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养殖技术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浏览:148 目录:养鹅技术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往往引起慢性或者急性败血症,主要特征是发生气囊炎、肝周炎、纤维素性心包炎、脑膜炎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通常是雏鹅和仔 阅读全文 >>
鹅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鹅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浏览:106 目录:养鹅技术
鹅巴氏杆菌病也叫做鹅霍乱或者鹅出败,是由于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任何年龄的鹅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雏鹅和青年鹅比较容易发生,而成年鹅较少发生。该病急性发生,快速传播、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30%左右,严重损害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 阅读全文 >>
鹅球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球虫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153 目录:养鹅技术
鹅球虫病主要是由于球虫寄生在机体肠道或者肾脏中而引起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病鹅主要症状是发生轻度腹泻和排出血便,阻碍生长发育,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羽毛蓬松杂乱。任何年龄的鹅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雏鹅最容易感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即使耐过也会生长缓慢,应采取有效的 阅读全文 >>
小鹅瘟的流行特点 小鹅瘟的诊断及防控
浏览:137 目录:养鹅技术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所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侵害对象为3~20日龄的雏鹅。,以传播快、高发病率、严重下痢、渗出性肠炎。本病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包括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该病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 阅读全文 >>
种鹅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浏览:104 目录:养鹅技术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春季和晚秋,气候多变、天气寒冷、饲养管理不当、舍内潮湿、通风不良、拥挤等原因易引起发病和流行.在门诊病例中,发现5起 阅读全文 >>
四川白鹅健康养殖模式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浏览:190 目录:养鹅技术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养殖场主要从控制养殖环境卫生、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减少或杜绝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着手,以提高鹅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 阅读全文 >>
鹅饥饿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 鹅饥饿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浏览:110 目录:养鹅技术
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鹅群,由于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多方面原因,经常会发生饥饿综合征。饥饿是指机体进行正常的物质代谢过程所必需的食物摄取量不足、营养成分不全、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其包括完全饥饿和不完全饥饿。前者指鹅只完全没有食物进入机体内,后者指一种或若干种机体必需的 阅读全文 >>
莱茵鹅的饲养管理方法 莱茵鹅饲养管理技术
浏览:124 目录:养鹅技术
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莱茵州,经法国克里莫公司选育,成为世界著名肉毛兼用型品种,对各国养鹅业影响很大。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莱茵鹅的饲养管理方法莱茵鹅饲养管理技术。 阅读全文 >>
小鹅瘟病的临床症状 小鹅瘟病的诊断与防治
浏览:206 目录:养鹅技术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小鹅瘟病毒。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的不断发展,小鹅瘟在很多地区呈现流行和传播趋势。在自然条件下可传至下一代。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小鹅瘟病的临床症状 阅读全文 >>
鹅常见病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方法 几种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浏览:2376 目录:养鹅技术
近几年,养鹅业发展迅速,大小规模的饲养方式同时存在,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饲养者应该了解鹅常见几种疾病的特点,并且掌握防治措施,一旦鹅群暴发常见疾病,可以从容应。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鹅常见病的流行特点和预防方法几种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阅读全文 >>
雏鹅的饲养管理的方法
浏览:113 目录:养鹅技术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新生雏鹅身体发育不完全,抗病能力差,为了保证其能够迅速的生长发育,科学高效的饲养管 阅读全文 >>
小鹅瘟的流行特点 小鹅瘟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浏览:165 目录:养鹅技术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小鹅瘟的流行特点小鹅瘟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阅读全文 >>
鹅疫病多发的原因 鹅疫病的防控措施
浏览:143 目录:养鹅技术
鸡、鸭、鹅均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家禽种类,其中我国养鹅业的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相关的物流也得到了加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鹅疫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对于散养户和规模化养鹅场来说,确保雏鹅的成活与鹅体的健康是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场,若要获得良好的收益, 阅读全文 >>
鹅曲霉菌病的病因 临床症状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及其治疗
浏览:132 目录:养鹅技术
鹅曲霉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真菌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多种禽类均可感染。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禽类疾病。鹅感染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鹅,成年鹅表现为散发。烟曲霉菌是主要的病原霉菌,致病力较强;黄曲霉菌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鹅感染此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 阅读全文 >>
鹅霍乱病的临床症状 鹅霍乱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浏览:145 目录:养鹅技术
鹅霍乱是一种由于感染巴氏杆菌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鸡、鸽子以及野禽也能够感染该病。病鹅主要特征是急性发病、快速死亡,排出绿色或者白色稀粪,黏膜和浆膜上存在小出血点,肝脏上存在散在的灰黄色点状坏死灶,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 阅读全文 >>
仔鹅的养殖管理技术 不同阶段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浏览:233 目录:养鹅技术
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各种野生青草和蔬菜都是鹅的好饲料.鹅具有耐粗饲、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中国是世界养鹅业和鹅产品消费大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鹅以食草为主,所需精料较少,放牧、舍饲均可,且疾病少,基本上不用药.鹅肉药残少,是现代人最 阅读全文 >>
鹅饲料的种类及饲喂方法 鹅饲料如何合理配制
浏览:172 目录:养鹅技术
鹅被称为草食动物,其食性广,对饲料适应性强,因而可以饲喂的饲料种类多,饲喂方式多。鹅的常见饲养方式大致有两种,即舍饲及放牧。舍饲一般使用全价颗粒饲料或全价粉料饲喂。放牧要根据鹅只生长及草质情况决定补饲与否。目前所有的饲喂方式都有其特点,很难一概而论哪一种饲 阅读全文 >>
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方法
浏览:140 目录:养鹅技术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雏鹅是指0~21日龄的小鹅。它绒毛稀薄,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方法。 阅读全文 >>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浏览:164 目录:养鹅技术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临床上常见的有卵黄性腹膜炎、急性败血症、心包炎、脐炎、气囊炎、胚胎病及全眼球炎等类型。大肠杆菌病是家禽养殖场的顽疾之一,对春季产蛋母鹅的危害尤为突出,常出现成批死亡现象。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 阅读全文 >>
鹅群防疫的方法 鹅群的免疫程序
浏览:177 目录:养鹅技术
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下面具体来了解 阅读全文 >>
鹅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浏览:158 目录:养鹅技术
由于目前养鹅主要是采取放牧、圈养,使其较容易接触粪便,从而容易感染寄生虫。病鹅主要症状是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大量浪费饲料,严重影响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以重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鹅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阅读全文 >>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浏览:167 目录:养鹅技术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所引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卵黄性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气囊炎以及输卵管炎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养鹅生产业的发展,给广大养鹅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 阅读全文 >>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因分析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浏览:156 目录:养鹅技术
鹅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鹅鸭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是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是近两年在鹅群流行比较严重的细菌性疫病。我国养鹅历史悠久,近年来,养鹅业发展很快,随着新品种的育成和规模饲养推广,鹅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也显得十分重要。下 阅读全文 >>
鹅球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球虫病的防控措施
浏览:214 目录:养鹅技术
引起鹅球虫病的球虫有15种,其中以截形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寄生于肾小管上皮,使肾组织遭到严重破坏。3周至3月龄幼鹅最易感,常呈急性经过,病程2~3d,致死率可高达87%。其他种鹅球虫均寄生于肠道,单独感染时,有些种(如鹅艾美耳球虫E.anseris)可引起严重发病,而另一些种则致病力弱,但混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