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品种与生理特性
莴苣品种繁多,基本上分为3大类,即结球莴苣、散叶莴苣和直立莴苣。这3种莴苣都可以采用水培方式,一般宜选用早熟耐热品种。莴苣性喜冷凉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平均温度为10~22℃条件下都能正常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病原形态特征:菌体短杆状,周生3~6根鞭毛,大小1~2×0.5~0.7微米,革蓝氏染色阴性,兼性嫌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园形凸起, 灰白色不透明,具光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无荚膜无芽孢,病菌生长适温25~30℃,最高38~39℃,最低4℃,致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监测数据显示,兰陵县莴苣价格从10月初出现了持续下降态势,近期特别是近一周价格开始持续回升。11月18日,莴苣平均收购均价为1.40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的0.87元/公斤周环比上涨60.92%,较半月之前的0.75元/公斤上涨86.67%。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叶
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白色。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基部心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笋肉片
原料: 莴笋、五花肉、葱、姜、料酒、生抽、鸡精、香油。
做法:
1、莴笋削皮去根,切片,五花肉也切片,葱姜切末.我们家里人爱吃五花肉,比一般的肉香。
2、注意莴笋叶不要丢弃,也是可以吃的,它的营养非常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霜霉病的危害症状
莴苣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及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发病,幼苗变黄、枯死。成株期叶片染病,从植株下部老叶或成熟叶片开始发生,并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初始产生褪绿色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受叶脉限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简介
莴苣叶又称春菜、生菜,茎用莴苣又称莴笋、香笋。莴苣叶中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含量也高于其茎。
莴苣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莴苣可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类。莴苣的名称很多,在本草书上称作「千金菜」,「莴苣」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黑斑病的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孢子可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温暖潮 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病害易流行。在土壤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能生吃吗:
可以的。
莴苣竹笋
材料:用料竹笋400克,莴苣200克,香油、料酒、姜末、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莴苣去皮洗净,切为滚刀片。
2、将去壳的竹笋洗净,切成滚刀片。
3、把竹笋、莴苣一起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一)莴苣裂茎:这是由于团棵期一次性施肥过量或浇水过多造成的,所以在团棵期施肥或浇水时,千万不可一次性过量。
(二)莴苣霜霉病:它是由莴笋盘梗霉菌侵染的真菌性病害,成株期叶片自上而下发病,潮湿时有白色霜状霉层。风雨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1.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百合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
(2)土壤消毒不能实行轮作的病地,可在春保护地拉秧后,利用三夏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洁出园,把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笋裂茎严重影响莴笋品质,许多菜农常因不能有效预防莴笋裂茎,而使其经济效益严重下降。
裂茎原因 裂茎多发生在收获期,其原因为:一是与水肥有关,水肥供应不均,忽旱忽涝,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田间植株封垄前中耕2~3次。浇水前期多,后期少,植株封垄后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田间积水,促进植株生长,抑制病菌发育。及时观察,早发现病情,摘掉病叶烧毁,尤其要摘除下部的老叶,增加通透性。发病前预防性喷药可选用600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今年秋莴苣病害发生普遍偏重,下阶段随着秋莴苣笋封垄期的到来,气温昼夜温差大,露水多,适合病害的发生为害。希望菜农朋友注意查看病情,适时用药预防,控制好病害的发生。
一、霜霉病
该病是当前莴笋生产上一大主要病害,主要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王学忠介绍,莴笋霜霉病,又叫“火风”病。该病先出现于近地面叶片,后逐渐向上,叶片呈现淡黄色斑块,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层,有时叶的正面也能见到,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后期变成褐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夏莴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防治的药剂可采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kg。还可选用50%农利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保护地内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根据莴苣生物学特性,选择具有适应我市气候生态遗传基因的优良品种和顺应自然条件、趋利避害、增温保湿、降温保湿等技术使其生理生态平衡,实现四季栽培。(1)品种与栽培技术配套;(2)根据“春淡”栽培的气候特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条件的基地,选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在前茬收获后,深耕烤土,结合整地,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堆肥和人畜粪4000千克和复合肥50千克,然后作成1.2~1.5米宽的高畦,整细整平。在定植穴内还可撒上适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早秋莴苣是指在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上中旬移栽,国庆节前能上市的莴苣,,因其生长处在高温高湿,病虫草发生频繁的季节里,致使早秋莴苣产量低。现向种植农户们介绍实现亩产2000公斤、收入2000元的田管技术。适龄定植当苗龄达到2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为高温感应型作物,春化阶段一般不要求低温。在阶段发育中对长日照要求不严格,不仅春夏季可以开花,而且秋季栽培也可开花,比较适宜于自己留种。但留种一定要是优良的常规品种,并要注意留种方法。
留种地选择农户留种常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二白皮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
提纯种,叶圆形,绿色,皮绿白色,单茎重600g,品质优良,定植至收获110~120天,产量2000~2500kg/667平方米。
尖叶莴苣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
提纯种,叶披针形,绿色,茎圆柱形,宜四季栽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春莴苣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露地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将大、小苗分别定植于已扣好薄膜的大棚内,株行距为25x30厘米。利用大棚栽莴苣,可以将上市期提前到2月中旬左右,平均每亩产量15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定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秋莴苣在夏季和秋初的高温季节播种,气温较高,种子发芽困难,应进行特殊管理,培育壮苗。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18℃,最高温度为28℃,并且需要见光。因此,秋莴苣播种前需要进行低温催芽,方法有:
吊井法种子用井水?穴15℃左右?雪或冷水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为高温感应型作物,春化阶段一般不要求低温。在阶段发育中对长日照要求不严格,不仅春夏季可以开花,而且秋季栽培也可开花,比较适宜于自己留种。所以菜农多半是自己留种。但留种一定要是优良的常规品种,并要注意留种方 阅读全文 >>
浏览:0 目录:蔬菜种植技术
莴苣,即茎用莴苣,属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蔬菜,主要食用肉质嫩茎,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味苦,有镇痛作用。莴苣适应性强,可春(越冬)秋两季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
一、品种特征特性
1、白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