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415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黄蘖、黄柏皮、黄树皮、小黄连树、灰皮树等。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或黄蘖(黄柏)(P.amurenseRupr.)的干燥树皮供药用。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 阅读全文 >>
浏览:636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穿心莲又名榄核莲、一见喜,为爵床科植物,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是适合广西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品种之一。
其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幼苗繁育。由于穿心莲种子细小,幼苗出土能力差 阅读全文 >>
浏览:1032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
牡丹皮别名:丹皮、凤丹、粉丹皮、木芍药。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供药用。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血热斑疹、瘀血痛经、瘀滞腹痛、跌打瘀血作痛、关节肿痛、痈肿疮毒等症。
主要生长 阅读全文 >>
浏览:597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北细辛、铃铛花、大药、细参、烟袋锅花等。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AsieboldiiMiq.)的全草干燥后供药用。有祛风散寒,止痛等功效。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鼻塞,牙痛等症。主要生长 阅读全文 >>
浏览:849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辛夷别名:望春花、木笔花、迎春等。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或玉兰(M.denudataDesr.)或武当玉兰(M.sprengeriPamp.)的干燥花蕾入药。有散风寒、通鼻窍等功效。主治鼻塞、头痛、鼻炎、鼻 阅读全文 >>
浏览:841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红玫瑰、刺玫花、刺玫、野玫瑰等。
为蔷薇科植物玫瑰(1宅osarugosaThunb.)的干燥花蕾供药用。有理气解郁、活血调经等功效。主治肝胃气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花、玫瑰油等在食 阅读全文 >>
浏览:640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红景天为景天科属植物,多以根及茎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红景天甙和酪醇等,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1 选地及做床
具有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浓厚、通透性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的山坡地、平地 阅读全文 >>
浏览:1193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苏薄荷、薄荷叶、山薄荷等。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名分供药用。有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等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痛、口疮、麻疹等症。亦可用于香料、食 阅读全文 >>
浏览:928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冬花、九九花、款冬。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lraL.)未开放的花蕾,经干燥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等功效。治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肺结核、气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款冬 阅读全文 >>
浏览:2964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草红花、红蓝花。
为菊科草本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管状花,经干燥供药用。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经血不调、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花除药用外,还可提取有机染 阅读全文 >>
浏览:2721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
别名:靛叶、草大青、大蓝、大靛、大青等。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叶子,经干燥后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治温病发热,发斑,发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急 阅读全文 >>
浏览:792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假苏、香荆芥、裂叶荆芥。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地上全草经干燥后供药用。花序又名芥穗,芥穗比秸秆药力大而快。生用有解表散风、透疹等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麻疹不透、 阅读全文 >>
浏览:1096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药菊花、怀菊、杭菊、千头菊、毫菊、济菊、白菊花等。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花序经加工干燥后供药用。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阅读全文 >>
浏览:798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等。
为忍冬科多年生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经干燥后供药用;茎蔓经干燥作忍冬藤人药。金银花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功效,用于痈肿疔疮,风热感冒,温 阅读全文 >>
浏览:1096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概述】别名:药菊花、怀菊、杭菊、千头菊、毫菊、济菊、白菊花等。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花序经加工干燥后供药用。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