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蒜苔 >>
 

蒜苔

新型蔬菜四季蒜苔栽培技术

新型蔬菜四季蒜苔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四季蒜苔是珍稀奇特的最新蔬菜品种,刚刚开始引种。该作物主产蒜苔或蒜苔,如果利用拱棚或温棚铺盖黑塑膜可生产蒜黄。它与大蒜相比,其形状与普通蒜苔、蒜黄、蒜苔相似,味道基本一样,就是不长蒜头,且四季生产蒜苔。其适应性  阅读全文 >>

蒜苔高产的种植要点

蒜苔高产的种植要点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精选蒜瓣:
选择以收获蒜苔为目的,应选蒜苔产量高的苍山大苔。所选蒜头大而均匀,去除小瓣蒜、荚芯瓣、黄瓣、软瓣。每百瓣蒜标准在400克~500克之间,亩用量125公斤~150公斤。
(2)施肥整地:
施足基肥,亩施腐熟鸡粪5方或其它  阅读全文 >>

蒜苔无公害早熟栽培技术

蒜苔无公害早熟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选用良种,地膜覆盖
选无病虫、无挤压、无损伤的大瓣种,播前深翻地,亩施5000公斤腐熟有机肥作底肥,然后作畦、起垄。垄宽70厘米,高10-15厘米,垅间距30厘米,垄上播6行蒜,株距10厘米。播前1-2天用水浸闷蒜种,稍晾后在播,栽植  阅读全文 >>

影响蒜苔物流质量安全的病害诊断及致病性研究

影响蒜苔物流质量安全的病害诊断及致病性研究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是抽苔大蒜的花茎,因其独特口味及特殊杀菌作用而受消费者青睐。蒜苔通常秋播春收每年一季,采收后通过低温贮藏实现周年供应。蒜苔保鲜通常在产地进行,但是其在物流运输与销售环节中存在的质量变化和损失问题尚未  阅读全文 >>

蒜苔的采收技巧

蒜苔的采收技巧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首先,在采收蒜苔时应采选择外观上粗细均匀,上部淡绿色、中部淡黄色、下部颜色略浅的蒜苔。采收蒜苔的目的不仅是获取鲜嫩的蒜苔,而且可避免蒜苔与蒜头争抢养分,促进蒜头迅速膨大。需要注意的是采收蒜苔前3天--4天开始应  阅读全文 >>

蒜苔黄尖的原因及防治

蒜苔黄尖的原因及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出苗时期有时候会发现叶片的顶端有枯黄干死的现象,常被成为黄尖,所以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防治黄尖的发生,笔者主要从发生黄尖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为大家简介。
1产生黄尖的主要原因:
重茬种植;地蛆危害根部;&ldquo  阅读全文 >>

蒜苔的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蒜苔的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知识介绍:
蒜苔是大蒜的花茎。色绿叶美,耐贮藏,秋、冬、春三季都有供应。
品质好的蒜苔应新鲜、脆嫩,无粗老纤维,条长,上部浓绿,基部嫩白,尾端不黄,不烂、不蔫、苔顶帽不开花。
蒜苔的辛辣味比大蒜要轻,加之它所具有的蒜香  阅读全文 >>

极早熟蒜苔高效栽培

极早熟蒜苔高效栽培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9月份种植极早熟蒜苔,第2年4月中旬的蔬菜春淡时节,人们十分喜爱的高档蔬菜—蒜苔就可上市,比常规蒜苔提前30—40天;5月中旬,又可收获新鲜的蒜头。笔者及许多农户的实践都证明,种植极早熟蒜苔每667平方米可创产值  阅读全文 >>

主产蒜苔应选择什么大蒜种

主产蒜苔应选择什么大蒜种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大蒜的主要产物为蒜苔和蒜头,不同品种生产的蒜苔和蒜头的产量和品质是不一样的,随着冷藏保鲜技术的提供,大蒜种植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蒜头。目前蒜苔在市场上的收益很高,达到了一季生产供应全年,以生产蒜苔为主的大蒜品  阅读全文 >>

蒜苔病害的种类及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蒜苔病害的种类及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蒜苔病害的种类
1.圆叶(也叫桶子)
该病主要表现在蒜未出之前这段时间,蒜苔顶端的叶子呈圆桶型将蒜苔紧裹在圆桶之中,造成囊苔或断裂。
2.蒜权 即一株多枝,爷爷孙子,营养分散,主干蒜苔营养不足,又细又短。
3.斑点 该病  阅读全文 >>

蒜苔的营养价值 吃蒜苔的好处有哪些

蒜苔的营养价值 吃蒜苔的好处有哪些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炒肉丝,是一款鲜嫩美味的家常菜。人们适量地食用蒜苔炒肉丝,能够滋阴润燥、暖补脾胃,是十分适合在春冬季节食用的。如果人们患有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等,可以适量地食用蒜苔炒肉丝,能够有助于缓解病情发展。  阅读全文 >>

蒜苔黄斑病及贮藏病害

蒜苔黄斑病及贮藏病害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症状
在田间薹茎上出现黄色斑,称为黄斑病;蒜苔在入库冷藏后3~4个月,黄斑处向下凹陷,逐渐腐烂。
蒜薹在低温、硅窗贮藏条件下,4个月后苔茎基部由于生理老化,病菌易从采收伤口侵入,开始出现灰白色斑,后向上蔓延,继而腐烂,5个月后  阅读全文 >>

怎样种好四季蒜苔

怎样种好四季蒜苔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四季蒜苔是珍稀奇特的最新蔬菜品种,原产东欧,近几年我国开始引种。主产蒜苔,兼收蒜苗。它与普通蒜苔、蒜苗相似,味道基本一样,不长蒜头。四季蒜苔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且.无病虫害,凡能种大蒜的地方都能种植,春播、夏  阅读全文 >>

蒜苔炒小墨鱼 甘香咸鲜的家乡味

蒜苔炒小墨鱼 甘香咸鲜的家乡味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炒小墨鱼,鱼家乡最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在大喜日子时,总会出现,因为墨鱼在鱼的家乡是象征着有文化,嘿嘿,墨水嘛,文化人,所以逢年过节,家里的老人总会买上一些墨鱼,希望子子孙孙肚子里能有点墨水,做个文化人。
蒜在鱼的家乡话  阅读全文 >>

蒜苔简易贮藏两法

蒜苔简易贮藏两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日前,不断有陕西、山东等地的读者来电咨询:冬季怎样才能做好蒜苔的贮藏、提高商品率?对此,记者走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博士寇莉苹。寇博士告诉记者,蒜苔常用的贮藏保鲜方法有冷藏、气调贮藏两种。
冷藏
将  阅读全文 >>

极早熟蒜苔高效栽培技术

极早熟蒜苔高效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9月份种植极早熟蒜苔,第2年4月中旬的蔬菜春淡时节,人们十分喜爱的高档蔬菜—蒜苔就可上市,比常规蒜苔提前30~40天;5月中旬,又可收获新鲜的蒜头。笔者及许多农户的实践都证明,种植极早熟蒜苔每667平方米可创产值5000余  阅读全文 >>

蒜苔高产种植技术:密植深栽,格棚降温

蒜苔高产种植技术:密植深栽,格棚降温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高产种植技术:密植深栽,格棚降温
按5—6cm的株距播1粒蒜瓣。将处理好的种瓣瓣背(即凸出的一面)朝一个方向(一般为南向),排在事先开好的播种沟里,然后用细土将蒜瓣盖没,每亩浇清粪水3500一4000kg后,略现瓣梢即可。  阅读全文 >>

中国大蒜之乡苍山24万亩蒜苔喜获丰收

中国大蒜之乡苍山24万亩蒜苔喜获丰收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记者从4月28日苍山县“记者走蒜乡”暨“山东·苍山2009大蒜、蒜苔产销新闻发布会”新闻采访活动上了解到,全县大蒜种植面积24万亩,由于播种适宜、雨水丰沛,管理措施得当,推广应用了一系列的良  阅读全文 >>

蒜苔的营养价值

蒜苔的营养价值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外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刺激大肠排便,调治便秘。多食用蒜苔,能预防痔疮的发生,降低痔疮的复发次数,并对轻中度痔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蒜苔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大肠  阅读全文 >>

盛夏初秋蒜苔种植技术

盛夏初秋蒜苔种植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此种模式,9―10月蔬菜供应淡季上市,每亩可产蒜苔3000千克。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择:
选择早熟小瓣种,如二水早、曹州早薹一号等,栽培前要除去种茎盘,按大、中、小分为三级,将蒜种在井水里浸泡12小时,有条件的可在0―4℃低温下  阅读全文 >>

蒜苔的营养价值介绍

蒜苔的营养价值介绍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薹含有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钙、磷、等成分,其中含有的粗纤维,可预防便秘。蒜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  阅读全文 >>

青蒜苔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青蒜苔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为了达到蒜苔早熟丰产、供应期长的目的,以选早熟二萌芽发根早、叶肥嫩、蜡粉少的品种为好。如成都的云顶早、二水早、上海的崇明大蒜、广西的全州肉蒜。
(2)播种。
不论在露地还是保护地内,均做成1.5~1.7  阅读全文 >>

蒜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管理技术

蒜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管理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
应选择向阳、背风、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肥沃田块,清除前茬作物残留物,及时耕翻晒垡,浇足底水,施足基肥(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8000千克,20~30千克磷、钾肥),播种前畦面保持平整、松软。
2、播种育苗
应适时播  阅读全文 >>

蒜苔黄斑病

蒜苔黄斑病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病原介绍
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茂密的棉絮状菌丝, 分生孢子梗无色,上端为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内壁芽生瓶体式产孢, 常有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多胞无色, 略弯曲,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有厚垣孢  阅读全文 >>

蒜苔功效与作用

蒜苔功效与作用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蒜苔营养分析:
1.蒜苔含有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钙、磷、等成分。
2.蒜苔外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3.蒜苔含有大蒜素、大蒜新素和辣素。
蒜苔食疗作用:
1.清肠利便
刺激大肠排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