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产的脚步紧随其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社会加强了对农业种植方面的管理,尤其是对玉米螟的防治上。本文阐述了玉米螟的危害极其发生规律,并对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理进行了探讨,为进行有效防治,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依据。
一、玉米螟概述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箭杆虫,是一种黄褐色的中小型蛾子。雄性蛾体长十到十三毫米,双翅二十到三十毫米,背部为黄褐色,其腹部又尖又瘦,它的触角为灰褐色,前部的翅膀为褐色,有两条波浪形状的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褐色的短纹,后边的翅膀是灰褐色;雌性蛾形状与雄性蛾差不多,颜色比较浅,前部翅膀为鲜黄色,身上的纹为浅灰色,后翅为淡黄褐色,腹部比较肥胖。玉米螟的卵呈现一种扁平椭圆状,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卵组成在一起。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乳白色,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的变成了黄白色,最后变成了黑色。玉米螟是使玉米等作物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损害了种植者的经济利益。本文通过对玉米螟进行相当详细的解释以及介绍了玉米螟所带来的危害,阐述了玉米螟的危害极其发生规律,并且对怎么进行玉米螟的灭杀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关部门可以采用从而有效的保证粮食的安全。
二、危害及影响
玉米螟主要出现在亚洲,澳洲,大洋洲,欧美,北美,小亚细亚,克罗尼西亚。另外,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也广泛的存在着这种现象。各地春天,夏天和秋天播种的玉米都不同程度的遭受伤害,尤其是夏季播种的玉米受害最为严重。玉米的地上部分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被玉米螟伤害,玉米螟吃掉叶片,果穗和雄穗。新生出来的幼虫在玉米心叶中期的时候生活在叶鞘中,这时候玉米螟就会吃掉叶子里的叶肉和没有开展的叶子。这样就使得穗收到了损失,从而阻碍穗的正常发育。这样的现象会导致穗产量的减少,从而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抽穗期穗期玉米螟蛀蚀雌穗,影响籽粒灌浆,造成籽粒有缺陷,腐烂,品质下降。玉米螟的幼虫对于穗的损坏是最大的,呈现出一种蛹的状态。因而阻碍了受驻玉米的水分和营养输送,导致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玉米的结实度。玉米螟的发生使得我国的粮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得我国的稻穗产量急剧的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的正常生活和粮食产量。
三、发生规律
玉米螟幼虫每年都在不断的生长,并且在呈现老态的时候在茎杆里面过冬。在第二年的时候,蛹都变成了虫子,当玉米螟长了翅膀之后就会在白天躲避阳光的直射,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会进行飞行。在夜间飞行的时候喜欢往有光的地方飞,玉米螟也是在夜间进行交配的,这样可以产生更多的后代。幼虫孵化后在比较细嫩的叶子上吃叶,因为是刚生下来的虫子,所以在各方面也都比较的脆弱,吃东西也不可以吃比较老的食物。玉米螟成虫对于光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只要有光的地方,成虫都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飞过去,毫无忌惮。另外,玉米螟成虫的飞行能力很强,可以飞行一段很长的距离而且中途不需要休息。玉米螟成虫对于产卵的地方也有很高的选择,产卵地一定要选择在食背中脉附近,并且产卵的树必须不能够低于五十厘米,如果低于了,玉米螟成虫是不会去进行产卵的。相对湿度要在百分之六十以上。降雨较多也有利于它们产卵。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1 选择有抗虫性的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种抗玉米螟的能力不同,选择抗虫性高的玉米品种种植能有效地防止玉米螟的发生和发展。
1.2 消灭上一年冬天遗留下来的虫源。
许多秸秆上带有虫源,留在田地里会在第二年让作物遭虫害。因此,可在害虫蛹化羽前将秸秆完全处理干净。把玉米秸秆当燃料使用或进行粉碎加工处理,或用于其他方面。
1.3 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
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减少玉米被虫害的可能性,使害虫们的天敌数量增加。从而使作物得到有效防护。
2.物理防治
2.1利用虫子喜欢光的特性,使得虫子飞向机器从而杀死虫子。
在田庄的外面,每隔一百五十米左右就放一个诱杀虫的灯,玉米螟成虫对于光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只要有光的地方他肯定会去,那么就可以将这个玉米螟成虫杀死。
2.2 利用性激素防治。
因为玉米螟雄蛾雌蛾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www.nczfj.com],人们可以很好的识别出他们的性别,所以可以对雌虫注射性激素。这种做法可以使得玉米螟雌成虫不能够怀孕,产生不孕不育现象,从而不能够进行繁殖,从根本上减少了玉米螟。
2.3 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赤眼蜂的主要食物就是玉米螟,对于玉米螟来说,看见赤眼蜂就等于老鼠见了猫一样。玉米螟对于赤眼蜂的害怕可想而知。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在晴天时大面积连片放峰,效果最好。释放的赤眼蜂的数量可根据螟虫卵的数量而定。
2.4 化学防治
敌敌畏与甲基异硫磷混合来杀死螟虫成虫。使用这种药剂可以有效的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使得玉米螟不能够在对食物进行残害。幼虫的防治可在玉米的心叶期进行,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以1:15的比例与细煤渣混合均匀,然后使用喷雾器施药,一边沿着田埂走一边喷药。在玉米的抽穗期间,对于敌敌畏的使用量一定要增加,这样才能够使得玉米螟死亡,保证食物的安全,使农民的努力没有白费。也可将上述药剂施与雌穗顶部花柱基部,这样药液就可以渗入花柱,杀死在雌穗里的幼虫,因此减少玉米螟的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提高作物的产量。
五、总结
我国社会是在发展的路途中不断摸索、不断探寻,从而发掘出一条崭新道路的。我国经济离不开农业生产的茁壮发展,农业种植中玉米是极其重要的农作物,对于玉米的耕作种植,我国大力开展研究分析活动,针对玉米螟的防治管理重点研究。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的结构调整,宁夏地区对玉米的种植越发重视,且大大增加了玉米的种植面积。由于影响玉米种植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宁夏农业部门仍然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改进进行不懈的探索,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的产量。根据有关分析,玉米螟这一虫害对玉米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威胁。因而为了极大程度地提高玉米的产粮,我国农业生产的相关部门正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讨如何防治和消除玉米螟。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探讨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4272.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