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管理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浏览:247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管理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其种植管理是广大农民的重点关注问题。随着玉米的广泛种植,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玉米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上,其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也有所加大,以确保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针对玉 阅读全文 >>
花生栽培技术及推广良种良法
浏览:218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花生栽培技术及推广良种良法.罗定市塘镇一直以来就有种植花生的习惯,近年来,更是通过积极引进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种植,经过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技术推广情况,并对以后的花生种植提出一些建议。 阅读全文 >>
油菜软腐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
浏览:19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油菜软腐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油菜软腐病是一种普发、多发、易发的细菌性病害,广发于全国各油菜产区。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发病田块油菜产量就会损失15%~20%,严重的达50%以上,因此,种植者须对该病引起足够重视。
油菜感染软腐病,初期在根茎和茎基部产生不定形水渍状病 阅读全文 >>
麦棉两熟新模式栽培技术
浏览:242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麦棉两熟新模式栽培技术。麦棉两熟作为两熟棉区主要的种植制度,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和实现我国粮食与棉花同步增产的惟一途径。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转型期的发展,当前麦棉两熟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春棉共生期长、短季棉早熟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急需探索和推进 阅读全文 >>
油菜种植技术,防冻保苗技术
浏览:208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油菜种植技术,防冻保苗技术。油菜生长如果冬季管理不当,肥水过多,生长过嫩,遇到寒流叶片容易发生冻害。因此,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油菜安全越冬。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在油菜进入寒冷冬季时,特别是遇到较低温度侵袭前,对于生长旺、肥力足的油菜,应控制使用速效氮肥,以免油菜 阅读全文 >>
小麦冻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浏览:222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冻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早春冻害发生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发生几率较小,一般危害较轻;低温冷害发生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发生次数较多,危害较大。但2013年4月7~21日,虞城县连续出现4次0℃以下低温,致使部分处于孕穗期的小麦遭受冻害,受害面积、危害程度是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 阅读全文 >>
水稻增产技术,永丰县水稻增产技术应用推广
浏览:234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增产技术,永丰县水稻增产技术应用推广。近几年,农业科技人员不断对“水稻双季抛秧”“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几种水稻均衡增产、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对这些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应用和推广,全县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 阅读全文 >>
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栽培技术
浏览:222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栽培技术.福龙两优863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以自主选育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为母本,以自选的龙恢86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1F01)。现将福龙两优863在福建省上杭县南 阅读全文 >>
使用喷施宝叶面肥,防治水稻早衰技术报告
浏览:267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使用喷施宝叶面肥,防治水稻早衰技术报告。早衰是制约水稻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限制粮食增产的一大瓶颈,水稻早衰一般减产5%~8%。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各市、区、县借助全省叶面肥补贴的契机,大力宣传喷施宝在水稻防早衰上的作用和意义,3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表明,喷施宝对 阅读全文 >>
黑丰1号花生栽培技术
浏览:241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黑丰1号花生栽培技术。上峡乡位于四川省宣汉县东南部,属典型的中山丘陵区农业乡,乡内平均海拔560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乡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转移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推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笔者结合上 阅读全文 >>
棉花穴盘基质育苗技术
浏览:276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棉花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传统的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缺点是工序繁杂、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等。现在推广应用的穴盘基质育苗具有成苗率高;苗齐苗壮;省工、省种、省地、省力、节本,劳动强度低,增产高效;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便于运输,可实现集中育苗等优势。现将该技术 阅读全文 >>
春玉米间种小米辣栽培技术
浏览:361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春玉米间种小米辣栽培技术。麻栗坡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总耕地1.9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13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80%的耕地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温带山区,年平均气温15~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玉米、辣椒等多种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一般 阅读全文 >>
玉米缺苗断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浏览:35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玉米缺苗断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在玉米生产中,经常有缺苗断条现象发生。缺苗断条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在苗全、苗齐、苗壮上下工夫。
解决缺苗断条的措施:1.种子要求 要求种子发芽率95%以上、发芽势强、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水分14%以下。2.精 阅读全文 >>
棉铃虫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
浏览:202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棉铃虫的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棉铃虫是本地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尽管近年来棉花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种植棉花仍是广大棉农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抓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对提高棉花产量,保护广大棉农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气象、种植业结构变化等因素对棉铃 阅读全文 >>
油菜种植:冷、冻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浏览:178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油菜种植:冷、冻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控技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春季极端天气发生趋多,冷、冻害广发、常发且对油菜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30%以上,特重的绝收。冰冻前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提高植株基部土层厚度,增强保温抗冻和抗倒伏能力。培土壅蔸在封行前 阅读全文 >>
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措施
浏览:304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水稻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措施。低温冷害会造成早稻无法或重新播种而推迟栽插,晚稻和迟熟中稻形成大量空壳“翘穗头”,损失惨重,应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人放松了对水稻低温冷害的警惕,事实表明,近些年水稻低温冷害不是减少了,相反,在有的年份和个别地方发生更频繁,危害 阅读全文 >>
小麦种植,气象灾害对小麦病虫害的影响和防治
浏览:291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气象灾害对小麦病虫害的影响和防治。近年来,随着冬季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暖冬等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导致小麦红蜘蛛和蚜虫越冬基数逐年增加(受害虫防治习惯影响,此期的防治往往被忽视),致使受害植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千粒重下降,为害严重时全株干枯。防治技术措施:①种子 阅读全文 >>
夏玉米种植的五种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浏览:244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夏玉米种植的五种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1.空秆是玉米拔节以后不抽雄或吐丝,到收获玉米时没有结果穗的现象,在玉米生产中较常见。据生产调查,空秆率一般为18%~22%,严重者高达35%以上(个别品种的空秆率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2.秃顶是指玉米果穗顶端不结实、籽粒不饱荚的现象,俗 阅读全文 >>
东台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浏览:247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东台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东台市地处苏北沿海,是小麦赤霉病常发区,2003年、2010年、2012年、2014年该病均为重发,尤其是2012年特大流行,成为近二十年来发病程度最重的年份,小麦产量损失极大。本文就近年来该病在东台的发生及其防控对策进行探讨。2012年最终调查 阅读全文 >>
福龙两优29晚籼两系杂交稻的栽培技术
浏览:180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福龙两优29晚籼两系杂交稻的栽培技术。福龙两优29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7)。上杭县2013年引入该品种在南阳 阅读全文 >>
怎样选购玉米品种及种子
浏览:323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怎样选购玉米品种及种子?理想的优良玉米品种应兼具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特性,但十全十美的品种是不存在的。选择品种应追求稳产前提下的高产,稳产的核心和先决条件是多抗和广适,多抗和广适表现在:耐阴雨寡照、耐高温、抗病、抗虫、抗倒伏、抗旱、抗涝和抗寒等,抗性和适应性 阅读全文 >>
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对策
浏览:379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油菜病虫害主要包括油菜菌核病、油菜白锈病、茎象甲、黄曲条跳甲、蚜虫等,以下本文主要总结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并综合讨论其防治措施与对策,以期能够帮助油菜种植户们更好地防治油菜病虫害。 阅读全文 >>
嘧肽霉素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总结
浏览:283 目录: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
枯黄萎病是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随着棉花种植年份的增长,棉田枯、黄萎病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并制约我团的棉花产量。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2013年,我团在农业科技园区810棉田进行嘧肽霉素对枯、黄萎病防治效果试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