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鸵鸟 >>
 

鸵鸟

鸵鸟场址的选择与条件

鸵鸟场址的选择与条件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个鸵鸟场的设计和建设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经费可能,力求实用、科学、低成本、便于发展和调整。一些不顾实际条件和可能而故弄玄虚的教条方法是不可取的。本文仅对鸵鸟场选址、布局及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基本要求作  阅读全文 >>

鸵鸟霍乱的诊治

鸵鸟霍乱的诊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呆立,少食或不食,口渴喜饮水,剧烈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白色,鼻腔内有黏性分泌物,呼吸困难,体温高达43℃以上。
2.剖检病变心脏冠状沟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脏肿大,有针尖大灰黄色坏死  阅读全文 >>

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雏鸵鸟是指3月龄以内的小鸵鸟。雏鸟期是鸵鸟生长期中最重要、最困难和技术、经验要求最强的阶段,也是成败和经济效益好坏的关键时期。雏鸵鸟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准备
准备工作很多,要认真细做,诸如饲养员的选定培训,房舍  阅读全文 >>

鸵鸟生长期的管理

鸵鸟生长期的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3-4月龄以上的幼鸟在春夏温暖的季节可饲养在舍外,晚秋和冬季,天黑之前要赶人舍内。生长期鸵鸟生长快、采食量大,但又容易过食,所以饲喂应定时、定量。不放牧的生长期鸵鸟以每日喂4次为宜,每次饲喂间隔最好相等。全天的饲  阅读全文 >>

鸵鸟组织滴虫病的防治

鸵鸟组织滴虫病的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症状
在鸵鸟未见到面部、头部皮肤呈深紫黑色的变化。一般症状是瞌睡,食欲减退或废决,逐渐虚弱,尾和翅膀下垂,毛松乱,常见腹泻,排黄色稀粪。
防治
呋喃唑酮(痢特灵)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但鸵鸟对该药敏感,使用时要控制  阅读全文 >>

鸵鸟的繁殖方式

鸵鸟的繁殖方式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繁殖期的时间随地区而有不同,在北非及东非则大多在旱季(七月至隔年一月)筑巢。在繁殖期内,雄鸵常以不断扇动双翅、晃动颈部的炫耀姿势占据领地,只有那些能够保卫领地的雄鸵,才能与雌鸵交配。
雄鸟在其领土内摩擦出许多  阅读全文 >>

种鸵鸟的饲养管理

种鸵鸟的饲养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种鸵鸟的饲养管理应以提高种蛋量和受精率为中心,主要要点如下。
饲养方式与配对
鸵鸟饲养方式一种是大群放牧饲养,每栏50-100只,自由采食,定时补充配合饲料;另一种是集约化饲养,将种鸟按适当公母配对后分组饲养于运动场有  阅读全文 >>

鸵鸟的养殖技术

鸵鸟的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饲养场地

  (一)场地的选择

  场地的选择要符合防疫的要求,最好能远离其他畜牧场,交通方便,水、电充足。最适宜的地方是沙质草地,地势要平坦,不积水。

  (二)分栏

  饲养场内分栏,每人栏  阅读全文 >>

鸵鸟皮开发潜力大

鸵鸟皮开发潜力大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国内一张正常鸵鸟的生皮大概可值2000元至3500元。而国外一只150斤左右的鸵鸟,其皮可制6~7双皮鞋,最高价值可达7000美元,即5.6万元人民币。鸵鸟皮的潜在利用价值越来越被众多商家所重视  阅读全文 >>

浅淡鸵鸟的疾病防治

浅淡鸵鸟的疾病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原为一种野生鸟,最早驯养于南非和澳洲。尽管鸵鸟的人工饲养至今仅有10多年的历史,却已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1992年,广东率先从津巴布韦引进非洲鸵鸟,并饲养繁殖成功。目前,鸵鸟的饲养被列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管理

鸵鸟养殖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在自然养殖条件下, 鸵鸟产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粪便污染,受污染的鸟蛋经过清洗、 消毒等多重手续处理,还是免不了受细菌感染, 孵化过程中常出现中晚期蛋内雏鸟死亡,甚至出现“炸蛋”, 以致整箱  阅读全文 >>

保持雏鸵理想成活率的方法

保持雏鸵理想成活率的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雏鸵鸟是指从出生到3月龄以下的小鸵鸟。 雏鸟成活率低是困扰鸵鸟养殖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场通过几年来的摸索,近两年雏鸵鸟成活率都稳定在75%以上。根据笔者几年的经验,谈谈保持雏鸵鸟理想成  阅读全文 >>

鸵鸟肉的深加工

鸵鸟肉的深加工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属草食动物,具有低脂肪高营养的价值,人们将其养殖宰杀加工成珍肴美味食品,倍受厚爱。近年来鸵鸟的养殖发展迅猛,除将其屠宰加工供应市场外,目前已能加工成具有货架期长又具有商业价值且安全卫生、方  阅读全文 >>

雏鸵鸟卵黄囊炎的诊治

雏鸵鸟卵黄囊炎的诊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病因

  1、垂直感染

  种蛋在产出过程中或产出后受到粪便污染,在鸟蛋的温度降至环境温度过程中,污染蛋壳表面的细菌穿过蛋壳进入蛋内,被感染的种蛋有的在孵化后其胚胎死亡,出壳后雏鸟常在某  阅读全文 >>

幼鸵鸟皮肤型禽痘的防治

幼鸵鸟皮肤型禽痘的防治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我省某场于98年夏秋季节,一群8周龄幼鸵鸟暴发皮肤型禽痘, 发病率高达74.5%,经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后控制了本病,现报道如下:

  禽痘是禽类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 对鸡和鸽的危害性较大,常  阅读全文 >>

鸵鸟的饲养技术

鸵鸟的饲养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 育雏期

  育雏期是指0-90日龄的雏鸵期。

  (一) 饲养技术

  1、雏鸵期要求饲料中粗蛋白为22%-18%,代射能 1134兆焦/千克。粗纤维4%以内。

  2、饲料形状逐渐粉料改颗粒料。

  阅读全文 >>

鸵鸟风湿症的治疗

鸵鸟风湿症的治疗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家畜家禽的风湿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报道也较多,但鸵鸟的风湿症尚未见正式报道过。笔者在临床曾遇4例鸵鸟风湿症,其中3例治愈,1例好转。现介绍如下:

  1.病因

  鸵乌的风湿症多因久卧湿地,气候  阅读全文 >>

运输鸵鸟时注意的事项

运输鸵鸟时注意的事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为推动鸵鸟产业的发展,提高鸵鸟的成活率,降低成本,鸵鸟运输这一关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场运输距离最远为几千公里,路途死淘率最低为0,最高为30%,为搞好大批量鸵鸟的运输,本人曾做过一些尝试,在此浅谈儿点:

   阅读全文 >>

选择小鸵鸟的要点

选择小鸵鸟的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 应考虑防止近亲问题。有些鸵鸟场的规模较小,或者虽有较大规模,但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不多,所孵化出的小鸵鸟大多为近亲。如果购进这样的雏鸟,其近亲系数很高,会造成严重的退化。可考虑从两个场选购小鸵鸟  阅读全文 >>

鸵鸟开产后的饲养管理

鸵鸟开产后的饲养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1.产蛋期的饲养

  (1)饲喂方法 人工饲养的鸵鸟每天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天一亮,鸵鸟就在运动场上围着边网跑步,跑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采  阅读全文 >>

小鸵鸟的生活环境的介绍

小鸵鸟的生活环境的介绍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适宜的生活条件是育雏成功的保障。

  一、温度

  由于雏鸵鸟的保温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保育箱中的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5℃~32℃,以后每周递降2℃~3℃,到9周龄时大致降到18℃~20℃,保育  阅读全文 >>

怎样饲养管理雏鸵鸟

怎样饲养管理雏鸵鸟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育雏条件在雏鸵鸟的饲养管理中,首先要满足育雏条件,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合适的饲养密度。

  一、合适的温度、湿度1周龄雏鸵鸟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出壳不久的雏鸵鸟背部暖而腹部  阅读全文 >>

雏鸵鸟的饲养管理方法

雏鸵鸟的饲养管理方法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成长特征

  雏鸵鸟腹中的卵黄提供营养可维持2天~3天生活,不需喂饲料,2天~3天以后当卵黄营养基本吸收,雏鸵鸟才采食,如果过早或过晚开食都影响生长发育。雏鸵鸟在初饮后1小时~2小时,可饲喂湿拌的混合精料  阅读全文 >>

小鸵鸟的饲养要点

小鸵鸟的饲养要点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鸵鸟: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鸵鸟) ,特征为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

  雏鸵鸟采食的青绿饲料有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莴苣叶、胡萝卜等  阅读全文 >>

鸵鸟养殖场的厂址怎样选择

鸵鸟养殖场的厂址怎样选择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新建鸵鸟场址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