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新优品种引种选育技术初探
李 博
(沈阳市绿化管理处,辽宁 沈阳 110016)
引种是指把植物品种从原分布地区迁移到新的没有分布的地区种植的方法。引种作为育种方法包括两个内容:一为广义的引种,即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本地区没有的植物优良品种或遗传资源,作为推广品种或育种材料应用;另一个为狭义的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植物新品种,通过栽培试验,了解其在本地区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并在该地区扩繁应用,增加本地区新优品种。引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其所需时间短,投入少,见效快,是最经济的丰富本地区植物新优品种的方法。目前沈阳地区很多园林植物新优品种都是外引的,乡土品种、自育品种的数量所占比例较小。
1 引种选育应遵循的原则
引种虽是一种简便的育种方法,但它并不是简单的迁移栽植。引种必须遵循一定规律,经过试验程序,才能应用于生产,不可盲目乱引。引种获得成功应遵循“环境条件相似”这一原则,尤其是气候带相同的地区。这对一些一二年生植物影响不明显,但多年生园林植物,特别是园林树木,不仅受当年各种条件的考验,还要经受不同年份经常变化的条件的考验,这些条件不易人为控制和调整。因此,引种不同气候带的多年生植物,应特别注意原产地和引种地气候条件的对比。但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两地有差异就不能引种,其中既有量到质的变化过程,也有个别遗传因子的影响。如北京解放前就引进成功的一些边缘树种如紫薇、锦熟黄杨,刚引进北京地区时栽培在北京西山法国教堂院里,因小气候较好,存活下来,以后逐步扩大推广,成为北京园林树木优良品种。另外,要认真对待植物本身的生态类型。同一个树种长期生长在截然不同的两个环境中,则常常形成不同的生态类型。一般来讲,地理分布较广的植物,所产生的生态类型较多,分布范围小的植物产生的生态类型就少。生态类型可由长期自然环境造成,也可由长期人工栽培条件造成。每一个生态类型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在引种时必须认真研究植物种内适应的生态形式和了解种内生态分化的原因及过程,这样就能合理引种,提高效率。一般规律是有近的不引远的,引各因子尽可能相似的。
2. 影响引种成功与否的因素
2..1 温度
温度是植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其指标是年平均温度,最低、最高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季节交替特点,无霜期,积温量,不同气候带,不同海拔高度。一般来讲,年平均温度相差过大,引种很难成功。但有些植物引种,年平均温度基本相同,但全年最高、最低温度及持续时间却成了限制因子。高温可使植物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消耗大,积累少,造成营养不良。有些树木品种能忍受某种程度的低温,但忍受不了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温。有些树种能忍受冬季低温,但忍受不了春季的倒春寒。温度因子还表现在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对园林植物适应性的影响。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适合某些高海拔植物生长。如果把这些植物引种到海拔低的平原地区,生长在夏季炎热、昼夜温差不大的气候下,造成生理上的不适应,就会生长不良。
2..2 湿度
湿度指两个方面,一是年降雨量,二是空气湿度。在现代灌溉技术发达的条件下,降雨量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已不是很大,影响较大的是空气湿度。适应沿海地区空气湿度的很多植物对内陆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应性会很差。最典型的是冷季型草坪禾草和洋常春藤。在欧洲因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寒冷但空气湿度较大,所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和洋常春藤在冬季即使空气温度很低,仍然保持鲜绿色。而在北京地区,因冬季空气湿度小、非常干燥,所以地上叶片全部枯黄。另外,生长在淮河、长江流域的一些常绿阔叶树很难引种到北京地区,主要的制约因子就是空气湿度,干燥的大风吹拂,使阔叶常绿树蒸腾量加大,失水过多,导致死亡。
2..3 土壤
土壤中影响植物引种的因素有矿物质元素、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其中酸碱度的差异是制约引种成败的重要因素。酸碱度决定植物分布范围,从而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根据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同,分为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而大多数为中性植物。当引种的植物其生理生化特性和当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应时,则表现为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很多植物对土壤酸碱性很敏感,如绣线菊类的树木、芍药、牡丹、各品种锦带花以及各品种玉兰等。为适应其生长习性,取得引种成功,必须改造局部土壤盐碱环境。土壤质地及矿物质、有机质含量也是引种成败的因素之一。有喜砂质土的,有喜黏重土壤质地的,有耐瘠薄土壤的,有喜肥沃土壤的。类型不同,应区别对待。
2..4 光照
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不同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不同,光周期适合才能正常开花结实。南树北移,由于受长日照影响,秋季继续生长,影响封顶,不能及时积累养分促使组织木质化,休眠准备不足。在冬季来到时易受冻害。植物分阳性和阴性植物,光强、光质直接影响某些植物的生长,有些植物在强光条件下生长不良,有些在弱光线下生长受阻。一些观叶的彩叶树种如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观赏效果截然不同。引种栽植中必须给它们创造必要的光照条件。
3 新优植物引种方法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收集资料,包括引种地和本地的气候、土壤、植被方面的有关资料,要求资料全面、细致,有参考价值。其次是制订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确定引什么树种、引种时间、引种数量、引种地域、观察哪些项目、采取哪些栽培措施等,方案要求具体,可行性强。
3.2 进行种源对比试验
种源试验是指同一树种(或品种)引自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苗木在同一地区进行对比栽培试验。如20世纪70年代阿尔巴尼亚送给我国一批地中海系的黎巴嫩雪松种子,和我国原引自印度的西马拉亚山系雪松种子进行长达10年的对比试验,在西南郊苗圃发现黎巴嫩雪松小苗阶段需保护地栽培,甚至长到3~4米高后其抗寒性仍较弱,有些年份冬季会落叶。而原国内引种西马拉亚山系雪松长至1.5米高,引种到北京只需风障防寒即可越冬,可见地域生态的差异。
3.3 进行种及品种比较试验
将通过观测表现良好的生态类型参加试区比较,进一步进行精确鉴定。如同样是引自德国的几个藤本月季品种进行对比栽培试验,观察其对本地区栽培条件的适应性及其观赏性。结果发现:月季品种“同情”春季花量很大,夏秋开花很少,甚至不见花;月季品种“宠爱小姐”生长势旺盛,三季都可见花;“多特蒙德”春季花开旺盛,三季都可见花,但需要加强肥水养护,否则只能一季见花。只有经过几年重复观察,才能掌握其生长规律,最后决定取舍。试验时间要求:乔木要5~10年,花灌木3~5年,多年生草本2~3年。
3.4 进行区域对比试验
将优种栽种到范围更大的不同地带土壤及气候条件试验点,观察其适应性。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金山、金焰绣线菊在北京砂质土壤表现很好,但栽植在土壤较黏重、盐碱化较重的地区,夏季焦边黄叶,生长势受到抑制,观赏性表现不充分,引种推广受到很大影响。但该品种在东北沈阳、铁岭地区生长表现很好,备受欢迎。
3.5 扩繁试验
外引苗木成本很高,一般在引种初步成功时,开始自行扩繁。利用自繁的植物材料进一步进行观察试验。如采取营养繁殖手段,试验材料短缺时,可用组织培养扩大繁殖基数。最终试验应摸索出适合本地条件的扩繁技术工艺,准备批量的合格苗木。为本地区进一步扩大推广作好技术和物质贮备。
4 引种成功标准
一是和原产地比较,不需特殊的养护管理即能越夏、越冬,并且生长发育正常;二是达到了经济效益和观赏效果的要求;三是在当地可通过常规繁殖手段向社会推出批量产品。
网址:https://www.nczfj.com/guoshuzhongzhi/201026776.html
[ 种树技术]近期气温不太稳定,不时会出现降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降雪,而目前正处于春季果树萌动或快要开花期,遭到突然降温就是所谓的“倒春寒”,这种情况会对果树生产造成很大伤害...
[ 种树技术]春季经常有果树种植户反映,自家种植的果树长势旺盛,但是不结果子,不知道怎么办。果树生长过旺会造成低产或者不结果。在果树的种植过程中,果树只开花不结果,或者只是疯长树枝不挂...
[ 种树技术]危害:黑斑病是很多果树中常见的一种病,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
[ 种树技术]一般来说,果树冬剪在果树当年摘果落叶后到次年果树发芽前的休眠期内进行,在时间上正好对应着当年11~12月到次年2~3月(具体时间要结合地区,看树种、树势),一般情况下,果树的冬剪在每...
[ 种树技术]12月4日,丹棱。来自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农技专家就柑橘生草栽培管理生态高效种植技术进行现场培训。专家们认为,四川多数柑橘果园土壤有机质不足1%,三分之一的果园仍...
[ 种树技术]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方,人们还没有秋栽果树的习惯。其实,除了那些遭受冻害易死的果树品质外,秋末冬初才是栽植果树的最佳季节。 一、秋栽果树的优点 1.秋末冬初,气温比较适...
[ 种树技术]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红美人柑橘都是采用的大棚种植,不过大棚的前期投入较大,很多种植户承受不起,都想露天栽种比较省钱,于是问到我们红美人柑橘露天种植需要注意什么,其实主要注意...
[ 种树技术] 秋季果树的施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施肥。关于为什么我在这里不做详细的说明,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 秋天施肥是果树如此重要的一种,我们应该施什么...
[ 种树技术]西兰花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因其市场需求扩大,它的种植面积也是逐年增大,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黑腐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农户的种植效益。那么对于西兰花黑腐病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发病...
[ 种树技术]山药营养丰富,种植范围也比较工蜂,是经济价值极高的农作物,近些年它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山药抗性降低,茎块小而畸形多,产量也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严重降低了商品价值。这其实是山药种性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