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鸡传染性贫血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是近几年来发生频率逐年增加的一种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一、发病原因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是2~4周龄鸡群发生传染性贫血的主要病因。鸡传染性贫血一般为垂直感染与水平传播感染,研究表明垂直感染的雏鸡一般表现为急性临床症状,水平传播感染的雏鸡表现为亚临床症状。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三酸(泛酸、叶酸、烟酸)缺乏,始发于育成后期,常见于蛋禽、种禽以及超过90天日龄的肉禽(养殖网:www.ncZfj.com/)。
二、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后唯一的特征性症状是贫血,感染后14~16天后达到高峰。病鸡精神沉郁,皮肤略显苍白,感染后生长受阻,血细胞比溶介于6%~27%之间,表现出典型的贫血特征。鸡群感染该病后10~20天增重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一般为5%~15%,通常不超过30%。如果该病和法氏囊、马立克、脑脊髓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混合感染,则会加重症状,死亡率会上升到60%~80%。
三、预防和控制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对大多数药物都有相当的抵抗力。研究表明,用5%的酚处理2小时仍未杀死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用50%乙醚处理18小时和用氯仿处理15分钟,用0.1%氢氧化钠溶液37 ℃处理2小时或15 ℃处理24小时,也不能完全灭活。用反向肥皂、两性肥皂或邻二氯苯为成分的商业用消毒剂对此病毒也无效,用碘或次氯酸盐处理该病毒有效,但需37 ℃处理2小时以上。
1.预防措施。在引种时要从没有该病的种鸡场引种,有条件的种鸡场应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发病鸡群可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饲料中增加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以减缓病情,降低死亡率,这对缩短病程及病鸡耐过康复有积极作用。
2.管理措施。该病当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必须以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重视日常卫生管理。
3.免疫接种。通过使用疫苗免疫种鸡(一般于13~15周龄接种,不能晚于开始收集种蛋前3~4周),可有效预防病毒的垂直传播。
4.药物保健。现在市场上有不少免疫增强类产品,养殖户可自行选择保健药物。
冯大军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信息站131300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jijishu/201025715.html
[养鸡技术]面对当前,毛鸡价格同鸡苗价格倒挂的现象,补不补栏是对养殖户的一个考验。补栏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鸡苗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毛鸡的价格却没有明确的走势可以参考,补栏就代表着要承...
[养鸡技术]1选择建址,以及鸡舍建设。火鸡养殖场要选择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同时要求地势比较高,要干燥,排水要畅通。另外。鸡舍要换气好,温度湿度好控制,要消毒方便。还有,在鸡舍前面要留出...
[养鸡技术]春季养鸡如何加强管理? 1、温度控制 留心天气变化,如有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发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
[养鸡技术]泰和乌鸡好养吗?泰和乌鸡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作用,很获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泰和乌鸡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技术呢?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 泰和乌鸡...
[养鸡技术]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怎么办?产蛋率上不去主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饲料,二是管理,检查饲料配方营养是否均衡,检查禽舍环境是否符合蛋鸡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等...
[养鸡技术]温度是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首要条件,那么雏鸡20天温度控制多少度比较合适呢? 二十天的小鸡生活在24~26℃的温度下比较合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
[养鸡技术]雏鸡怎么养?雏鸡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雏鸡群居性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小易惊、抗病力差,因此雏鸡较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雏鸡怎...
[养鸡技术]冬季养鸡,极易出现鸡舍低温高湿情况的发生。鸡舍湿度过大,导致粪便分解产生更多有害气体,造成鸡群呼吸道疾病多发,潮湿环境还极易造成球虫病的多发,这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
[养鸡技术]问:鸡舍有害气体对鸡有啥危害?答:鸡舍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甲烷等,会对鸡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影响鸡的健康。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氧气会...
[养鸡技术]鸡苗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出栏。但不同的品种、饲养管理方式,出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 1.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大概42天出栏,平均出栏活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