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鸵鸟 >>
 

鸵鸟

鸵鸟禽流感的防治方法

鸵鸟禽流感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是由流感病毒不同毒株引起,病毒可通过鸡胚分离。1月龄以下幼鸟极易感染,5月龄~14月龄鸵鸟感染后最严重,成年鸵鸟感染少或感染症状轻,对产蛋无影响。临床死于最急性病例,死亡率常超过80%,幼龄鸟~8月龄鸟死亡率在15%~60%之间。  阅读全文 >>

鸵鸟眼睛及上呼吸道感染

鸵鸟眼睛及上呼吸道感染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年幼的鸵鸟特别在冬季常常会发生眼睛或上呼吸道感染。在过冷或过于拥挤时因应激, 细菌伴随尘埃进入眼睛及上呼吸道, 并由鼻感染扩展到鼻窦和气囊, 引起炎症。常在病鸟患部分离到的细菌有假单胞菌、溶血性巴氏菌、博  阅读全文 >>

鸵鸟脐炎和孵黄囊炎

鸵鸟脐炎和孵黄囊炎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本病是由细菌通过脐区感染卵黄囊引起不满1月龄雏鸟发病和死亡。病因是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卵黄囊通过脐区吸收进入小鸟腹部,在小鸟破壳时来自蛋壳和周围的细菌很容易通过脐区进入卵黄囊内,人工助产时破坏卵黄膜和血管更容  阅读全文 >>

鸵鸟巨型细菌型胃炎

鸵鸟巨型细菌型胃炎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美国阿利桑那大学FemandoLozano-Alarcon等人认为,此病是南非鸵鸟雏胃停滞综合症,美国称雏鸟衰弱综合症。
临床症状:外观表现正常,能啄食饲料,但并没有将饲料吃进去,可能是胃机能受到抑制,结果生长停滞,体重下降,最后病鸟衰弱  阅读全文 >>

鸵鸟带他奔富路

鸵鸟带他奔富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原产于非洲,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其易饲养、好管理、效益高的特点,国家在几年前放开政策让群众饲养。如今在磁县岳城镇,一个鸵鸟养殖基地远近闻名。日前,笔者专门来到鸵鸟养殖基地,探访鸵鸟的秘密。
“鸵鸟的适  阅读全文 >>

鸵鸟细菌性全身感染

鸵鸟细菌性全身感染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许多致病菌会引起鸵鸟全身感染,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肠道菌往往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身体而引起全身感染, 其中常见的有棒状杆菌属, 会产生急性贫血、泄殖腔流血和虚脱; 另一种常见菌为绿脓假单胞菌, 此菌污染种蛋, 在孵  阅读全文 >>

鸵鸟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

鸵鸟细菌性肠道炎传染病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消化道是细菌感染最普遍的部位,群体中一旦有一只发病,其他同群鸟就很容易感染。因为鸵鸟有啄食粪便的嗜癖,小鸟比大鸟明显,所以4月龄以下雏鸟比大鸟肠道病感染率高。
病原与症状
正常鸵鸟的消化道有大量的微生物,甚至存在  阅读全文 >>

鸵鸟食管裂创

鸵鸟食管裂创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发生原因因爪对其颈部造成的严重创伤,导致撕裂食管而形成的食管瘘管。由于鸵鸟目前的驯化程度不高,在人为地移动鸵鸟时常需将颈圈套在其颈部,辅助保定后操作。而鸵鸟对这种强迫移动的方式常有反抗行为。多表现为用趾蹬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真菌病的防治方法

鸵鸟养殖真菌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曲霉菌病
本病是由黄曲霉、黑曲霉和烟曲霉等引起的一种鸵鸟呼吸道疾病。免疫未健全的雏鸟、免疫抑制、细菌感染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鸵鸟均易发生。污染的饲料和环境会引起鸵鸟暴发本病,幼鸟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成年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技术霉形体病的诊治

鸵鸟养殖技术霉形体病的诊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的霉形体病是一种以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鸵鸟传染性疾病,一般是采取隐性感染,但由于饲养条件不良,或者其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则发生严重的呼吸道障碍,明显发病。本病常见于大肠肝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浅淡鸵鸟的疾病防治

鸵鸟养殖浅淡鸵鸟的疾病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原为一种野生鸟,最早驯养于南非和澳洲。尽管鸵鸟的人工饲养至今仅有10多年的历史,却已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1992年,广东率先从津巴布韦引进非洲鸵鸟,并饲养繁殖成功。目前,鸵鸟的饲养被列入三高农业项目正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之幼鸵鸟皮肤型禽痘的防治方法

鸵鸟养殖之幼鸵鸟皮肤型禽痘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衰竭综合征又称衰弱综合征,于1995年首次在澳大利亚发生。多发生于6月龄以内的幼鸵鸟,并以消瘦、衰竭死亡为终结,由此而得名。本病在我国鸵鸟中也已发生,死亡率约占总死亡数中的34%。
【病因】
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衰竭综合征

鸵鸟养殖衰竭综合征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衰竭综合征又称衰弱综合征,于1995年首次在澳大利亚发生。多发生于6月龄以内的幼鸵鸟,并以消瘦、衰竭死亡为终结,由此而得名。本病在我国鸵鸟中也已发生,死亡率约占总死亡数中的34%。
【病因】
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风湿症的治疗

鸵鸟养殖风湿症的治疗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家畜家禽的风湿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报道也较多,但鸵鸟的风湿症尚未见正式报道过。笔者在临床曾遇4例鸵鸟风湿症,其中3例治愈,1例好转。现介绍如下:
1.病因
鸵乌的风湿症多因久卧湿地,气候突变,风湿寒邪乘虚而入,流患经络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之白肌病的防治

鸵鸟养殖之白肌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白肌病又称肌炎或肌营养性不良,是一种肌肉变性性疾病,实质是营养代谢性病损组织广泛的综合征(包括肌营养不良、肝营养不良和脂肪组织炎等)之一。本病在禽类中有发生,家禽和驯养特禽均可发生,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此外,哺乳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雏鸵鸟卵黄囊炎

鸵鸟养殖雏鸵鸟卵黄囊炎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本病比较多见。雏鸵鸟孵出后自体内卵黄囊获取营养而发育生长,随着卵黄囊被吸收,卵黄囊逐渐缩小成痕迹,通常约15天左右。但若卵黄囊感染发炎,则能引起雏鸟患病、死亡。
鸵鸟养殖雏鸵鸟卵黄囊炎病因
(1)由于亲鸟患有生殖道感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之幼鸵鸟滑腱症

鸵鸟养殖之幼鸵鸟滑腱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滑腱症是指趾关节部的屈肌移位滑向一侧的腿病。幼鸵鸟很易发生,是一种常见病,如不及时矫正,极易发生关节脱位。
【病因】
迄今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十分清楚,但从实践经验看,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1)矿物质的不足或缺乏 钙磷不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发生腿病的非营养因素及对策

鸵鸟养殖发生腿病的非营养因素及对策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 l )生理因素
在实践中,跗关节发病率较高,这是由其生理结构所决定的。鸵鸟有两趾,内趾主要承担重量,外趾辅助维持平衡,腿部通过附关节联合支撑整个躯体,附关节周围没有肌肉组织。在早期易发生脱臼和关节肿大。对脱臼常采用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发生腿病的营养因素及对策

鸵鸟养殖发生腿病的营养因素及对策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这些因素有:
( 1 )乏钙、磷不平衡
钙、磷是构成骨组织的主要成分。鸵鸟在育雏期内,骨骼生长迅速,需要从饲料中摄取足量的钙与磷。饲料中钙与磷比例失调,将影响两者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的钙化。长期饲喂这类饲料,会加剧骨的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之营养缺乏症的防治方法

鸵鸟养殖之营养缺乏症的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肌肉营养不良日粮不平衡,维生素E和硒缺乏时,就会发生肌肉营养缺乏症。临床表现为轻瘫或跛行。病理变化为骨骼肌、心肌和肌胃出现病变,并伴有脂肪组织坏死。严重硒缺乏会引起鸵鸟体质虚弱,对传染病易感。
鉴别诊断:因胃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之鸵鸟的疾病防治

鸵鸟养殖之鸵鸟的疾病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我国,1992年,广东率先从津巴布韦引进非洲鸵鸟,并饲养繁殖成功。目前,鸵鸟的饲养被列入三高农业项目正在神州大地搞得沸沸扬扬。不过,国人对鸵鸟的了解还较粗浅,尤其是对鸵鸟的疾病防治知之较少。
一、健康鸵鸟的表现
健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病毒性传染病禽痘的防治

鸵鸟养殖病毒性传染病禽痘的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禽痘几乎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一种鸟类和家禽易感染的病毒性传染病。禽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最常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成年鸟、幼鸟和雏鸟都可感染此病。潜伏期4-10天。鸟类感染禽痘病毒后,都能产生抗体,但不同种类的鸟产生抗体  阅读全文 >>

鸵鸟新城疫诊断

鸵鸟新城疫诊断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 鸵鸟新城疫流行现状
新城疫是当前危害和威胁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新城疫在鸵鸟中感染率很高,各种年龄的鸵鸟均易感,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新城疫列为法定预防的传染病。
鸵鸟新城疫于1989年首次发生在以色列。上  阅读全文 >>

鸵鸟的体格检查

鸵鸟的体格检查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 视诊
1.外貌如体格大小、发育程度、营养状况、体质强弱及躯体的结构等。
2.精神沉郁或兴奋、离群呆立或合群情况。一般离群呆立为异常表现。
3.姿势与步态静止间的姿势、运动中的步态,检查是否有异常姿势与步态  阅读全文 >>

鸵鸟的生殖系统

鸵鸟的生殖系统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公鸵鸟生殖器官睾丸一对,位于腹腔内。性成熟前,有米粒大或蚕豆大;性成熟后,可增至鸡蛋大。附睾细小,呈纺锤形,位于睾丸内侧缘,外包被膜。输精管为一对细长弯曲管道,末端形成扩大部和射精管,以乳头状的射精突通入泄殖腔内。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