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凭借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县小麦产业蓬勃发展,小麦已成为我县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小麦病虫害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下降,给小麦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病虫害,需要因地制宜,探究病虫害发生原因,建立起科学而系统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对于我县小麦病虫害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小麦病虫害防治上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关于我县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几点建议。
一、近几年泾阳县小麦病虫害概况
1.泾阳县小麦产业简介
泾阳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干湿分明,降水量充沛。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促进其小麦产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14年6月初,泾阳县全县42.1万亩小麦展开收割工作,相对于上年平均亩穗数和穗粒数都有所增加。据农业专家预测,今年泾阳县小麦平均亩产将达到414.5公斤,较上年平均增幅为0.2%以上。
我县政府大力支持小麦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为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农林局投入40万专项资金购置多台宽幅播种机,对每个农机手进行播种技术训练。同时抽调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一人一机监督指导,为宽幅精播技术在我县的推广提供了坚实后盾。
2.泾阳县典型多发的几种小麦病虫害
2.1白粉病:一般发生于小麦苗期到成株期或初级三月底到四月初,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产生病斑愈合成片,使叶片发黄枯死。严重时侵染小麦茎秆,易造成小麦倒伏,减产严重。
2.2纹枯病:可发生于小麦各个生长阶段,造成胚芽鞘变褐、烂芽枯死、倒伏植株、枯孕穗、枯白穗等等,重者减产20%-40%。
2.3赤霉病:危害幼苗、茎秆和麦穗,苗期感染造成苗腐,拔节期造成茎茎基腐,使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且病麦含有毒素,人畜无法食用。
2.4蚜虫:麦长管蚜在本地一年发生20代左右,麦子成熟期多在麦叶上活动,穗期多集中在穗部为害,返青后转移到下部叶桥、叶背和根茎部。
2.5吸浆虫:主要分为红、黄吸浆虫两种,幼虫吸食灌浆期小麦的麦粒汁液,病麦秕粒、空壳问题严重。
3.病虫害对于我县经济的影响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使小麦出芽率、出粉率降低,致使产量下降(轻者20%-40%,重者60%-90%,甚至绝收),并造成瘪粒、空壳等质量问题。
为防治小麦病虫害,我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一喷三防”和科普宣传工作。但在近几年,由于温度、降水等不可控因素或错过最佳防治时期,病虫害蔓延造成大幅减产的情况屡见不鲜,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麦农们也遭遇着病虫害多发、病虫害理赔兑现难的问题,麦农的生活得不到坚实保障。
二、我县小麦病虫害产生原因分析
1.耕作制度不合理
1.1翻耕灭茬不彻底:灭茬不彻底无法清除土壤中的病源和虫卵,是病虫害发生的重要隐患之一。对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麦田,如果没有采取进一步土壤处理,病虫害将会随之而来。
1.2轮作施肥不合理:单一种植小麦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调,病害发生可能性大大增加。应采取间作套种技术,适当种植甘薯等非寄主作物。
2.小麦种子调运检疫不严格
在小麦种子调运检疫过程中,少数种子经营单位的经营者对于检疫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或为节省检疫费用而逃避检疫。我县存在着个别违法调运现象,植物检疫证书的规范性也有待提高。
3.播种期种子处理问题
3.1品种选择问题:种子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但是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消费者难以判断;少数麦农贪图小利通过不正当渠道购买低价种子,这些种子可能含有病粒、霉粒、秕粒,或携带病菌。
3.2播种时间过早:针对麦田的不同情况决定播种时间;无病麦田可按时播种,而对于有病麦田,适当晚播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拌种药剂选择错误:少数麦农缺少科学知识,对于拌种药剂的种类和用量没有自主判断能力。选择拌种药剂应结合实地情况(土壤中地下害虫密度、天气情况)加以判断,严格控制用药量,规范操作流程。
三、我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
1.播种期
1.1种子选择: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优质小麦种子[https://www.nczfj.com/],进行精选提高麦种纯度,在播种前晾晒去除表面附着的病菌。
1.2病虫害预防:依实际情况选用合适药剂进行正确拌种。如用40%甲基异硫磷乳剂50ml兑水5L,拌种子50kg后堆闷一天,稍稍晾干后播种,有效防治金针虫、蝼蛄等。
1.3土壤处理:对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麦田,可每0.067hm2用质量分数2.5%拌撒宁颗粒剂拌细土20-30kg,均匀撒于地表再翻耕入土,可有效杀死害虫。
2.返青拔节期
我县小麦拔节期易发生红蜘蛛虫害和纹枯病,以下为防治方案:
2.1红蜘蛛虫害:当33cm单行虫超过200头时,用质量分数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质量分数2%阿维菌素6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使用漯效王、磷酸二氢钾等肥料配合治理。
2.2纹枯病:当田块病株率达20%以上时,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ml或20%禾纹清80ml兑水50-70kg,喷淋防治。对于受灾严重麦田,应在7-10天后开展第二次防治。
3.抽穗扬花期
抽穗期易有多种虫灾发生,应遵循绿色农业的理念,实施“一喷三防”政策,选用高效低毒的复配制剂或混合喷雾。易发病虫害为赤霉病和吸浆虫灾。
3.1赤霉病:在小麦齐穗10%扬花时667m2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80g或70%甲基托布津75g喷雾可有效防治。
3.2吸浆虫:在小麦孕穗阶段,667m2用40%辛硫酸100-150ml兑水2kg均匀喷在10kg干细沙上,再进行撒施。扬花期每667m2用80%敌敌畏150ml拌细土均匀撒施,可有效杀死成虫。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县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分析和对于各种防治措施的调查,了解我县病虫害发生原因,并指出病虫害防治中的不足之处,其中有技术不成熟、检疫工作未落实等客观原因,也有我县当地麦农缺少科学意识、防治方法不当的主观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我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综合体系,树立科学观念,针对小麦生长不同时期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植多抗性小麦,坚持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多种措施共同开展,才能有效防治泾阳县小麦病虫害,减少经济损失。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泾阳县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3157.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