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橡胶产业有望实现机械化采胶
在之前我国橡胶产业有望结束延续几十年的纯人工割胶现状,如今,现代农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正式推出第一代4GXJ-1型便携式电动胶刀,其轻巧省力、简单易学、不伤胶树、提效促产的特点,吸引了100多名国内热区橡胶企业和植胶大户现场了解体验。这标志着我国橡胶产业有望结束延续几十年的纯人工割胶现状,进入电动机械化采胶时代。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正式推出第一代4GXJ-1型便携式电动胶刀,其轻巧省力、简单易学、不伤胶树、提效促产的特点,吸引了100多名国内热区橡胶企业和植胶大户现场了解体验。这标志着我国橡胶产业有望结束延续几十年的纯人工割胶现状,而进入电动机械化采胶时代。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研究员、智能化采胶设备研究室主任曹建华介绍,经过3年攻关,研究室突破了传统割胶刀伤树、产量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技术难题,并与专业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条电动胶刀生产线并实现量产。
这款电动胶刀轻巧简便,充满电可用4个多小时。简单易学,新手一般培訓3~5天就能上岗,比传统胶刀节省培训时间20天以上,熟练使用后割胶效率可提升15%~20%。最关键的是电动胶刀设有限位保护装置,不伤胶树,割胶深度和耗皮厚度由机械控制,并可根据树龄和生产需要自行调节,割胶技术难度大幅降低,不再像传统方法那样时时依赖割胶工的技术经验。
4月25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正式推出第一代4GXJ- 1型便携式电动胶刀,轻巧省力、简单易学、不伤胶树、提效促产的特点,吸引了100多名国内热区橡胶企业和植胶大户现场了解体验。这标志着我国橡胶产业有望结束延续几十年的纯人工割胶现状,进入电动机械化采胶时代。
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及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天然橡胶价格远低于成本价格,农垦胶园和植胶种植户连续亏本经营,胶工收入大幅降低难以维持生计,胶园弃割、弃管现象严重,产业损失巨大。据统计,目前全国橡胶弃割面积超过80万亩。
“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亩,人力割胶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60%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谢江辉坦言,我国大面积植胶几十年来,生产上仍完全依赖人工割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割胶工作,迫切需要实现机械采胶、解决产业用工荒难题。
为此,热科院专门成立了智能割胶机械攻关领导小组,组建了智能化采胶设备研究室,以研发电动胶刀为突破口,适时开展全自动智能化采胶机械研发。先后设立专项资金支持200多万元,并成功获批国家“智能农机”重点研发专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研究员、智能化采胶设备研究室主任曹建华介绍,经过3年攻关,智能化采胶设备研究团队先后自主研发设计了17款电动胶刀,经生产试验、试割、筛选和优化,第一代4GXJ- 1型电动胶刀成功问世,突破了传统割胶刀伤树、产量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技术难题,并与专业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条电动胶刀生产线并实现量产,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橡胶产业节本增效和转型升级。
说起这款电动胶刀的好处,曹建华满脸自信:轻巧简便,重量仅350克,相当于一个苹果重量,满电可用4个多小时;简单易学,新手一般培训3-5天就能上岗,比传统胶刀培训节省20天以上,培训成本大幅降低;有皮比率高,重刀回刀少,刀片对割线乳管压迫少,排胶初速度加快,有利于获得产量,且熟练使用后割胶效率可提升15-20%。
“最关键的是电动胶刀设有限位保护装置,不伤胶树,割胶深度和耗皮厚度由机械控制,并可根据树龄和生产需要自行调节,割胶技术难度大幅降低,有效减少耗皮量,不再时时依赖胶工的技术经验。”曹建华说,电动胶刀主体部件可使用3到5年,按一个胶工管理30亩胶园来算,除去更换易损部件和刀片费用,每亩胶园每年的机械使用成本不到30元,胶农用得起。
52岁的热科院实验农场三队职工吴德彬从来没割过胶,培训3天后上岗,割胶速度和质量一点不比从业八九年的老胶工差。他笑着说,“电动胶刀割胶速度快还省力,不用担心力度掌握不好、割深了伤树,眼睛不好也没啥问题,基本就是傻瓜型的”。
有8年割胶经验的热科院试验三队职工董秀乾也是学了3天就掌握了电动胶刀使用技巧。她特意做了比较,与传统胶刀相比,割完200株橡胶,电动胶刀可以节约半小时,而且“基本不用使劲,不像以前那样每天割完胶都是汗流夹背、腰酸背痛”。
“小胶刀,大作为。电动胶刀这一农业科技创新将有效促进海南橡胶产业转型升级。”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庆慧直言,天然橡胶是海南第一大农业作物,全省种植面积超过800万亩,事关数百万海南胶农生计。电动胶刀的成功研发将有利于橡胶产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当天的电动胶刀产品推介会上,饱受胶工短缺和割胶成本过高困扰的海胶集团便要求热科院橡胶所尽快组织专家到企业基地进行现场培训,并洽谈下一步深度合作事宜。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9892.html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