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袋栽培黄灵菇 黄灵菇的栽培方法和技巧
吊袋栽培黄灵菇 黄灵菇的栽培方法和技巧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本片向观众介绍了黄灵菇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期的菇棚管理。并着重向观众介绍了黄灵菇在菇棚管理中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调节。充分利用菇棚设施的草帘、塑料膜、遮光设施对黄灵菇生长的菇蕾期、伸长期,采取相应的措施,温度高就打开菇棚的门,解开草帘,必要时解开塑料膜。湿度的调节一是靠浇水的控制,光照主要是通过遮阳网和草帘来调节。由于是简易大棚栽培,不能过冬,所以要特别注意吊袋的时间。出现了绿霉菌应采取正确方法,不能喷药、不能扔掉,否则都会造成损失,还有就是对采收黄灵菇的时间的把握,最好在黄灵菇七八成熟的时候采摘。棚内开始冒烟是采收的最后信号,否则,影响产量。在本期节目的最后,黑龙江省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王向刚所长给黄灵菇种植户张大爷简单地介绍了制种和菌袋的操作步骤。
黄灵菇介绍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黄灵菇,属于大型菌类,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黄绿色或黄褐色,扁半球形、扇形或肾形,直径3-12厘米,光滑,肉质,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或淡黄色,延生,不等长。菌柄白色或淡黄色,侧生,长度不超过2厘米,粗0.5-1.5厘米。
(二)营养需求
黄灵菇属于木腐菌,人工栽培时,玉米芯、棉子壳、玉米粉、麦麸或米糠、黄豆粉、石灰、石膏等都能用作主要培养基质。能满足它们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
(三)环境条件
1、温度:温度是影响黄灵菇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菌丝在10-30℃之间都能生长,以20-25℃最适合,低于15℃,或高于30℃,菌丝也能生长,但生长较缓慢,也比较细弱。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持续2小时,菌丝就会死亡。子实体形成时,温度为10-20℃,最适合的温度为 15-18℃。
2、水分:水分也是黄灵菇生长必需的条件,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50%-60%为好,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为60%-70%,含水量低于50%,菌丝生长缓、稀疏,易衰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3、光照:黄灵菇是需光性真菌,一般以200-500勒克斯为好,光线低于200勒克斯或超过500勒克斯,菇蕾生长缓慢,也容易枯萎、死亡。
4、空气:黄灵菇是好气性菌类,生长过程中,要求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小于15%,浓度小于15%,或大于0.2%时,菌丝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5、酸碱度:菌丝体生长pH值为3.5-9,最适合的pH值为5.4-5.8。pH值超过6.5,接种块及菌丝很难萌动、抑制生长。了解了黄灵菇的外部形态和生长条件后,咱们看看黄灵菇对菇房的要求。
(四)菇棚要求
拱棚栽培黄灵菇,菇棚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和通风良好、无污染的地方,菇棚一般长10米、宽6米、高1.8-2米,拱棚建成半圆形,这是为了更好的采光,拱棚的拱架可以用钢管、竹条等搭建,拱架上覆盖一层厚度为1毫米的塑料薄膜,菇棚两侧各开一个通风口,保证棚内的空气流动。菇棚我们也见过了,下面咱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黄灵菇的栽培过程吧。
黄灵菇栽培技术
黄灵菇的栽培过程包括生产母种、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五个阶段。对于黄灵菇的菌种,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自己制作,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没有条件制作菌种的种植户,可以从专业菌种生产厂家购买。
(一)生产母种
栽培黄灵菇的第一个阶段,是生产母种,也就是从子实体中提纯复壮获得母种。这是栽培黄灵菇的关键。
1、母种培养基制作
(1)母种培养基配置
配置1000毫升母种培养基。需要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 、琼脂粉20克、蛋白胨10克、清水1000毫升。首先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将皮去掉,称取200克,切成6毫米左右的薄片,加入锅中,再加入1000毫升的清水,文火煮沸,沸腾后小火保持30分钟,煮到用筷子轻轻一插,就可以插进马铃薯,用1000目的纱布过滤煮好的马铃薯液,继续放在锅中,煮3分钟左右,这时候称取20克琼脂粉,20克葡萄糖,10克蛋白胨,放入装有土豆汁的锅中,文火煮20分钟,为了防止锅底烧焦,我们要边煮边搅拌,直到琼脂粉等原料完全融化,母种培养基就做好了。
(2)母种培养基分装
母种培养基做好后,分装到试管中。这里用的试管规格为:直径18毫米,长200毫米。分装培养基一般用分装机进行,分装时,将装有培养基的锅放在分装机下方,把分装机的吸管放进培养基,通过分装的调控台,调整分装量,一般分装量为14.5毫升,接下来,开动分装机,这时,操作人员将分装机的出料管放进试管,培养基就缓缓流进试管里,分装后,及时用橡胶塞,将试管口塞住,防止杂菌感染。分装培养基时要注意,母种培养基,温度降到45℃以下时会凝固,所以分装工作,要在母种培养基凝固前完成。接下来我们进行母种培养基灭菌。
(3)母种培养基灭菌
母种培养基灭菌,在高压灭菌锅内进行。将装有母种培养基的试管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盖上锅盖,压紧螺帽,在压力为0.1-0.2兆帕的条件下,持续灭菌30分钟。这样的压力下,灭菌锅的温度一般在120摄氏度左右,加热停止后,自然冷却2小时,等温度降至50摄氏度左右时,打开灭菌锅,取出试管。接着进行母种培养基斜面制作。
(4)母种培养基斜面制作
制作母种培养基斜面,要在专业的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台上有一条高度为2厘米左右的木条,将灭菌后的试管放在操作台上,让试管棉塞的一端在木条上,另一端在操作台的桌面上,试管和桌面形成7-8度左右的夹角。这样试管内的母种培养基就会形成斜面,扩大接种面积,斜面的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接下来,制作母种。
2、制作母种
(1)母种接种
母种的接种,在无菌工作室的无菌箱中进行。另外,接种用的黄灵菇,生长期要在25天左右,品质优,长势好,菌盖直径不小于8厘米,只有这样的黄灵菇,才能生产出优良的母种,并且,黄灵菇要稍稍干燥一点,用力挤压黄灵菇组织,没有水流出,接种成活率更高。接种前,点燃酒精灯,先用75%的酒精擦拭接种工具,再把工具在火焰上烘烤消毒,接种时,用75%的酒精擦拭黄灵菇表面,除去赃物,在黄灵菇菌柄与菌盖连接处,切割一小块黄灵菇组织,打开母种培养基试管橡胶塞。将黄灵菇组织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上,把橡胶塞在火焰上消毒后,塞住试管口。母种的接种工作就完成了。接种母种时要注意,不能在同一点提取黄灵菇组织,一定要在黄灵菇菌柄和菌盖连接处,选择多个提取点,防止交叉感染,并且,接种工具在接种3-4次后,必须再次消毒后,才能继续操作,这样也是防止交叉感染。
(2)母种培养
带有黄灵菇组织的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湿度为60%, 3-4天后,接种点开始萌发菌丝,将恒温培养箱温度调整到25摄氏度,湿度为65%,7天后,菌丝就会长满母种培养基,这就是黄灵菇的母种。接下来生产原种。
(二)生产原种
有了母种,下一步就是将母种扩繁到原种,也就是利用母种菌丝接入原种培养基中,扩大繁殖,培养成原种。
1、原种培养基制作
(1)原种培养基配置
原种培养基的原料为:玉米芯58%、棉籽壳20%、麦麸20%、石膏1%、石灰1% 。把各种原料倒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水的温度控制在20-30摄氏度,原料与水的比例为2:3,这时的水分含量在60%左右,PH值为5.5,原种培养基就做好了。
(2)原种培养基分装
分装时,选用规格为750毫升的原种瓶,将搅拌好的培养基,装入原种瓶中,边装边摇,装满后再用硬物砸实,让整瓶料上紧下松,砸实后培养基占原种瓶体积的85%左右。将原种瓶内瓶口和外瓶壁擦净,塞上棉塞。
(3)原种培养基灭菌
原种瓶的灭菌工作,要在高压蒸汽灭菌罐中进行。首先向灭菌罐中加入25千克清水,将原种瓶排放在灭菌罐内部,关上灭菌锅阀门。在压力为0.1-0.2兆帕的条件下,持续灭菌2-2.5小时。灭菌后的原种瓶,要在灭菌罐中自然冷却2小时,压力降到零时取出。
2、制作原种
(1)原种接种:
原种的接种,也在无菌箱中进行。和母种的接种一样,也要消毒后操作。操作时,一手持母种试管,拔下试管上的棉花塞,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中,勾取1-1.5平方厘米的菌种块,放在原种瓶中。将原种瓶棉塞消毒后塞住瓶口。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始终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
(2)原种培养:
接种好的原种瓶,放到原种培养室中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经过35天的培养,菌丝就会布满原种瓶,就可以生产栽培种了。
(三)生产栽培种
栽培种,是将原种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中,利用原种再扩繁一次,直接投入生产。
1、制作栽培种培养基
(1)栽培种培养基配制
黄灵菇栽培种培养基原料和配方有很多种,最常见的配方是:棉籽壳92%,麸皮5%,蔗糖1%、石膏粉1%、石灰1%。加水搅拌均匀,水的温度控制在20-30摄氏度,原料与水的比例为4:3,制作好的栽培种培养基水分含量为70%-75%,PH值为5.8,培养基就做好了。接下来,分装培养基。
(2)栽培种培养基分装
分装栽培种培养基,是将制作好的栽培种培养基,分装在长27厘米,宽13厘米,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丙烯袋中,使用的工具是装袋机。工人将栽培种培养基放入装袋机的进料口,然后,在装袋机的灌料口,套上聚丙烯袋,这里要注意,我们用的聚丙烯袋不能有破损,并要将聚丙烯袋全部套在灌料口,由灌料口灌入培养基,培养基的体积占到聚丙烯袋的80%,将料压实,接下来封口。
封口是分装培养基的重要环节,工人先将袋口多余的部分,向内折叠,并在折叠的冲重合处插入一根塑料棒,这根塑料棒叫做接种棒,然后,将栽培袋拿到灭菌室灭菌。
(3)栽培袋培养基灭菌
栽培袋的灭菌工作,也是在高压蒸汽灭菌罐中进行。方法与原种瓶灭菌相同。
2、制作栽培种
栽培种的接种是在无菌接种室进行。做完接种前的消毒工作后,拔下原种瓶瓶塞,拔出栽培袋上的接种棒,在栽培袋上有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小孔,再用镊子向小孔内接入原种,接种量为20-30克。接种后,在小孔上塞一团消过毒的棉球,起到防止原种洒落的作用,每瓶原种可接栽培袋50-60个左右。将栽培袋整齐的摆放在发菌室的发菌架上,就进入发菌管理阶段。
(四)发菌管理
发菌管理,指的是栽培袋运送到发菌室,到菌丝发满整个栽培袋,这一阶段的管理,时间大约为60-65天。
发菌管理阶段,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经过60-65天的培养,菌丝就长满栽培袋了,这时,要将它们转移到菇棚内,黄灵菇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五)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指的是发菌管理后,一直到黄灵菇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时间一般为25-30天左右。
1、开口催蕾
长满菌丝的栽培袋,运送到菇棚后,首先要开口催蕾,方法是在栽培袋的侧面,用消毒后的刻刀划一些“V”字形口,目的是让菌丝接触空气,尽快扭结成蕾,开口时要注意,V形口呈“品”字形分布,并且每个口之间的距离在8-10厘米左右,并且,划痕不能太深,防止破坏菌丝,影响生长。开口后,将栽培袋摆放到菇棚的地面上,栽培袋的间距为15-20厘米。
2、温湿度控制
出菇管理阶段,针对黄灵菇的不同生长阶段,温湿度的控制也不相同。
珊瑚期:珊瑚期指的是进入出菇管理的前6-7天,黄灵菇长的就像珊瑚一样。温度控制在18-2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恒定在85%~95%,培养基湿度为70%-75%。
伸长期:伸张期是进入出菇管理的第6-7天到第11-12天,黄灵菇的尖头菇蕾变成黄色的圆顶,温度控制在20-22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培养基湿度为75%。
开伞期:开伞期是指进入出菇管理的第11-12天到18-19天,这时的黄灵菇菌盖已经形成,并逐渐增大,菌褶形成,称为开伞期。这时,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菌垛儿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当黄灵菇菌盖直径达到3厘米左右时,就进入成熟期。
成熟期:成熟期指开伞期后,到采收的这段时间。这时,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培养基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3、随时观察
并且,管理人员要每天观察黄灵菇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温度低于18摄氏度,铺上草帘保温,温度高于30摄氏度,打开通风口,通风降温,但通风时,一定要保证棚内的湿度,可以在通风时或通风后,淋水一次,时间为5分钟左右,使棚内湿度保持在85%-95%。湿度低于85%时,淋水增湿,淋水时间为8-10分钟,当湿度回升到85%左右时,停止淋水,湿度高于95%,也要打开通风口,使湿度降至95%左右。光照强烈时,也要铺上草帘,或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
黄灵菇生长期间,发现黄灵菇菌盖边缘褶皱变干,就是俗称的“干边”,这时候,不能马上补水增湿,不然黄灵菇的菌盖边缘会出现一条褐色的线,黄灵菇不但不会生长,并逐渐开始腐烂,发现黄灵菇有干边的情况后后,要将干边的黄灵菇采收掉,再补水增湿。
4、补口
黄灵菇出菇管理过程中,要时常查看黄灵菇的出菇情况,您看这个栽培袋,黄灵菇已经发育到开伞期,但依然生活在栽培袋内部,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要为它们开口,将它们放到袋外生长,方法是用消毒后的刻刀,在黄灵菇上方,将栽培袋划开一个口,让黄灵菇全部裸露在袋外,开口时不能划伤黄灵菇,否则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5、绿霉菌处理
黄灵菇出菇管理阶段,也是绿霉菌发生最严重的时候,发现栽培袋已经感染绿霉菌,不要立即喷洒抑菌剂,这样会抑制黄灵菇的生长,由于黄灵菇和绿霉菌生长的条件不同,这种情况下,需要做的是调节好温湿度,给黄灵菇最好的生长条件,让它们尽快生长,达到采收标准后采收掉。采收后的栽培袋放进框内,集中处理,不然会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出菇管理30天,黄灵菇菌盖达到8-10厘米,菌柄长度达到1厘米以上,就可以采收了。
原文:帮助中心 > 帮助中心农广:吊袋栽培黄灵菇 黄灵菇的栽培方法和技巧
网址:https://www.nczfj.com/bzzx/201028891.html
[帮助中心农广][致富经]稻田里抓出来的4000万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稻田里抓出4000万 20170907 致富经:稻田里抓出4000万(20170907)他放弃城里的生意,非要回农村老家养一种当地很少有人见过的小龙虾,面...
[帮助中心农广]蚕和乌鸡的种植养殖 餐桌上不同寻常的美食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本片向观众介绍了陕西安康市石泉县的两个特色农产品蚕和略阳乌鸡。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长江最...
[帮助中心农广]陈波日入十万的财富路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他自恋,他矫情,他招人讨厌。他原本在都市创业,一天能赚2万元,为了一种神奇的树叶进深山。这种树叶连牲口闻了都不爱吃,更没有人想过,这玩意能变成钱。让...
[帮助中心农广]香椿芽进大棚 种养效益最大化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老龙湾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西南的临朐县境内,它是由众多的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流而成的,因传说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并有神龙潜居其中而得名。得益...
[帮助中心农广]深海抗风浪网箱 台风季里的大收获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海南省的临高县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很多天然的渔港,这里的人们以近海捕捞和深海养殖为生。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农广天地》栏目摄制组一...
[帮助中心农广]“蜀宣花牛”的特性特征、品种优势及养殖技术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农广天地》栏目摄制组一行人来到了四川省达州市的宣汉县。从古至今,牛都是宣汉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帮助中心农广]滇西雨乡品三黄“龙陵三黄”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文章是介绍云南保山市的龙陵县的“龙陵三黄”的视频。这里所说的“龙陵三黄”是指1.黄蜂 2.紫皮石斛 3.黄山羊。在本期的节目当中,让我们一起...
[帮助中心农广]不服输男人怎样实现人生和财富的逆袭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他因为养青蛙,闹得妻子烧掉结婚照,左邻右舍人见人烦;他曾经穷得娶不上媳妇,梦想要从黑泥塘里捞出财富。冷嘲热讽,遭人嫌弃,是经不住打击,...
[帮助中心农广]抓不住的猪 陶鹏养猪年销售额400多万的财富故事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他的猪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小耳朵、齐刘海,成群结队过马路,一见到人就疯狂飞奔。抓猪勇士围追堵截,猪没抓住却被困大山,这种猪让...
[帮助中心农广]孵化大王的创富秘籍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环境及农业生产本身的信息不透明性、盲目性的影响,鸡蛋行情变化不定,而与之相辅助配套的蛋鸡苗孵化也备受牵连。本片就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