射量准确;连续注射器应将软管内及活塞部气泡排去。
5.局部刺激性与过敏反应:有的药物能在注射局部形成较大的刺激性,有的甚至还能引起禽只的过敏反应。
四、喷雾给药
1.雾滴大小:微粒愈细进入肺部愈深,也易从呼气排出,影响药效,进入肺部微粒以0.5~5微米为合适。微粒较粗,则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的黏膜表面未能进入肺部。
2.喷头高度:约高于禽背半米并离开禽只一定距离。
3.风力及行进速度:喷雾给药时,最好是关闭门窗以减少气流速度,行进速度宜通过计算得到。
五、经体表及羽毛给药:用于体表寄生虫,如螨、虱、蜱的杀灭或体表消毒。要注意用量及使用药物的安全。
六、个体喂服给药:将药物直接经口投服,各种药物剂型—片、丸、胶囊、粉剂都可用此法,剂量准确但操作麻烦,不适于大群投药,动物园观赏鸟可用。
原文:养鸡 > 养鸡技术:家禽服药的方法 家禽用药的主要途径及注意事项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29230.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