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粮油 >>
 

玉米螟的防治[致富早班车]

2014年11月17日 来源:致富早班车 作者:佚名
内容摘要: 导语: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我是杨林。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品质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于玉米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便成了人们一直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玉
 

导语: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我是杨林。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品质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于玉米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便成了人们一直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品种的更换,玉米害虫的种类不断增加,为害程度也越来越重。

那么,目前我国玉米虫害情况如何呢?通过一个片花,先来了解一下。

(片花)近几年来,农户普遍推广了免耕和秸秆还田等新的耕作栽培技术,随着玉米面积增加和玉米品种的更换,也引起玉米病虫害发生新的变化。目前,我国重要的玉米害虫,包括二点委夜蛾、玉米蓟马、玉米蚜虫、玉米叶螨、粘虫、玉米螟、桃蛀螟和棉铃虫等8种害虫。其中,二点委夜蛾和玉米蓟马是玉米的苗期害虫,主要为害玉米幼嫩部位,心叶处更为严重。蚜虫和叶螨是刺吸式害虫,粘虫是食叶害虫,玉米螟既是食叶害虫又是钻蛀性害虫,同时又是穗期害虫;桃蛀螟和棉铃虫是穗期害虫。以上8中害虫如果防治技术不成熟,常会给我国玉米生产带来较大产量的损失。

主持人:通过这个片花,我们对于玉米的主要虫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一个8种,分别是:二点委夜蛾、玉米蓟马、玉米蚜虫、玉米叶螨、粘虫、玉米螟、桃蛀螟和棉铃虫。那么,在今天的节目中,咱们主要介绍玉米螟的防治。

我们的另一位主持人也是特别采访了这方面的专家。来自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王振营研究员。先来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嘉宾吧。

主持人: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王振营研究员。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您,王老师。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王老师,我们还是先从玉米螟说起吧。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受到玉米螟的侵害比较严重,人们对于什么是玉米螟早已经不陌生了。但是,还是请您更科学、更系统的为我们介绍一下。

专家:好的。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属鳞翅目,草螟科。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产区未见报道外,其他省区均有发生。为害玉米的主要主要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除欧洲玉米螟仅在新疆的伊宁有分布外,其他地区为亚洲玉米螟。玉米螟以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为害最重。

它的形态特征是这样的,成虫:雌蛾,体长10~13mm,翅展24~35mm,黄褐色,翅基2/3处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外侧黄色锯齿状线,向外有黄色锯齿状斑,再外有黄褐色斑。雄蛾比雌蛾略小,黄褐色,前翅暗褐色,内横线波纹状,外横线锯齿状,有褐色带与外缘平行[https://www.nczfj.com/],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后翅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浅色宽带,近外缘有黄褐色带,缘毛内半淡褐色,外半白色。

卵:扁椭圆形,直径约1mm, 一般30~4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鱼鳞状,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孵化前卵粒中央呈现黑头。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淡灰褐色或淡红色,有3条纵线,中央一条明显,半透明。

蛹:纺锤形,黄褐色至红褐色,雄蛹长15~16毫米,雌蛹长18~19毫米。腹部末端呈现棘状延长,端部有5~8根钩刺,缠连丝线1束,粘附于虫道蛹室内侧。

主持人:遭受玉米螟侵害后的玉米会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专家:初孵幼虫先聚集在卵壳附近取食卵壳,后四处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传播到邻近植株为害。喇叭口期(一代)的幼虫孵化后群集于玉米喇叭口内未展开的幼嫩心叶上取食危害,被害心叶展开后,呈现许多横排小孔,造成“花叶”,这是心叶期被害的显著症状。老熟幼虫钻蛀茎秆,造成茎秆折断。雌穗开始吐丝时,二代幼虫孵化后则集中在玉米花丝上取食,进而取食幼嫩的籽粒。幼虫长到4龄后开始钻入茎秆和果穗、雌雄穗穗柄,在其中蛀孔取食,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瘪等现象。取食为害嫩粒时,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降低。

主持人:玉米螟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呢?

专家:玉米螟在我国从北到南1年发生1-7代,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寄生植物的茎秆、穗轴内或根茎中越冬,翌春4~5月气温回升,幼虫饮水后在茎秆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先在麦田、豆田、马铃薯田或田间地头杂草等栖息场所交尾,然后飞到玉米田产卵。成虫产卵对植株的生育期、长势和部位均有一定的选择,成虫多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为块状。除1代区外,玉米的生长阶段,要受到2代玉米螟的为害,第1代发生在喇叭口期,第2代发生在吐丝散粉期。晚秋气温降低,最后一代老熟幼虫在寄主上越冬。

气候变化与亚洲玉米螟的发生密切相关,较高的湿度有利于成虫产卵为害;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较轻。

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隐藏在作物及杂草间,傍晚飞行为害。

玉米螟成虫白天隐藏在作物或杂草中,夜间开始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1~2天后开始产卵,卵多产于玉米叶背中脉附近,一般株高在50厘米以下的植株着卵量很少。幼虫共5龄,有趋糖、趋湿、趋触和负趋光性,因此,多选择玉米含糖量相对较高,组织幼嫩、便于潜藏且较阴暗潮湿的部位取食为害。

玉米螟虫的发生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天敌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虫源基数越大,下代发生的程度就越重。玉米螟喜中温高湿,一般气温为15~30oC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有利于玉米螟各虫态的生长发育。玉米螟天敌种类较多,特别是赤眼蜂,对卵的寄生率较高,如果赤眼蜂发生期越早,数量越大,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也越强,虫害造成的损失也越低。

主持人:最后您再来介绍一下,听众朋友最关心的防治问题吧。玉米螟应该如何防治呢?

专家:可以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种手段来进行防治。

主持人:那您先介绍一下农业防治方法吧。

一、农业防治。针对玉米螟的农业防治主要有三项措施:

1、夏播玉米区,尽可能减少春播玉米、高粱、谷子等播种面积,可有效地减轻夏玉米受害。

2、设置早播诱虫田或诱虫带。利用玉米螟成虫喜欢选择高大茂密玉米田产卵习性,有目的有计划地种植早播玉米或谷子,诱集玉米螟成虫产卵,然后集中防治。

3.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杀死秸秆内越冬幼虫,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主持人:物理防治是怎样的呢?

专家:利用玉米螟趋光性,大面积推广灯光诱杀,简便易行,效果较好。在玉米秸秆堆放集中的村屯,于玉米螟成虫羽化时,设置投射式杀虫灯或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种群基数。

主持人:这是物理防治。那么,您再来介绍一下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吧。

专家:三、生物防治。生物技术也是防治玉米螟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措施有:

1、田间释放赤眼蜂。放蜂时间根据预测预报确定玉米螟发生期,掌握在玉米螟产卵期,蜂蛹后期释放。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卵量确定。一般每亩释放1~2万头,分两次释放;

在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选择寄生力和适应性强的优良赤眼蜂种。②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1次放蜂时期,间隔5天放第2次。③将蜂卡挂在放蜂点玉米茎秆中部叶片的背面。傍晚时放蜂,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④赤眼蜂只能飞10m左右,放蜂点一般掌握在每公顷30~90点(每亩2~6点),每垧地放蜂15~30万头(每亩1~2万头)。

2、用白僵菌治螟。在早春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秸秆,逐垛喷撒白僵菌粉封垛。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把子,当垛面有菌粉飞出即可,防效可达80~90%;

3、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利用高杆喷雾机在大喇叭口期喷雾,每亩100g兑水喷雾到喇叭口内;或用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治螟,于玉米心叶末期前撒入心叶里,每亩用700克,注意中午阳光太强时不宜施药;

四. 化学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幼虫在春、夏玉米喇叭口内取食为害时,此时,施用颗粒剂。如用3%广灭丹颗粒剂,用量每亩1~2千克;或用0.1%或0.15%氟氯氰颗粒剂,每株用量1.5克;或用14%毒死蜱颗粒剂、3%丁硫克百威颗粒剂每株1~2克;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1千克,每株2克;或50%辛硫磷乳油按1:100配成毒土或毒砂混匀撒入喇叭口,每株撒2克。

(结束语 配乐):好,听众朋友们,又到了节目结束的时候了,感谢今天专家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如果您需要节目的相关资料,可以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登录“中国广播网”还可以重复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您对节目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欢迎联系我们,我们的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部北区24号楼中央农广校广播教育中心”,邮政编码“100125”,我们的热线电话是010-59196068(转8008)。同时,我们还开通了新浪微博,登录新浪微博搜索致富早班车就可以与我们在线交流互动了。本期节目责任编辑:张倩,录音:石涛,主播杨林。欢迎您继续收听中国之声其它精彩内容。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玉米螟的防治[致富早班车]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3001.html

 
上一篇:玉米种植的二点委夜蛾防治[致富早班车]
下一篇:玉米种植的蚜虫和桃蛀螟防治方法[致富早班车]
扩展阅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农作物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作物价格行情 农作物粮食品种 农作物种植视频 农作物种植新闻
相关分类
水果蔬菜种树养猪种树种植技术养牛水产农作物养鸡养猪养殖技术养羊药材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养牛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养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兔子泥鳅养羊养殖技术黄鳝药材价格行情养兔奶牛菊花蝎子蔬菜价格行情杜鹃花水果种植技术蚯蚓蜜蜂君子兰鹌鹑蘑菇竹鼠鸭子狐狸养猪价格行情苹果栀子花蝴蝶兰养鸭特种养殖技术鸵鸟养猪猪病防冶土元龙虾梅花鹿茶花月季花水蛭养鹅水貂农作物价格行情野猪牛蛙豪猪玉米孔雀鸡蛋发财树奶牛养殖技术桂花甲鱼蜈蚣兰花水产养殖行情火鸡葡萄绿萝养蜂刺猬药材种植技术黄粉虫养蛇茶叶肉鸡小麦山鸡大闸蟹水产养殖视频水果新闻资讯长毛兔獭兔向日葵水稻虎皮兰吊兰肉狗长寿花梅花养牛疾病防治螃蟹养鸡价格行情辣椒水果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