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白猪
一、产地和分布
汉中白猪主要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辖区11个县(区),安
汉中白猪(HanzhongWhitepig)简称汉白猪,由陕西省汉中地区种猪场为主的汉中白猪育种协作组培育而成。1982年通过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
一、产地和分布
汉中白猪主要分布于陕西省汉中市辖区11个县(区),安康市的汉阴、紫阳和宁陕等县,关中地区及邻省亦有少量饲养。所有种群中,以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的270头较为优良。
产区位于北纬32o15’~33o56’、东经105o30’~108o24’,地处陕西汉中盆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为秦岭山地,南为巴山山地,中间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原,又称汉中盆地。平均海拔500m,最高3000m,最低371m。山地平均海拔2000m左右,盆地平均海拔500m。产区位于中国南北气候交汇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区秦巴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260天左右(3~10月份)。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00~1000mm,相对湿度77%。海拔8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h。
汉中市地处汉水上游,水资源丰富,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土壤肥沃,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农业较为发达,农民素有养猪的习惯。土质依次由低向高分布有潮土、淤土、水稻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六类。盛产水稻、玉米、油菜和薯类,农副产品丰富,青绿饲料常年种植。优越的饲料资源为汉中白猪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汉中白猪核心保种场1982年存栏汉中白猪749头,其中公猪66头、能繁母猪683头;1985年存栏汉中白猪453头,其中公猪38头、能繁母猪415头;1995年存栏汉中白猪262头,其中公猪14头、能繁母猪248头;2006年存栏汉中白猪270头,其中公猪14头、能繁母猪256头。
1981年汉中地区存栏汉中白猪10000头,其中能繁母猪2086头、公猪100头。1990年存栏13000头,其中能繁母猪2600头、公猪80头。2000年存栏8900头,其中能繁母猪1500头、公猪50头。2006年调查,陕西省全省存栏汉中白猪8611头,其中能繁母猪2392头、公猪33头,全部在汉中地区。汉中市存栏汉中白猪2831头,能繁母猪782头、公猪33头。安康市存栏汉中白猪5780头,其中能繁母猪1610头。
二、培育过程
(一)育种素材
汉中白猪是用苏白猪、巴克夏猪、汉江黑猪杂交培育而成的。当时的选育目标是育肥至90kg,日增重572~600g,6月龄后备公、母猪体重达到70kg和65kg,成年公、母猪体重达到200kg和175kg。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头,60日龄断奶窝重达140kg,为生产商品瘦肉猪和商品肉脂型猪提供优良母本。
(二)技术路线
选育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杂交阶段(1951—1966) 开展多品种、多组合杂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组合——苏联大白猪×(巴克夏猪×汉江黑猪)。以此杂交方式,扩大杂交猪群,选择其中的优秀公、母猪组成育种基础群。
2.横交阶段(1967—1974) 采用同质选配和窝选等措施[www.nczfj.com],充分利用优秀杂种公、母猪的遗传基因,进行横交扩群,形成了六个亲缘群,为建立品系奠定了基础。
3.品系繁育阶段(1975—1982) 根据各育种场猪群的生产性能、亲缘关系和体型外貌等特点,分别采用群体建系、系祖建系和类群建系的方法,建立了快长系(I系)、窝重系(Ⅱ系)和早熟系(Ⅲ系)。实行选育与保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行随机交配,各家系等数选留法。保种群达到成年公猪10头、母猪200头的规模,并按阶段选留,同时做好遗传改进量预测。
1982年9月通过陕西省科委和畜牧局共同组织的鉴定。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汉中白猪,被毛、肤色全白,部分眼圈皮肤有小块黑斑。母猪无鬃毛,少数公猪有鬃毛。体型较大,体质结实,体躯呈长方形。头大小适中,面侧微凹,额部无皱纹,嘴筒中等,耳中等大、前倾、不下垂。体躯长,背腰平直,腹部下垂不明显,臀部丰满度适中。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均匀。四肢结实、粗壮,肢势正常。尾根粗、高。公猪无獠牙。
2.体重和体尺 2007年1月在汉白猪保种场,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和南郑县畜牧兽医站对汉中白猪成年猪进行了体尺和体重测量,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比较,体重与体尺均有所变小(表1)。
(二)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 2007年1月在保种场和南郑县由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和南郑县畜牧兽医站对25头母猪和6头公猪进行了繁殖性能调查。母猪120.3日龄性成熟,约246日龄、体重90kg开始配种,一般利用年限6年;发情周期21天,妊娠期114天。公猪117日龄性成熟,约294日龄、体重100kg开始配种,一般利用年限4年。
母猪窝产仔数(11.3±0.28)头,仔猪初生个体重1.1kg,初生窝重(11.7±0.32)kg,窝产活仔数(10.8±0.22)头,仔猪37日龄断奶,断奶仔猪成活率96.0%,断奶个体重约8.6kg。母猪泌乳力(45.1±0.72)kg。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比较,初产母猪(215窝)窝产仔数9.76头,经产母猪(173窝)窝产仔数11.4头,窝产仔数变化不大。
2.育肥性能 2007年3月和12月由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对本场5头公猪、5头母猪进行了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测定。160日龄时体重达101.4kg,育肥期日增重(635.6±7.93)g,料重比3.30。175日龄屠宰,宰前活重(99.35±2.44)kg,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20世纪80年代数据,91头育肥猪,日增重531g,料重比3.61。34头宰前平均体重87.82kg猪,屠宰率70.87%,背膘厚37.1mm,瘦肉率47.61%,脂肪率31.14%,日增重和瘦肉率均有所增加。
汉中白猪肉色正常,为淡粉红色,肌肉大理石纹分布适量,pH6.17,保水力85%,肌肉含水分67.6%,粗蛋白17.9%,粗脂肪5.7%,粗灰分0.9%。
四、推广利用与研究情况
1986年以来汉白猪核心群保种场,严格按照《汉白猪保种方案》和《汉白猪瘦肉型品系选育方案》进行汉白猪保种选育工作。现有汉白猪保种核心群种猪270头,其中成年公猪14头、基础母猪256头。其中大群公猪10头10个家系,小群(瘦肉型)公猪4头4个家系;保种核心群基础母猪大群180头,小群(瘦肉型)76头。
除核心保种群外,都引进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开展二元杂交,生产二元杂交种母猪,占母猪总数的89.3%。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瘦肉率均有提高。
五、品种评价
汉中白猪遗传性能稳定、繁殖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大理石纹分布适量、色泽正常。今后应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在提高汉中白猪瘦肉率、饲养报酬的同时,重点培育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等专门化母本品系。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zhujishu/201013442.html
[养猪猪的品种]想要养好猪,就必须挑选到优良的生猪品种,这样对于生猪养殖的成败起着关健的作用,而在我国的地方猪品种就有64个,除了野猪驯养而成的家猪之外,也有部分是培育的品种,具有易养殖、好管理、瘦肉率高的优点...
[养猪猪的品种]猪养殖业是我国主要的养殖业之一,为了促进猪养殖业的发展我国一直致力于猪新型品种的研制,日前,深圳华大公司的基因组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微型猪,预计这些微型猪的售价最少要1万元。我国科学家培育出...
[养猪猪的品种]俗话说“家家都有黑毛猪”,这种黑毛猪便是成华猪,全身黑毛、四肢短小、体型膘肥。以前,成华猪是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品种,也是回锅肉的“最好搭档”。成华猪是成都土生土长的黑毛猪。下面具体来了解一...
[养猪猪的品种]霍山黑猪是“黄淮海黑猪”中淮猪的一个类群。安徽省霍山县的漫水河、太平、太阳、上土市等周边地区是霍山黑猪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和天然的饲养条件。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霍山黑猪...
[养猪猪的品种]对于豪猪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很多农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养殖,闯出一条致富新路。那就是养殖豪猪。豪猪“拱”开致富门 养殖豪猪的惊喜和财富,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形似刺猬,声如猪叫...
[养猪猪的品种]藏香猪又名“人参猪”和“蕨麻猪”,是一种畜禽品种,是我国特有的小型地方优良品种和高原放牧型猪种,常年以蕨麻、车前子、天蓝苜蓿、野苜蓿、野豌豆、苦苣、野燕麦、珠芽蓼及森林落果等为食。其主要...
[养猪猪的品种]屯昌猪是海南省三大地方优良猪品种之一,因产于屯昌得名。在《中国猪品种志》中与文昌猪、临高乳猪一起称为海南猪,列入《中国精品猪种》,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屯昌猪种质介于临高猪和五指山猪之间。...
[养猪猪的品种]山黑猪是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1997年开始,以从北京黑猪场引进的北京黑猪为父本、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的大约克夏猪为母本,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
[养猪猪的品种]江泉白猪(配套系)为高产、高效、优质肉用型猪,由三个专门化品系组成。一系终端父本以杜洛克和大约克为主要育种素材,通过杂交、横交固定等方法选育而成,体型和生产性能与杜洛克相似,但被毛为显性白。二...
[养猪猪的品种]嘉兴黑猪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属太湖猪的一个主要类群,素以产仔多、性成熟早、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杂交效果明显而著称,是我国宝贵的生物资源。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优良地方猪种: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