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种植技术
蟹味菇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浏览:7021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蟹味菇栽培方式多以熟料袋(瓶)为载体,利用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
1.栽培季节。自然气温栽培以秋季接种、冬季出菇为好。南方诸省9月上旬至10月初接种,12月至春节前后长菇;北方地区宜于8月初接种,11~12月于 阅读全文 >>
果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浏览:1574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一、选准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出菇温度范围广,只要栽培场所的气温在4~30℃均可出菇,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是大球盖菇的栽培方式,为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好栽培期。一般9月中旬至翌年3月均可播种,而海拔高 阅读全文 >>
培育金针菇的氧气管理方法等
浏览:343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鲜空气。金针菇在催蕾期和子实体生长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在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6%,子实体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但在子实体 阅读全文 >>
夏季温室草菇栽培技术
浏览:428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1.茬口及苗床。以蔬菜生产为主的温室,到五、六月份以后拉秧休闲,利用七、八月的份休闲期生产草菇,而后再生产秋延晚蔬菜。
温室前茬净地后,晒地1~2天,做东西方向,宽80厘米,长10米,高10~15厘米的床,床间留60厘 阅读全文 >>
玉米芯种植金针菇技术
浏览:1717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1.建造加厚菇房。选择周围环境卫生清洁、土层较厚、土质黏重的地方,挖深1.5米、宽2米、长度不限的地沟。注意沟底稍窄,上口略宽,沟壁稍倾斜。两端留斜坡以便上下行走,沟上用竹片搭成弓,竹片上覆盖塑料膜,膜上用 阅读全文 >>
夏季平菇栽培管理技术
浏览:1069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平菇是一种栽培广、产量高的食用菌。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管理技术不当易发生多种病虫害。现将夏季栽培平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依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品种。首先要选用中高温品种如中蔬10号和1012号, 阅读全文 >>
几种常见食用菌的催蕾技巧
浏览:607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1.平菇。当平菇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10℃温差,同时要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0~18℃,促使子实体形成。还要根据湿度向空间喷雾进行补水,一般每天喷2~3 阅读全文 >>
长裙竹荪、玉米、丝瓜、莴笋间作套种技术
浏览:371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长裙竹荪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其形态亮丽,清香沁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肿瘤多糖,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国内市场价每千克干品售价80~200元。实行长裙竹荪、玉米、丝瓜、莴笋四种四收套种栽培技术,全年平均 阅读全文 >>
上吊黑木耳 下栽鸡腿菇技术
浏览:353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用半地下式塑料大棚进行一棚两种,即棚架上吊用玉米芯为主料的袋装黑本耳,下边用阳畦玉米秸栽培鸡腿菇,可取得很好的效益。
1.建棚备料。建棚为半地下式。从地面下挖60厘米,三面垒土坯,北高、南低。棚内 阅读全文 >>
金针菇栽培五改可增产
浏览:308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第一,灭菌阶段,延时常压灭菌好过高压灭菌。富含维生素B1、B2的培养料上,金针菇生长迅速,粉孢子数量较少,但维生素B1不耐热,在120℃以上时容易迅速分解,所以培养料以常压灭菌为好。可将灭菌时间由10—12小 阅读全文 >>
平菇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浏览:29986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1.掌握适宜的生长环境。①温度。各种菇都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菌丝体和子实体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还“喜欢”变温条件,如平菇每天若能给予10%的温差刺激,则利于子实体的形 阅读全文 >>
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注意事项
浏览:342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是为了定位诱导出耳,开孔方式常见的有“V”形孔,圆形“O”形孔,“十”字形孔、长条“I”形孔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V”形口和圆形孔&ld 阅读全文 >>
鸡腿蘑立体覆土栽培技术
浏览:689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鸡腿蘑又称鸡腿蘑菇,学名毛头鬼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因生产原料广泛、管理方便、投资少产出高等优点,在辽南地区大面积栽培。为了提高投入产出比,笔者经过多年实践, 阅读全文 >>
草菇高温期两段栽培技术
浏览:544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草菇,又名兰花菇、苞脚菇,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是炎热夏季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上等菇品。草菇生长季节为6~9月的高温季节,是一种生长快、产期短、见效快的品种,从播种到出菇仅需8~10天。在夏秋高温期间,若采用两段法新 阅读全文 >>
食用菌抗旱栽培技术等
浏览:265 目录:蘑菇种植技术
目前,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双孢蘑菇、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等,生产需水量不大,但极度干旱、高温还是会对食用菌生产有一定影响。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选址尽量靠近水源,建设好引水、喷灌水设施,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