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1、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
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只有鸭能够发生该病,且只有小于5周龄的雏鸭出血发病,尤其是小于3周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该病。成年鸭感染后通常没有任何临诊症状。在人工感染的情况下,可使雏鹅、雏火鸡、雏珍珠鸡、雏雉等出现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且传染性非常强,能够使整个鸭群中的所有易感雏鸭迅速感染发病。治疗痊愈后的病鸭能够持续8星期带毒,继续作为传染源,而野生鸟类能够在短距离内作为机械带毒者传播病毒,同时鸭舍中生活的鼠类也能够作为该病毒的贮存宿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病的扩散。该病在孵化雏鸭的阶段比较容易发生,如果环境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差等,都能够诱使该病的发生。
2、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1~4天的潜伏期,且雏鸭通常突然出现发病,病程非常短促。病鸭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行动迟缓,无法及时随群走动,双翅下垂,缩颈,眼睛半闭,处于昏迷状态,部分还会出现腹泻。经过2~3h,病鸭就开始表现神经症状,烦躁不安,运动失调,身体通常向一侧倾倒,两脚痉挛,一般再经过十几分钟就出现死亡。病鸭临死前将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的姿势。部分急性发病的雏鸭通常突然倒地死亡,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病鸭,该病的死亡率有所不同,小于7日龄的雏鸭能够达到95%左右,1~3周龄的雏鸭在50%以下,4~5周龄的幼鸭几乎不会死亡。
3、鸭病毒性肝炎的剖检病变
对病死鸭进行剖检,主要可见肝脏发生病变,呈黄色或者色泽暗淡,肿大,质地较脆,有不同大小的出血点或者斑状出血灶分布在其表面,一般小日龄病鸭的肝脏呈红黄色或者土黄色,而日龄较大的病鸭呈土红色或者灰红色。胆囊明显肿大,被淡绿色、淡茶色或者褐色的胆汁充满。脾肾偶见肿大,外观也有类似肝脏的花斑。肾脏通常充血、肿胀。心肌类似煮熟状。个别病鸭还会出现心包炎,有微黄色的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存在于气囊中。
4、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预防
据报道,种鸭如果在开产前接种病毒性肝炎灭活疫苗或者弱毒疫苗,则产出的鸭蛋孵出的雏鸭通常在15日龄左右才会出现发病;如果种鸭开产前没有进行免疫接种,则其产出的鸭蛋孵出的雏鸭往往在4~5日龄即开始出现发病。由此说明,母鸭在开产前2~4星期接种适量的病毒性肝炎疫苗,能够确保雏鸭在出生后的大约10天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般来说,种鸭可分别在开产前12星期、8星期、4星期免疫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经过2~3次免疫能够确保其抗体至少持续7个月;还可在母鸭开产前大约40天皮下注射2次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注意每次间隔2星期,然后在开产后大约3个月再进行1次强化免疫,这样其所产的种蛋孵化出的雏鸭体内通常含有较高水平母源抗体,从而能够很好的预防该病的发生,接着在7~10日龄给雏鸭口服或者皮下注射1次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加强免疫。如果雏鸭没有获得母源抗体,可在出壳后1日龄立即每只肌肉注射1羽份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或者每只肌肉注射0.5mL高免卵黄抗体或者高免鸭血清,在10日龄时每只再次注射1羽份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此外,有报道表明对于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的地区,种母鸭可以使用活疫苗进行免疫,即每只母鸭在开产前2~4星期肌肉注射0.5mL没有经过稀释的胚液,从而使其产出的鸭蛋中含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进而使孵出的雏鸭获得被动免疫,能够很好的抵抗感染该病,且免疫力能够持续3星期左右。这种预防方法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
5、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
发现病鸭后要立即隔离,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嘧啶钠,如果病鸭无法采食,则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恩诺沙星,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并在整群雏鸭的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水溶性多种维素。被污染的鸭舍墙壁以及周围环境要进行消毒,可选择2%~3%氢氧化钠溶液,每星期进行1~2次消毒。另外,每天还要进行1~2次带鸭消毒,可使用氯制剂或者0.3%的过氧乙酸。每只病鸭肌肉注射0.5~1.0mL康复鸭的特异性高免血清或者高免血清,保护率能够达到90%~100%,但最好做到1只鸭使用1个针头,防止因针头造成接种性传染。每只病鸭还可在背部皮下注射1~2mL的卵黄抗体1次,取疫苗免疫母鸭所产的鸭蛋,通过无菌手术将蛋黄取出,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10倍稀释搅拌,按照每毫升分别添加1000U的青霉素、链霉素,搅拌均匀后用于注射,一般在开始发病的1~2天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在发病7天后进行治疗,则效果较差。
作者简介:崔杨(1984-),女,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用疫苗的生产研究。
崔杨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23745.html
[养鸭技术]一、肉鸭大棚选址及搭建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
[养鸭技术]延长蛋鸭产蛋时间,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 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
[养鸭技术] 一、合理使用蛋氨酸来预防生长期肉鸭发生啄羽现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出现啄羽现象,会使其生长速度降低,肉料比降低,胴体品质下降。因此...
[养鸭技术]麻鸭旱养时间阶段区分:育雏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到出栏)。 冬季养殖麻鸭,可以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可以免去鸭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避免体内寄生虫危害,从而获得较高饲料报酬。但麻鸭旱养,...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到成鸭一般在5周左右,一般来说5周龄左右上市是最为经济的上市日龄,体重2.75~3.0千克,全程料肉比2.0左右。但根据市场的要求,目前有42天左右和53天左右日龄上市的情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
[养鸭技术]蛋鸭在夜间很容易受惊扰,养殖户在夜间查看蛋鸭时管理动作不宜过大,以防蛋鸭受扰影响产蛋。在夜间管理养殖户需掌握以下五项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
[养鸭技术]如何提高蛋鸭产蛋量?是蛋鸭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蛋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细,把握好四季管理的要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春晒 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
[养鸭技术]当气温升高到28度以上或饲养条件差时,母鸭就要自然换羽。在换羽期间,绝大多数母鸭停产,少数母鸭虽继续产蛋,但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不良,另外自然换羽的时间需要4~5个月。这时一边换...
[养鸭技术]果园养鸭子的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667平方米(1亩)果园可放养成鸭20-30只。 鸭在果园放养时,鸭觅食时首先是选择各种昆虫,其...
[养鸭技术]肉鸭养殖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哪些? 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在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到33~35℃,绝对不能使温度低于29℃,否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3日龄后鸭舍温度每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