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放牧奶牛的若干管理方法 新西兰奶牧场系统发展主要有六大动力
笔者通过查阅外文资料,整理出了新西兰一些牧场奶牛放牧的三方面的管理措施,供我国奶牛养殖从业人员参考。本文介绍了牧草和放牧管理,季节性产犊放牧奶牛群的繁殖管理措施,放牧奶牛的营养对其繁殖的影响。对放牧牛群的许多研究表明,当牧草的生长最佳、牧草的收获量最大以及牛群的繁殖数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新西兰放牧奶牛的若干管理方法 新西兰奶牧场系统发展主要有六大动力。
1、牧草和放牧管理
当牛的饲料需求曲线和牧草生长曲线一致时,可最有效地从放牧中获得牛奶。春天牧草生长最为茂盛,夏天稍差,秋天牧草生长又好些(取决于降水量和温度),而冬天则降低到基础水平。因此在牧草开始生长时产犊的牛,在牧草生长最好的时期达到泌乳高峰,以便能最有效地利用牧草。晚秋可给泌乳牛干奶,因为这个时候牧草生长太慢,不能支持泌乳。春天可以把过剩的牧草保存起来,等夏季牧草少时投给,以提高牧草的利用价值,也可以把牧草储存起来,冬天时作为补充使用,冬天牧草的多少将影响饲养量。除了储存的牧草之外,其他适合投给的饲料作物包括夏季生长的芸苔属植物或青储玉米。
管理放牧奶业系统积累的经验表明,当分娩季节尽可能和牧草生长开始同步,尽可能使奶牛集中产犊时,获得的效益最大。此外,在总的放牧系统中,干奶多以日历日期为准,而不是考虑泌乳的天数,如此可得到早期和集中的产犊模式,以保持尽可能长的平均泌乳期。这些策略确保了牧草收获最多,牛奶的单位成本最低。只有管理好配种季节,使奶牛在短期内集中妊娠,才能够实现集中产犊。因此放牧奶牛繁殖管理最基本的目的是,在产犊间隔时间不超过365天的情况下,确保尽可能多的奶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妊娠。
2、季节性产犊放牧奶牛群的繁殖管理
对于在春季产犊的牛群,奶牛会在冬末春初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犊,下一次的配种在产犊开始后的2.5-3个月开始,这是日历日期,而不是根据个体牛产后间隔时间计算出的日期,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个体牛在产后间隔期内首先配种。使用奶牛品种的公牛精液在4-6周内人工授精,之后让公牛随群,交配未孕牛,6-8周之后移走公牛,然后在适当时间内进行妊娠诊断,在牛群干奶时淘汰所有未孕牛。在秋末奶牛进入干乳期时,尽管确切的干乳时间取决于夏末秋初牧草(或补充饲料)是否充足,但是理想的时间是越晚越好。尽管要节省秋季牧草,低产牛要提前干奶,但在实践中通常将牛群的干奶期固定在某一天。也可以提前干奶,以改善年轻奶牛或体瘦奶牛的体况,这些牛有时会通过提前开始干奶而改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未孕牛产奶量尚可,可保留到牛群干奶期的最后一天,但是在实践中,常在夏天或秋天牧草生长开始时尽快将其剔除牛群,以限制牛群奶产量。
兽医在控制这些牛群的生育力时,通常认为牛群是生产单位,而不是奶牛个体。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特别是在高遗传性能奶牛繁育中有重大投资的牛场,或者是繁育策略是获取每头牛最大产奶量,而不是用牛的数量达到单位面积土地最大产量(即牛数量多而个体产量低)的牛场。
3、放牧奶牛的营养与繁殖
在放牧乳业系统中,生产系统与繁殖性能之间密切相关,因此除非饲喂策略正确,否则繁殖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同样,如果繁殖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将不可能有效利用牧场,也不可能得到较好的经济回报。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他乳品系统一样,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牛群的营养管理达到最佳时才能使动物达到最大产量。因此兽医控制牛群生育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管理牛终生的营养管理策略。犊牛和小母牛的饲养是这个策略的关键部分。在奶业管理系统的范围内,小母牛第一次配种时达到理想的活体重(即成年牛活体体重的60%以上)非常必要。对放牧奶牛而言,达到这一指标尤其重要,因为以草为基础的日粮不可能在泌乳开始后供给后期身体生长的需要。因此确保犊牛期和1岁牛的生长率是生产性能最大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泌乳早期应该精确地控制饲料供给。和其他系统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奶期管理,尤其是参考牛分娩时的体况。在体况评分为4.75-5.o时分娩(0-8级评分标准,相当于0-5级标准的2.75-3分),以便能使身体储备足够的脂肪,因为与以谷类为基础的饲料不同,只依靠牧草很难达到泌乳早期奶牛全价营养需要。然而,确保饲草的足够供应,以尽可能满足泌乳需要,是缩短产后乏情期持续时间的重要步骤。然而,放牧饲养系统在泌乳早期营养管理方面也有困难,即冬季饲喂计划的效果依赖于牧场对分娩母牛的可利用性和分娩后放牧期牧草的生长情况。在多数其他饲养系统中,泌乳早期饲养依赖于储藏的饲料并补充精料。放牧的奶牛,在干奶期摄入饲料量不仅影响其后期的生产性能,而且极大地限制随后的营养配方选择。
泌乳高峰后的饲喂对繁殖性能的直接影响较小,这是因为所有的牛必须在分娩3个月后才能再次妊娠。但是,此时的饲喂确实影响干奶期的体况评分,从而影响分娩时的体况评分和分娩时牧草量间的内在联系。干奶期的饲喂也显著影响临床和亚临床型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显著影响随后的繁殖性能。
新西兰奶牧场系统发展主要有六大动力
1、新西兰人口少,90%是出口;
2、产品是针对出口市场;
3、 全球价格交点在成本上;
4、利用季节性生产模式;
5、用低成本放牧人工草场来饲养。新西兰农业服务公司顾问经理Jeremy Neild在接受荷斯坦网记者专访时介绍到。
新西兰牧场生产系统
1:全草系统,自足,占个人牧场10-15%,没有人从外买进饲料;牛群全在牧场内饲养。
2:干奶牛用饲料与牧草是从外买进。占个人牧场30-35%;大约总饲料的4-12%是从外买进来喂干奶牛。干奶牛不在自己牧场内饲养。
3:干奶牛饲料从外买进。另外买进饲料也用在延长后段泌奶期,占个人牧场35-40%。大约总饲料的12-20%从外买进,买进饲料喂干奶牛也用在延长秋季泌奶期。干奶牛不在自己牧场饲养。
4:干奶牛饲料从外买进,购买饲料也用在延长前后段泌奶期,占个人牧场15-20%。大约年总饲料的20-30%从外买进。买进饲料喂干奶牛也用在延长春秋季泌奶期
5:全年饲料从外买进,少于5%个人牧场用这个系统。最少30%年饲料从外买进。买进饲料喂泌乳牛也喂干奶牛。
新西兰2008-2009年度共有11618个奶牛群,平均奶牛(头)/牛群是366头,平均牧场有效面积是131公顷,每公顷可以饲养2.83头挤奶牛。牛群大小分布在150-249头之间的最多,占28.1%,但是也有大型牧场。荷斯坦网记者从新西兰农林部获悉。国际乳品贸易只占有全球奶产在5%,新西兰占有全球乳品贸易胡33%,进口被配额和关税约束,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新西兰依靠全球乳品价格。
原文:养牛 > 奶牛养殖:新西兰放牧奶牛的若干管理方法 新西兰奶牧场系统发展主要有六大动力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30201.html
[奶牛养殖]腐蹄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家畜这一类动物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种病一旦患上就很难治好,而且病状比较恶劣,会出现一些烂蹄的现象,包括运动障碍以及食欲减退和跛行的症状,所...
[奶牛养殖]近年来,畜牧业在我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较高,但在养殖管理的诸多环节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了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造成奶牛产乳量减少,效益不高,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下面小...
[奶牛养殖]养殖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 对我国广大的农民朋...
[奶牛养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和农户纷纷投资养奶牛,但因奶牛品种不良,饲养户科学管理水平低,致使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
[奶牛养殖] 奶牛阴道脱出指病牛阴道上壁从阴道口的球状翻出。奶牛阴道脱出是一种临床中容易发生的产科病,通常在妊娠末期、产后发生。轻者在卧地时会脱出,而站立时又会缩回,重者在站立时也无法缩回。如果长时...
[奶牛养殖]奶牛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寄生虫病,是由多种巴贝斯虫而导致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常见的是急性型。该病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主要在7~9月发生,具有8~15天的潜...
[奶牛养殖]奶牛可以受到4种脂螨(疥螨、足螨、痒螨、蠕形螨)、6种虱、皮肤蠕虫、蝇蛆(螺旋蝇蛆)以及各种蝇类的感染。寄生虫性皮肤病最常见于冬天舍饲的奶牛,许多皮肤病不能仅根据临床症状做出鉴别诊断,必须进行实...
[奶牛养殖]奶牛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长奶牛使用年限,而想通过遗传来改变奶牛的使用年限并不现实,因为奶牛的使用年限遗传力都很低,所以只能通过其它因素来延长其使用年限。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使...
[奶牛养殖]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前三周为围产前期,也称为干奶后期,后两周为围产后期也叫泌乳初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饲养管...
[奶牛养殖]青贮饲料营养丰富、多汁、适口性强,家畜喜食。随着青贮饲料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喂奶牛,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如果饲喂不科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