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致富早班车]
今天的节目我们要和大家来聊聊花生的种植。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花生的种植历史。您知道花生原产于哪儿吗?植物学家们认为,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秘鲁沿海地带史
听众朋友们,早上好,欢迎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我是杨林。
今天的节目我们要和大家来聊聊花生的种植。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花生的种植历史。您知道花生原产于哪儿吗?植物学家们认为,花生原产秘鲁和巴西,在秘鲁沿海地带史前废墟中发现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前500年,且美洲最早古籍之一《巴西志》即已明确记录,古印第安人称之为“安胡克”。 在哥伦布远航时期,航海家将花生荚果带至西班牙,在1535年出版的《西印度通史》中记载花生的西班牙语为“玛尼”,之后逐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有部分表明,中国也有可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年左右。1961年,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此外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于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出现了花生。
到明末清初,中国沿海地区花生种植较为普遍,多次从南美洲引种花生品种,最近一次为1887年,《慈黔县志》记载:“落花生,按县境种最广,近有一种自东洋至,粒较大,尤坚脆”。
欧洲曾从中国引种花生,因此欧洲部分地区仍称之为“中国坚果”。刚果布朗氏在1818年的《刚果植物志》中称“花生是由中国传入印度、锡兰及马来群岛,尔后传入非洲的。”
通过这些历史考究[https://www.nczfj.com/],我们可以看出花生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今天我们就来介绍现代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中的一种,秋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国油料所雷永研究员,来跟大家谈谈花生标准化的种植技术。雷老师您好,欢迎您,跟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专家: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秋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讲解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秋植花生,雷老师,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专家:在我国南方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南部,立秋后种植的花生,称为“秋花生”,当地又叫“倒春种”或“翻秋花生”。秋花生的种植以广东省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秋花生种植面积的60%,其次为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省,江西、湖南有少量种植。秋花生的栽培,各地以留种为主,以供来年春花生用种。实践表明,秋花生留种比当地春花生留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20%左右。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秋花生留种比当地春花生留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其主要原因是:与春花生收获的种子相比,秋花生收获的种子脂肪含量低,亲水性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贮藏期短,带菌率低,种子新鲜,具有较高的活力,播种后对低温、干旱、潮湿等不良条件忍耐力强,能获得较高的出苗率,从而克服了南方各省春播花生因气候不稳定、低温阴雨而造成的烂种缺苗问题。
据各地的生产试验和调查,秋留种子一般比春留种子出苗快2-3天,出苗率95%以上,比春留种子高20%以上,秋留种子已是我国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加速良种繁育,获得高活力种子的一项重要技术。秋留花生增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秋留种子收和和贮藏较为安全。我鼓南方春秋两熟花生产区目前推广的都是休眠期较短甚至无休眠期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春花生的收获季节在8月初,正是高温多雨季节,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成熟的春花生种子活力低, 还有部分种子在收获前已萌动或发芽,加上高温下晒种,种胚易受高温破坏,从而降低种子活力和发芽力,加上春留花生种子要在高温环境下贮藏较长时间,需要消耗较多的养分,并且也利于病菌的重复侵染,种子的带菌率高。与春植花生留种相比,秋植花生一般在11-12月收获,此时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可减少种子收获前的萌动,不会因高温造成种子晒伤,加上秋留花生种子贮藏期均处在低温冷凉的干燥季节且贮藏期短,种子带菌率也显著低于春植花生。因此,由于春、秋植花生成熟期间的气候条件不同,所形成种子的内含物也不同,因此,在播种后生理代谢活动也有明显的差异,如种子的吸水能力、呼吸浅度、物质转化速度等,秋植花生种子均比春植花生种子旺盛。
主持人:那秋植花生有哪些生育特点呢?
专家:我国秋花生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在8月初播种,12月中旬完成收获,生于期110-120天,日照虽然较短,但较充足,雨量由多而渐少,温度由高而渐低,从而形成了秋花生的生育特点,即苗期早生快发,播种后20天即可进入开花结荚的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期大大缩短,积累的干物质较少,产量较低;同时由于生育后期受低温干旱的影响,荚果常不能充分发育成熟,幼果瘪果多,种子含油量低。但前期高温有利于发芽,出苗快而整齐,后期低温干旱,可减少落果和烂果的损失。实践表明,秋花生适期播种,全生育期获得2500℃的活动积温,生育后期气温仍在18℃以上时, 植株、荚果均能正常生长发育,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荚果品质。如果播期较迟,生育后期温度降至18℃以下,则植株生长和荚果发育缓慢,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生育后期气温降至15℃以下时,植株生长和荚果发育基本停止。可见,适期播种是秋花生高产、优质的关键。
主持人:通过雷老师的讲解,我们对于秋植花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下面我们来说说秋植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先来说说选地和整地,这个环节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专家:根据秋花生生育期间前期多雨,中后期干旱的气候特点,应选用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水良好和有灌溉条件的水旱连片田种植。特别是在开花下针期,需水量多,应保证遇旱能灌,无灌溉条件的田块不宜种植秋花生。秋花生播种季节,常因“秋边雨”多,田间渍水,无法整地而延迟了播种季节,降低产量。所以,凡是安排种植秋花生的田块,要预先挖通田外大排水沟,以利秋雨后及时排干田间渍水。秋花生的前茬(主要是水稻)收获后要在土壤干湿合适时就要抢晴犁耙整地,起畦播种,一般畦面宽120cm,其沟宽40cm,畦高20cm为宜,在起畦的同时,要开好三级排水沟,以利速排速灌,保证土壤干湿适宜。
主持人:那对于播种的时间,我们应该如何来把握呢?
专家:秋花生播种过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径枝徒长易形成高脚苗。且病虫害多,不利于培育壮苗,花期遇30℃以上高温,花期短,花量少,结荚量少,产量不高。但播种过迟,则植株生长后期受低温干旱影响,荚果不充实、饱果率低,种子质量差,产量明显减收。因此,秋花生适期播种最为重要。一般随纬度的升高播种期要是适当提前,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具体说一下呢?
专家:具体的说就是,秋花生适宜种植的北部区域,包括广东北部、福建、云南中南部、广西中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等第,以大暑置立秋播种为宜;中部地区,包括广东种不、福建东南部、广西中南部、云南南部等地,以立秋前后播种为宜;南部地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与广西南部等第,以立秋至处暑播种为宜。
主持人:在增施肥料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专家:秋花生前期生长快,营养生长期短,生育后期又受低温干旱之制约,土壤中养分分解速度减慢,植株一般较春花生矮,为培育壮苗,促进茎枝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保证高产稳产,必须增施肥料。一般每公顷施用农家肥15吨、普通过磷酸钙300公斤、草木灰500公斤,另需在苗期3-4片叶时公顷追施尿素60-90公斤。
主持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专家:蜜植全苗。秋花生植株矮小,茎叶生长一般不及春花生旺盛,为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促进早期和全生育期叶面积增长,协调生育过程中个体与群体发展的矛盾,增加产量,必须增加群体播种密度。一般单位面积种植植株数比春花生增加10-20%,每公顷可以种植30万穴(60万株,4万株/亩) 。播种可采用行距23cm,穴距20cm等行种植,也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33.3cm,窄行16.7cm。播种前要搞好种子分级,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深浅一致,在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
主持人:在排灌方面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吗?
专家:排灌是秋花生高产的关键。总的原则是:前期以排水为主,中期以灌水为主,后期要注意适当灌水防止干旱。秋花生播后至开花前正式高温多雨季节,若不注意排水,田间积水不利于根系、根瘤和分枝条的发育,造成幼苗发黄、影响植株生长。下针结荚后,雨量变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要注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生长后期对水分的要求,起到以水促肥的作用。
主持人:除草方面呢?
专家:及时中耕除草。秋花生前期高温多雨,畦面易板结,田间杂草生长快,与花生争肥争光,影响花生生长发育。因此,秋花生必须及早松土除草,使土壤疏松透气,较少杂草危害,以利壮苗。一般在齐苗后至开花下针前中耕松土除草2-3次,清沟、培土至少一次,可有效防止“地湿草多、地实苗差”现象。为降低人工除草的成本,可采用除草剂除草,常用的除草剂有都尔、乙草胺、恶草灵等,一般在播种后均匀喷沙于地面积可。
主持人:病虫草害一直是大家头疼的问题,那对于夏播花生的种植需要做好哪些病虫草害的防治呢?
专家:秋花生前期气温较高,蚜虫、叶蝉等害虫发生较多,中后期斜纹夜蛾及锈病、叶斑病等发生危害严重,为确保秋花生增产增收,必须对严重发生的病虫害及时预报和防治,常用敌百虫、乐果防治;对斜纹夜蛾的幼龄虫蛹敌百虫或灭扫利喷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叶斑病、锈病的防治可用百菌清等药剂防治。另外,秋花生由于种子面积小,通产鼠害危害严重,要及时扑杀,或采取隔离措施,避免鼠害。
主持人:最后我们来聊一下收获和贮藏,雷老师,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专家:秋花生收获宜选择在晴天,以便进行晒种。晒种过程中,湿荚果不宜堆积,荚果的干燥最好采用间歇晾晒法,即将干荚果晒到六七成干后,间歇1-2天,再晒1天,循环2-3次即可,这样种子逐步干燥,可使干燥程度一致,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反之,如果连续在高温下晒种,易引起种子内原生质的破坏而影响生活力。
主持人:好,感谢雷老师的精彩介绍
原文:农作物粮油 >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秋花生标准化种植技术[致富早班车]
网址:https://www.nczfj.com/liangshizhongzhi/201012906.html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皆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降解的芝麻旱灾,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芝麻...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现在即将进入到春耕,油菜也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抽薹开花期,这时主要做的是预防低温冷害,但是有农户发现自家油菜出现营养不良长不高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解决呢?随小...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时下正值南方早稻插秧时期,今年我国南方气候对早稻插秧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候还在持续,加上疫情已经在缓和,所以专家也是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开展插秧工作,而且...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花生针期是花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的一段时期,是花生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旺盛和水分敏感期,这时管理关系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对于花生花针...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棉花是一种耐涝性比较强的作物,在受涝2-3天,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涝十几天后,它的叶片脱落,主根烂掉一般,只要生长点未死,排水后及时管理,约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那么棉花在受涝后该...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秧田管理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齐畦面,水位过高薹管受淹腐烂,会使分蘖芽死亡;水位过浅薹管吸不到水,易干枯。新芽抽出泥面,灌水上秧板,出苗后7天左右施复合肥10~15千克亩。一般寄...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水稻施肥过程中,会出现肥料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农民将其称为浮肥现象,很多朋友对这个现象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水稻浮肥现象的原因...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是离不开棉花的,棉花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极为广泛,而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倒伏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新型,如果不及时应对,那么导致棉花严重减产。下面小编就为带来地膜棉花倒...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1、除草在进入春季后,小麦进入到快速生长期,但是杂草生长的更快,所以没有除草的麦田,应该抓紧进行。除草一般都是化学药剂,而春季化学除草要注意小麦的生育状况,主要看是否拔节,如...
[农作物粮油种植技术]随着现在温度逐渐的回升,大多数地区也开始进入到了春玉米种植的时间。春玉米种植,其施肥工作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春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春玉米的生长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