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355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在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近两三年来农村果树园林的生产面积明显增加。目前大多果林已绿树成荫,由于树木行间光照不足,套种常规农作物,如花生、大豆、油菜、小麦、玉米等,会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低,效益不 阅读全文 >>
浏览:244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一、防治病害
1.防治青霉病。制种过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培养料使用前曝晒2~3天:污染部位用75%的酒精或5%的石灰水擦拭消毒,防止蔓延。
2.防治毛霉病。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菇棚高温、高湿和菇 阅读全文 >>
浏览:263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冬季和早春气温低,水分蒸发慢,药材苗木处在休眠状态,此时正是移栽木本药材幼苗的黄金季节。为提高药材幼苗的成活率,在栽植时药农应该注意以下六点。
1.保护好幼苗。在起苗和运苗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幼 阅读全文 >>
浏览:593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皂甙、生物碱、多糖和挥发油。其根供药用,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治脾肺虚弱、气短心悸、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党参系医疗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材,不仅大量用于 阅读全文 >>
浏览:3299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别名芎穷、小叶川芎,以干燥的根茎人药,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川芎喜温暖和湿润气候,要求阳光充足,但幼苗期忌强光和高温,适种在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上。忌连作、 阅读全文 >>
浏览:330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猪苓,又名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为多孔菌科真菌,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以12 阅读全文 >>
浏览:306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土鳖虫又叫地鳖虫、土元、簸箕虫,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雌虫全体入药,雄虫最后脱皮前也可入药,性寒、味咸,具有破坚结、催乳、化瘀止痛等多种功效。采用人工养土鳖虫简便易学,成本低、效益高,很适合农家庭院规 阅读全文 >>
浏览:1019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一、形态特征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毛骨朵花、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分布在我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大部分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宿根 阅读全文 >>
浏览:568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1 培育壮苗。将外地引进的一年生金银花(又名:灰毡毛忍冬)嫁接小苗,采取并植的方法培育壮苗,提高苗木定植成活率。于当年开春后,按30×50厘米的株行距打窝并植小苗,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次年就可培育 阅读全文 >>
浏览:1477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川乌是秦巴山區人工栽培的常见中药材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高山區域。与其它高山药材相比。川乌虽然单价较低,但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相对粗放,产量也比较稳定。因而在鄂西北山區,无论其价格如何波动 阅读全文 >>
浏览:239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一、优化带植。选配良种
最新的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宽窄行种植,即玉米宽行155厘米,窄行45厘米,播大豆时,玉米宽行内种2—3行大豆,玉米与大豆行间距离不少于50厘米,这样的种植效果最好。至于大豆的前茬 阅读全文 >>
浏览:427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属于特种经济作物,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营管理都有它的特殊性,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违背了其生活习性,必然会造成损失。因此,种植中药材时应注意种植环境是否适宜、种植技术是否掌握、市场风险能否承受 阅读全文 >>
浏览:197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鄂西北山区过去野生天麻资源丰富,部分高山农户有种植天麻的传统习惯。不少农户在天麻生产过程中,对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天麻产量比较重视,但对天麻采挖后的分级、加工与整形技术却不太重视,常常将天麻做简单的 阅读全文 >>
浏览:6411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灵芝是药用菌的一类,在市场上价格也是可观的,灵芝孢子粉也就更可观了,但很多种植户很难把室内袋栽灵芝的产量提高,个子大,形状好看。因此,买了很多相关书籍来看,并上网查阅过很多资料,但我们所看到的资料都是大同 阅读全文 >>
浏览:552 目录:药材种植技术
一、种子繁殖
初次种植、没有扦插材料或大面积种植时,一般采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种子播种。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利用日光温室栽培,一般于初秋收获种子后立即播3-4后7天左右可出苗,10天齐苗。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