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问题金针菇未流入市场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日前,福建省古田县查获一起金针菇加工涉嫌添加非食品添加剂的案件,引起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普遍担忧。据记者调查,主要有三大问题待解:一是金针菇在加工中有没有添加非食用柠檬酸?二是这些金针菇有没有流入市场?三是这是个案 阅读全文 >>
金针菇保健酒生产的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金针菇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利用金针菇加工保健酒,符合现代食品发展趋势。
1、原料清洗:选用无病虫害的新鲜金针菇,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备用。
2、破碎:将洗净的金针菇用锤式破碎机破碎,从采菇到加工以 阅读全文 >>
无公害金针菇优质栽培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金针菇可袋栽、瓶栽和床栽,但大多采取袋栽,因为袋栽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适宜农户操作。袋栽金针菇怎样做到无公害栽培呢?
一、合理安排生产季节金针菇耐冷怕热,属低温结实性菇类。菌丝的生长适温为3―34~C,子实体的生 阅读全文 >>
金针菇栽培中技术难点及预防措施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袋料面出现白色絮状气生菌丝
原因:①菌袋含水量偏低,保湿发菌阶段空气温度不足。②搔菌后,催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通风不足,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间。
措施:①调整培养基含水量。②增加保湿发菌阶段空气 阅读全文 >>
金针菇再生枝的栽培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金针菇栽培中传统的刺激出菇方法是搔菌。此法易使菇的生长高低不齐,枝数少,柄粗,产量和质量均不理想。采用再生枝栽培法,不仅菇密,柄细,高矮一致,而且外观好,比传统方法品质提高1-2个等级,产量提高10%以上。
再生枝栽培法,就是 阅读全文 >>
温棚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 阅读全文 >>
金针菇保鲜的实用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低温贮藏法
(1)常温保鲜
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
(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
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 阅读全文 >>
反季节培育金针菇收益高2倍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金针菇一般只能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若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金针菇在5-11月上市。弥补了高温期市场上金针菇的空白,取得比常规栽培高出2倍的生产效益。
1、季节与菌种。反季节栽培可2-4月播种,4-7月出菇,或于8-9月 阅读全文 >>
怎样预防金针菇长“斑”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黑斑病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 阅读全文 >>
金针菇菌瘤症状介绍和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金针菇菌瘤大多数在第一茬菇采收后,第二茬菇未形成时出现。形成时从栽培袋内部出现菌瘤块,逐步长大,看上去小的如蚕豆,大的如鸡蛋。菌瘤表面呈细小根瘤状颗粒,每个颗粒表面光滑,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有单独一块,也有几块连 阅读全文 >>
冷库种金针菇高产技术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发菌管理
1.控温发菌:库顶最高处温度低于22℃,让菌丝在适温环境下生长。
2.定时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
3.及时消杀: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和被害菌袋。库内每周用敌敌畏、多菌灵喷雾消毒杀虫1次。
4.控湿 阅读全文 >>
金针菇栽培过程的病虫害防治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常见的几种杂菌病害
1.细菌性根腐病 病原菌为肠杆菌,欧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