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海参 >>
 

海参

干海参储存方法

干海参储存方法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干海参保存的方法是放在通风干燥保存即可,达到国家标准的干海参,置通风阴凉处,也可以放置在冰箱中,保质期可达2年以上。
发泡好海参,继续泡在0-5度冷水中,每天换一次水,可以保存3天。如果发泡的量较大,可将发好的海参用保鲜  阅读全文 >>

海参的发展历程

海参的发展历程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2014年1-3月海参全行业供给大年几成定局,核心原因是产能累积的滞后效应,海参苗市场在10、11年高度景气,导致11年产能激增,因此,排除偶发性自然因素冲击,对应成参将主要在2013年有比较明显的增加;进一步细化来看,2013年上半年  阅读全文 >>

海参烂胃病

海参烂胃病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海参烂胃病病症表现:
海参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最终可导致幼体死亡。
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  阅读全文 >>

海参圈底热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海参圈底热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圈中有烂草没有处理,这两天气温较高,空气温度达到37、 38度,圈中烂草进行发酵,产生的热量不能够释放到水体外,导致水体分层,发生底热现象,下午17点时在圈中出现漂参现象,并且滩底有死参,海参状态明显不好。测量底温32度,上层水  阅读全文 >>

海参细菌性溃烂病防治方法

海参细菌性溃烂病防治方法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海参细菌性溃烂病防治方法
稚参培育阶段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加上培养密度一般比较大,此病发生率很高,传染速度快,尤其是5mm以内的稚参,容易患病死亡,一经发生很快就会波及全池,难于控制,在短期内可使全池稚参覆灭。
发病症状主  阅读全文 >>

灰白参产生的原因及处理介绍

灰白参产生的原因及处理介绍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灰白参原因分析
近期海参圈里灰白参数量持续上升,每年在春季海参生长旺盛阶段都会出现灰白参的情况,出现灰白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海参摄食量增加,所需营养量大,营养跟不上就会出现灰白参的现象。第二、随着摄食  阅读全文 >>

海参后口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海参后口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该病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发生率较高,但患病海参的夕E亡率通常较低。目前仅在幼参和成参期发现此病。患病个体外观正常,严重者多有排脏反应,排脏后丧失摄食能力,参体消瘦,活力减弱,容易由其它病原引起继发性感染。
经显微镜镜  阅读全文 >>

海参腐皮综合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海参腐皮综合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近几年来,利用围堰、虾池筑礁养殖海参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模式和经济产业。据统计,2004年仅山东省海参养殖面积就达到36万亩,预计年可产鲜参5.7万吨,实现产值70多亿元,占全省水产养殖的三分之一。海参养殖对  阅读全文 >>

海参鉴别

海参鉴别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野生海参和池养海参区别
底足: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  阅读全文 >>

海参的特征

海参的特征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海参外形特征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色暗,多肉刺。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是现存最早的生物物种,有海洋活  阅读全文 >>

海参的食疗功效

海参的食疗功效

浏览:0  目录: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海参适合与灵芝搭配食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糖尿病,病后或术后修复的作用。非常适合身体虚弱的人群用于调理身体。
海参含有蛋白质、钙、钾、锌、铁、硒、锰等活性物质外,海参体内其它活性成分有海参素及由氨基  阅读全文 >>

海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海参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  阅读全文 >>

海参北方越冬养殖技术探讨

海参北方越冬养殖技术探讨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北方现在到了寒冷的冬季,海参养殖的重点工作在于越冬管理。做好海参养殖的越冬,增强海参的体质,做好对海参养殖池塘的水质、底质调节工作,对来年的海参收获有着重要保障。下面为大家介绍海参养殖的越冬  阅读全文 >>

海参养殖中“草”和“藻”的关系分析

海参养殖中“草”和“藻”的关系分析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有益方面

  1、净化水质和底质

  在养殖中我们发现往往长草的圈,水都清一些,并且有害指标少(氨氮、亚硝酸盐等),而圈底老化后(特别是氨氮过高后),受环境刺激参圈自我修复,格外爱长草。

   阅读全文 >>

夏季海参养殖注意事项及病害预防

夏季海参养殖注意事项及病害预防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一)调控好水温

  当水温21℃以后海参逐渐进入夏眠,当海参进入夏眠后应尽量加高水位,至少在2米以上,使水温不超过28℃。为防止高温期对海参造成的不良影响,日换水量应保持在20%以上,有条件的养参池可  阅读全文 >>

海参出礁前,水位怎样控制?

海参出礁前,水位怎样控制?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水位控制;降低水位是解决缺氧的有效途径。冬季骤然降温,会出现浅水处海参吐肠的现象,一般建议来冷空气之前要升高水位,但冷空气过后,要降低水位。降低水位主要根据池塘中礁的高度而定,礁有多高水位就有多  阅读全文 >>

海参下礁后该如何喂料?

海参下礁后该如何喂料?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海参喂料应该注意:

  ①无论喂配合饲料还是养殖朋友自己配料,都建议进行发酵一下,可以用“生力菌”泡料。

  ②加强内服套餐的使用,帮助消化吸收。

  喂料量的控制:喂料的多少主要  阅读全文 >>

什么原因导致海参下礁晚?

什么原因导致海参下礁晚?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海参有夏眠的习性,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以下,夏眠结束有出爬现象,当水温达到16~17℃时出爬达到高峰期。辽宁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海参开始下礁,而今年多数参圈海参下礁晚,影响海参下礁的因素有:

  1.夏季缺  阅读全文 >>

海参养殖一年净赚近百万

海参养殖一年净赚近百万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刚从池子里捞出了活海参个头很大,脱水后却不到一两重,因此60元一斤的活海参加工成干海参,售价却高达2000元。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海洋捕捞产量连年萎缩,养殖、加工水产品已成为许多  阅读全文 >>

威海新闻网举行野生海参体验活动

威海新闻网举行野生海参体验活动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五月的威海,海蓝天清,海参肥美,相比于秋天有风浪,水深浑浊无法捕捞,初夏时节捕捞海参最适合不过了。5月18日,威海新闻网组织网友近50人走进荣成市港西镇的海参养殖区,体验野生海参的养殖、捕捞、加工的过程  阅读全文 >>

海参全产业链发展 规避市场“寒流”

海参全产业链发展 规避市场“寒流”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海参是我区最具代表意义的特产之一,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但近年来,受到质量和价格等因素影响,海参市场遭遇了“寒流”。面对市场困境,区内海参企业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源头到终端实  阅读全文 >>

滨州建设育苗中心 突破海参养殖难题

滨州建设育苗中心 突破海参养殖难题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当前,耕地、淡水资源等生产条件约束日趋突出,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在此严峻形势下,我省将视线转向与自身陆地面积相当的15.9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出台文件推进‘海上  阅读全文 >>

海参人工参礁设置

海参人工参礁设置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依据海闯的生态习性,必须对原有池塘进行改造和设置参礁。参礁材料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多以石块、瓦片、水泥框架、旧扇贝笼为主,考虑到我省西部沿海石块缺乏,可用瓦片、网片、水泥管、旧轮胎、塑料膜等器  阅读全文 >>

海参水质管理

海参水质管理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要求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水色浅黄绿色或浅棕色,透明度60~80厘米,PH值7.8~8.4,水温0~30℃,最适 10~16℃,盐度保持在25‰以上。池内应具有丰富的单胞藻类(尤其是底栖硅藻)、微生物、动植物碎  阅读全文 >>

海参池塘环境条件

海参池塘环境条件

浏览:0  目录:特养技术






  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底质以砂砾底或硬泥底质为佳,对潍北和黄河三角洲来说,虽粉沙土质适宜海参栖息生长,但必须对底质进行硬化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