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蚕豆 >>
 

蚕豆

蚕豆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蚕豆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蓟马的危害症状及生活习性
蓟马以若虫和成虫锉食植物的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梢、嫩叶变硬卷曲枯萎,叶片退绿呈淡黄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不结实或豆荚畸形。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阅读全文 >>

蚕豆如何施肥最有效

蚕豆如何施肥最有效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蚕豆生长要求的土壤条件,以微碱性而肥沃、土层深厚的粘壤土,土壤酸碱度值6.2至8为宜。蚕豆根系较发达,入土较深,根瘤形成早。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可使土壤松软,有利根系扩展和根瘤的形成。
二、根瘤菌接种
有  阅读全文 >>

早春蚕豆芽的培育

早春蚕豆芽的培育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产前准备在不受阳光直射的温暖地方均可生产。废弃的食品器皿、塑料袋等容器都可使用。覆盖材料用洁净的毛巾、纱布等。
二、消毒将容器和器具放入水中浸烫15-30分钟,取出后晾晒干。也可用餐具消毒剂浸泡10分钟,然  阅读全文 >>

蚕豆落花落荚原因及增产措施

蚕豆落花落荚原因及增产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原因分析
造成落花落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肥不当
若施氮肥过多,引起豆苗徒长,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使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运输受阻。若磷、钾肥严重不足,则根系发育不良,养分吸收少,且茎秆纤细,叶面积小,光合  阅读全文 >>

蚕豆病害的绿色防控

蚕豆病害的绿色防控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合理轮作,大面积适时播种(即10月10―25日);
2、实行生物钾和药剂拌种,规范化种植,合理混种箭舌豌豆;
3、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水,防霜防冻;
4、加强田间调查,若发生病虫害及时防治。
①锈病:用58%甲霜灵锰锌100―150克/亩或用50%  阅读全文 >>

蚕豆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蚕豆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立枯病:多处于排水不良的低湿田块,低温多雨的情况下遇发生,根部和茎基部受害,病斑有红褐色变为褐黑色,烂根表皮有黄褐色菌丝,并有互相连接的菌核,苗期危害较重。
茎腐病:低洼田块有渍水或氮化肥施用过多均易发生此病,苗期和中  阅读全文 >>

蚕豆病毒病防治措施

蚕豆病毒病防治措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病毒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十月份蚕豆播种出苗后,带病蚜虫从野生寄主迁移到蚕豆苗上危害,即传染花叶病毒,出现初次浸染病株,即中心病株,随后带毒蚜虫逐渐繁殖扩散;没有带毒的蚜虫危害病株后,也变成带毒蚜虫,带毒雌蚜可将病毒  阅读全文 >>

蚕豆赤斑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蚕豆赤斑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发生趋势:
今年我市蚕豆赤斑病发生正常。据本站系统观察, 3月29日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100%、52.63%、13.57,高于1997—1999年同期,略低于2000—2003年同期。3月30日普查16块蚕豆田,平均病株率为95%(9  阅读全文 >>

蚕豆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蚕豆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枯萎病:
枯萎病是蚕豆近年来发生极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很难控制。该病从出苗至花期都出现,导致烂根、植株矮小、叶色淡黄并成萎蔫状;顶部茎叶萎叶萎蔫下垂,叶片脱落;根部发黑,侧根很少,主根短小、黑褐色、成鼠尾状、  阅读全文 >>

蚕豆锈病防治措施意见

蚕豆锈病防治措施意见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一、蚕豆锈病的病害症状
蚕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初期仅在叶片两面生淡黄色小斑点,后颜色逐步加深,呈黄褐色或锈褐色,斑点扩大并突起,发病严重的整个叶片或茎杆都被病斑布满,到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向左右两边卷曲,散发出黑  阅读全文 >>

青海互助县机械化点播蚕豆出苗好

青海互助县机械化点播蚕豆出苗好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今年互助县农牧局紧紧围绕互助县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塘川镇董家村59户农户中落实蚕豆新品种青蚕14号示范田193.9亩,全  阅读全文 >>

大通蚕豆走出国门赚外汇

大通蚕豆走出国门赚外汇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近年来,该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国内粮食市场供需趋势,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进蚕豆等特色农产品的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推进规模化种植,切实发展蚕豆种植产业,并着力培育扶持蚕豆等农产品营销企业,积极开展对  阅读全文 >>

大通蚕豆出口到日本种植农户增收

大通蚕豆出口到日本种植农户增收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近年来,大通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国内粮食市场供需趋势,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进蚕豆等特色农产品的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推进联片规模化种植,发展蚕豆种植产业,并着力培育扶持蚕豆等农产品营销企业,积极开展  阅读全文 >>

蚕豆种植技术之套种胡萝卜

蚕豆种植技术之套种胡萝卜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蚕豆属忌连作作物,如果连作会使植株生长矮小,结荚减少,病虫害加重,品质变劣,产量下降。因此,主要与小麦、青稞等作物实行轮作。又由于它是双子叶植物,顶土能力弱,发芽吸水多,根系入土深,精细整地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全文 >>

蚕豆上市谨防蚕豆病

蚕豆上市谨防蚕豆病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病是由于缺乏一种名为G6PD酶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主要集中在春夏蚕豆上市的季节,多见于男孩,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市中心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新:“临床上我们主要看到小孩子是以突然的  阅读全文 >>

蚕豆病虫害防治

蚕豆病虫害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立枯病
蚕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蚕豆茎基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染病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出现黑色病变,致茎变黑。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溶液,或75%百菌  阅读全文 >>

蚕豆怎么做好吃

蚕豆怎么做好吃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怎么做好吃:酸菜炒蚕豆
材料:咸菜,蚕豆,油,蚝油,鸡精
做法:
1、咸菜或酸菜切碎,蚕豆去外衣分成两半。
2、油锅烧热,放咸菜和蚕豆炒一会,加少许水和盐焖一下。
3、再放点蚝油或鸡精,炒匀就可以出锅了。

蚕豆怎么做好吃:蚕豆  阅读全文 >>

蚕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蚕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由于富含各种营养要素,所以蚕豆的功效与作用也体现在多个方面。民间很多人都喜欢用蚕豆与肉类一起炖汤,让人体更易吸收蚕豆中的营养。
蚕豆的功效与作用
1.延缓动脉硬化
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
2.降低  阅读全文 >>

蚕豆图片之蚕豆的成长过程

蚕豆图片之蚕豆的成长过程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豌豆成长过程】豌豆图片一
蚕豆成长过程
1、发芽、出苗:11~30天,从胚根突破种皮到主茎(幼芽)伸出地面2~3厘米为发芽出苗期。

【豌豆成长过程】豌豆图片二
2、幼苗生长:90多天,幼苗生长期主茎向上伸长,分枝不断形成,经过  阅读全文 >>

蚕豆几种病虫害的防治

蚕豆几种病虫害的防治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蚕豆赤斑病:主要危害叶、茎和花,受害叶片呈红褐色小圆斑点,边缘紫褐色,严重者叶片脱落而死亡。
蚕豆锈病:整个植株均可受害,以叶片为重,被害部位首先出现黄色小斑,而后变为红黄色小斑,最后变为红褐色小斑,阴雨多湿条件下易发生  阅读全文 >>

冬季种植蚕豆促增收

冬季种植蚕豆促增收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这几天,在城南镇池头村蚕豆种植基地,连片的青翠蚕豆苗在清风中摇摆,长势可人,农户们穿梭其间,或施肥,或灌溉,或除草……一派农忙的景象。
农户们介绍,蚕豆从十月份种植下去后,前段时间由于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土壤  阅读全文 >>

巡检司镇蚕豆走俏市场

巡检司镇蚕豆走俏市场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据了解,其他地区的蚕豆现大部分才刚刚开花,而该镇凭借丰富的光热条件,蚕豆长势较好,加上早熟品种及农户管理得当,该镇种植的蚕豆提早上市,且产量可达200千克/亩,近日蚕豆的市场价在7-8元/千克左右,该镇1000亩蚕豆如果按7元/  阅读全文 >>

蚕豆品种大朋一寸

蚕豆品种大朋一寸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特征特性:
该品种播种到青荚始收170天左右。株高130厘米左右,主分枝叶片28-32张,叶卵圆形。分枝能力强。总状花序,每花序含小花3-7朵,始花节 位第8节,花白色,花萼5裂,钟形。荚果以2-4粒荚为主,出籽率33-35%,鲜籽百粒重330克左  阅读全文 >>

蚕豆的历史起源及其分布情况

蚕豆的历史起源及其分布情况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发展历史:蚕豆的起源和分布 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遗址中发现有公元前6250年的蚕豆残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时代和瑞士青铜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曾发现蚕豆种子。蚕豆在中国的栽培  阅读全文 >>

如何防治蚕豆轮纹病

如何防治蚕豆轮纹病

浏览: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症状
侵害叶、茎及英。叶片染病初呈赤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周缘赤褐色特明显,病斑中央褪成灰褐色,直径3―8mm,其上密生黑色呈轮纹状排列的小点粒,病情严重时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块,湿度大时,病部破裂穿孔或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