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泥鳅 >>
 

泥鳅

鳅苗春季入池前后七大注意事项

鳅苗春季入池前后七大注意事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春分已过,投放泥鳅苗的时间也日益临近,刚购买或者自己繁殖的鳅苗身体纤弱,入池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甚至全军覆没,春季鳅苗入池注意事项有:一、泥鳅苗入池前1、泥鳅苗入池前一定要检查清塘的药物毒力是否消  阅读全文 >>

建材商转行养殖特种泥鳅,100元/条,年销逾千万

建材商转行养殖特种泥鳅,100元/条,年销逾千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今天,潘幼峰的泥鳅养殖场里人头攒动!他们都是当地的养殖户,听说潘幼峰有一种特别的泥鳅就要上市,他们特意赶来一睹为快!潘幼峰:拉拉拉,上上,往边上,往边上。这个正在捞泥鳅的人就是潘幼峰,当泥鳅浮出水面的时候,所有人都大  阅读全文 >>

泥鳅水花苗质量鉴定五法

泥鳅水花苗质量鉴定五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培育中成活率的高低和泥鳅水花苗质量的好坏关系紧密,它直接影响着泥鳅养殖的成败和效益。泥鳅水花苗质量的好坏鉴定方法如下:1、了解该批苗繁殖中的受精率、孵化率。一般受精率、孵化率高的批次,鱼苗体质较好。  阅读全文 >>

夏季高温酷暑泥鳅养殖的水质管理

夏季高温酷暑泥鳅养殖的水质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目前,台湾泥鳅养殖已是如火如荼,夏季酷暑到來,气温、水温不断升高,泥鳅新陈代谢逐渐旺盛,饵料投喂量变大,水体中残饵和鱼类的粪便增多,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普遍超标,养殖水环境恶化,致病菌大量滋生,极易引发泥鳅生病。  阅读全文 >>

无土养泥鳅效益高

无土养泥鳅效益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一般常见的饲养方法,都是由人工营造一个淤泥环境来供泥鳅栖息、生长。但在淤泥单位面积上泥鳅的栖息量少,不仅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低,而且采捕时的效率也不高。无泥土养泥鳅,可以不  阅读全文 >>

成鳅养殖四要点

成鳅养殖四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防逃设施建设用聚乙烯网片加塑料薄膜贴面;或挖防逃沟,沟深40厘米,宽20厘米,在沟底部、两壁和沟口均用聚氯乙烯农用薄膜紧密铺垫;或用钙塑板、玻璃钢、石棉瓦做防逃料。沿池四周埋设。防逃墙要做成椭圆形,四角要做成  阅读全文 >>

稻田黄鳝、泥鳅立体养殖经验

稻田黄鳝、泥鳅立体养殖经验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稻田混养黄鳝和泥鳅,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一举多得。”2012年11月3日,四川省宜宾县李场镇全意村村民罗光明一边往稻田里放泥鳅、黄鳝幼苗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就是立体养殖,农业增效,既节约了空间  阅读全文 >>

泥鳅的药用价值

泥鳅的药用价值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自古以来,泥鳅就被人们认为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 《 医学入门 》 查考,泥鳅性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 《 本草纲目 》 中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治疗痔疮、肝炎、阳痿、  阅读全文 >>

台湾泥鳅养殖的八个方面

台湾泥鳅养殖的八个方面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养殖实践表明,台湾泥鳅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生长快。当年繁育的苗种,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规格达到20~50克/尾。二是易捕捞。饲养期间,台湾泥鳅不像本地泥鳅爱钻泥,而是经常聚集成团在水面上活动,10月份才开始钻泥,比地产泥鳅  阅读全文 >>

泥鳅亲鳅的选择

泥鳅亲鳅的选择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亲鳅来源一是从池塘、稻田、河川、沟渠等水体中捕捉;二是从专塘越冬池中挑选亲鳅;三是从市场购买。泥鳅养殖:泥鳅亲鳅的培育 选择亲鳅必须体型端正、体质健壮、体色正常、无伤无病的雌雄亲鳅,亲鳅的个体要大些为好  阅读全文 >>

泥鳅的捕捞与运输

泥鳅的捕捞与运输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阅读全文 >>

泥鳅暂养的四种方式

泥鳅暂养的四种方式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网箱小规模暂养可用网箱,一般容积为2米×1米×1.5米。网眼的稀密视泥鳅大小而定。一般小鳅可用11~12目的聚乙烯布,成品鳅用网目较大的布。每平方米一般可暂养30公斤。网箱养鳅,平时要勤检查,勤刷网箱,注意防逃。泥  阅读全文 >>

春夏之交--养殖泥鳅进入最佳时机

春夏之交--养殖泥鳅进入最佳时机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春夏之交,是养殖泥鳅的最佳时间。4-6月份期间,气温回升,微生物也开始增长,泥鳅的饲料开始变多,且水温恒定,非常适合养殖泥鳅。泥鳅养殖:春季养殖泥鳅注意预防痘疮病野生泥鳅大多喜欢在降雨后或涨水时的晴天早晨产卵,而春  阅读全文 >>

秋末捕捞泥鳅三技巧

秋末捕捞泥鳅三技巧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近年来,生态养殖日渐火爆,稻田和鱼塘兼养泥鳅的面积增加。到了秋末水温降到10℃以下,即可将泥鳅捕出出售。如果起捕方法不当,泥鳅会大批潜入地下,不能捕获,使产量大大降低。如何起捕泥鳅呢?一般常用下列方法捕获。泥鳅  阅读全文 >>

泥鳅水花管理要点

泥鳅水花管理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推荐阅读:泥鳅水花苗质量鉴定五法泥鳅孵出后3天便称为水花,但就是水花养到寸片这段时间死亡率奇高。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也最多达到35%,而经验不足者大多是全军覆没,孵出后3天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投喂熟蛋黄和豆浆,这样  阅读全文 >>

食盐在泥鳅养殖上的妙用

食盐在泥鳅养殖上的妙用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据多年泥鳅养殖实践经验证明:食盐对某些疾病的防治效果非常不错。1、防治气泡病泥鳅养殖过程中,苗种投放阶段水体清瘦、早春时节温度升高、高温季节太阳辐射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都会引起泥鳅气泡病的发生。这时的防  阅读全文 >>

泥鳅一点红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治疗

泥鳅一点红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治疗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发病情况:发病泥鳅头顶部先红肿,故称“一点红”。后溃烂,直至将头盖骨烂空,形成一个狭长空洞,又叫“头肿病”、“裂头病”、“烂头病”。从苗幼到成鱼均会患病。多发生于6-9月高温季节,是夏季常见病。该病是由于环境恶  阅读全文 >>

泥鳅养殖经验浅谈

泥鳅养殖经验浅谈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引言泥鳅又被叫做黄鳅、鳅鱼,因为其鲜美的肉质,以及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同时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较低,所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美称为“水中人参”,属于人们餐桌上常备的一道佳肴。泥鳅是特种水产养殖的  阅读全文 >>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关键点分享

泥鳅苗种培育技术关键点分享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市场上十分畅销,是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以其具有的疾病虫害少、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等养殖优势,已逐渐成为  阅读全文 >>

泥鳅苗种气泡病综合防治

泥鳅苗种气泡病综合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泥鳅营养丰富,肉含蛋白质高达18.45%-20.7%,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1995年至今,小泥鳅连续10多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万-15万吨,但市场  阅读全文 >>

泥鳅水花苗培育技术

泥鳅水花苗培育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水花苗又称水花鳅苗,是指鳅卵孵化出膜后长至体长1.3厘米以下的幼小个体。该阶段的管理工作极为关键,是提高养殖产量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容忽视。现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鳅苗培育的实践经验,综述如下:推荐阅读:泥鳅水  阅读全文 >>

泥鳅常见的生物敌害

泥鳅常见的生物敌害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敌害种类有鸟、水蛇、凶猛鱼类、水蜈蚣、黄鳝、鳖、青蛙、水鼠、红娘华等。泥鳅养殖:泥鳅亲鳅的培育泥鳅亲鳅的选择防治方法在放养鳅种前彻底清塘;饲养管理期间,要及时清除生物敌害,特别是鳅苗、种池的管理要加强。  阅读全文 >>

“泥鳅四兄弟”鱼塘创业“造梦”

“泥鳅四兄弟”鱼塘创业“造梦”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别人挤破脑袋找工作时,养殖专业的毕业生“躺在寝室里就能接到入职通知书”,不过毕业于浙江海洋学院养殖专业的几名小伙子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就业机会,选择自主创业--“泥鳅四兄弟”鱼塘“造梦”泥鳅常见,条重三四  阅读全文 >>

泥鳅孵化中水霉处理方法

泥鳅孵化中水霉处理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泥鳅养殖群里的朋友发来几张照片,和大家分享他的水霉防治经验,现总结整理如下。该渔场总面积30余亩,主要以泥鳅养殖为主,苗种自繁,种苗来源于外省,采用人工催产受精繁殖。该渔场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孵化过程中的水霉  阅读全文 >>

沼渣养殖泥鳅四方面问题

沼渣养殖泥鳅四方面问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鳅池建造养鳅池以50-100平方米、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进出水口安装铁丝网防止泥鳅外逃和野杂鱼入侵。池底铺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稀泥混合土,并设置有一部分斜坡的小土包,土包上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