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泥鳅 >>
 

泥鳅

泥鳅养殖建池塘少投资指南,创业不易

泥鳅养殖建池塘少投资指南,创业不易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池塘养泥鳅是目前主要的养殖模式,采用土池塘养殖具有建造方便,投资少的特点,每亩改造费用在1000元左右。泥鳅养殖:泥鳅亲鳅的选择一、泥鳅池的选址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进苗、购买饲料、出售泥鳅等都很便利,不受季节天  阅读全文 >>

泥鳅养殖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泥鳅养殖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在国外的养殖历史较长,尤以日本较早,已有近70多年的历史。早在1944年,日本川村智次郎先生即采用脑下垂体制荷尔蒙激素注射液,应用在泥鳅的人工采卵,为养殖生产提供大批苗种开辟了新途径。而后,泥鳅的全人工养殖、  阅读全文 >>

泥鳅赤皮病的防治

泥鳅赤皮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赤皮病又叫擦皮瘟、皮瘟。泥鳅发生赤皮病是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该病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胸鳍、尾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  阅读全文 >>

泥鳅干塘捕捉方法

泥鳅干塘捕捉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池塘排干水捕捉泥鳅,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少,而未钻泥过冬时的秋天进行。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留余时,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方法是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cm,深25-30cm的  阅读全文 >>

初夏时节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初夏时节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随着近期短暂降雨,气温逐渐回升,池水蒸发量加大,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升高会导致水质恶化概率增大。为保证泥鳅能健康度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泥鳅饲养:三代虫病--泥鳅的常见病害1、保证水质每天定时查看水质  阅读全文 >>

长薄鳅【泥鳅品种】

长薄鳅【泥鳅品种】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推荐阅读:长薄鳅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简介:长薄鳅(学名:Leptobotia elongata)(英文名:Elongate loach) 。为鳅科薄鳅属的鱼类,俗名薄鳅、花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产地分布:金沙江水系、长江中下游、嘉陵江、沱  阅读全文 >>

泥鳅生态养殖的七个方面

泥鳅生态养殖的七个方面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近年来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由于泥鳅对环境适应力较强,容易繁殖和养殖,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看好。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放养密度应合理,要科学投喂与施肥,经常加注新  阅读全文 >>

泥鳅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式

泥鳅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式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养殖泥鳅最大的成本就是饲料,选择合适的饲料,并采用科学的投喂方法,即可达到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是降低成本,获得较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泥鳅养殖:泥鳅疾病防治养殖泥鳅的饲料一般分为浮性饲料  阅读全文 >>

泥鳅病害的预防

泥鳅病害的预防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在天然水体中病虫害较少,但是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环境严重不良等情况时,泥鳅发病的几率增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因此,不能忽视泥鳅的病害。但是由于鳅病初期不易观察,后期又不易治愈,而且养殖无公害泥鳅  阅读全文 >>

网箱微流水孵化泥鳅苗效果更好

网箱微流水孵化泥鳅苗效果更好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受精卵的孵化方式很多,可在孵化池、孵化网箱和产卵池的静水中孵化;也可在孵化缸、孵化桶及孵化环道的流水中孵化;还可在网箱微流水中孵化。而与前面的孵化方式比较,采用网箱微流水孵化泥鳅受精卵效果好。而泥鳅  阅读全文 >>

泥鳅主要病害防治

泥鳅主要病害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饵料易得、运输方便,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阅读全文 >>

野生和人工泥鳅苗种成活率比较

野生和人工泥鳅苗种成活率比较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一般在四到六成,八成已经顶天了。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一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左右。野生泥鳅苗种的养殖成活率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1、捕捞方法野生泥鳅苗种是在外收购或捕捞的,其  阅读全文 >>

泥鳅养殖病害预防六要素

泥鳅养殖病害预防六要素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预防方面,应注意科学合  阅读全文 >>

小瓜虫病--泥鳅的常见病害

小瓜虫病--泥鳅的常见病害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寄生。症状:肉眼观察,病鳅在皮肤、‘鳍、鳃上布满白点状孢囊。小瓜虫幼虫酷似一只只鞋底,有时也呈长椭圆形,身体前端有一钻孔齿,体后有一条细长的尾毛,大核呈香肠形或棒状,其前端的钻孔齿不断钻动,直至  阅读全文 >>

泥鳅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泥鳅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稻田、坑函中均能养殖。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  阅读全文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1、泥鳅身体受伤: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给病原体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2、投喂、管理不善: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也易得病。如投饵方法不合理;水质变坏或有  阅读全文 >>

泥鳅养殖不可忽视的四大问题

泥鳅养殖不可忽视的四大问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常称“水中人参”,营养丰富,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分布很广。现在把泥鳅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是很快的,因为它养殖简单,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大、资金回笼快,而且养殖区域不限,在池塘、水泥池、稻田、  阅读全文 >>

泥鳅养殖谨记六要点

泥鳅养殖谨记六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因此,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防治方面应  阅读全文 >>

鳅种的培育

鳅种的培育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胚胎发育的温度与时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水温28℃内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水温升高而时间减少。孵化率的高低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以同一批卵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是:水温15℃时为80%;20℃时为94%;25℃时为98%。泥鳅受精卵  阅读全文 >>

泥鳅秋冬季管理方法

泥鳅秋冬季管理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秋冬季池塘养殖泥鳅管理好坏关系到泥鳅能否安全越冬,关系到养殖效益,必须高度重视。泥鳅养殖:泥鳅病害的预防1、及时投喂,催肥增膘泥鳅在水温10℃以上均可摄食。水温在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  阅读全文 >>

泥鳅养殖五种常见病防治

泥鳅养殖五种常见病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肉味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提高,泥鳅身价倍增。因此,养殖泥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其病害亦随之多发。本人根据多年的水产养  阅读全文 >>

秋冬季节水产养殖四种暂养方法

秋冬季节水产养殖四种暂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和黄鳝开始大量上市,但依据规格大小价格相差较大。对于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在这时收购一些小规格但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与黄鳝,利用池塘设置网箱或建池,或用桶、盆等进行暂养,到元旦、春节期间价格高时上市出  阅读全文 >>

泥鳅打印病

泥鳅打印病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病因:泥鳅打印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感染而致。症状:病泥鳅身体上病灶浮肿,呈椭圆或圆形,红色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7-9月为主要流行季节。防治:1、用1ppm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10-6。  阅读全文 >>

春季泥鳅花培育成功秘诀之控虫篇

春季泥鳅花培育成功秘诀之控虫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春季,万物生发,欣欣向荣。养殖行业也开始了忙碌的清塘春放,希望做好前期工作,一年养殖顺顺利利。这都是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呢,肉眼看不到世界在发生着什么?泥鳅养殖:泥鳅病害的预防这是泥鳅苗鳃上的寄生  阅读全文 >>

套养泥鳅池的改建

套养泥鳅池的改建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饲养泥鳅也可在种植莲藕池和稻田里进行。直接在藕池和稻田中套养,泥鳅易逃跑,因此要进行改建,做到防逃,易捕。1、藕池与稻田水深在10厘米左右,集鱼坑沟的水深要保持在30-40厘米。2、做好集鱼坑沟:要在与出水口相通的藕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