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蚕桑行业有了“娘家”湖南蚕桑产业基本现状及发展机遇
日前,湖南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在长沙成立,30余家桑蚕茧丝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会上,湖南省蚕桑科學研究所与花垣博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蚕桑产业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湖南蚕桑行业有了“娘家”湖南蚕桑产业基本现状及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加大蚕桑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湖南蚕桑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为了充分发挥茧丝绸行业资源、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湖南省茧丝绸行业协会,搭建蚕桑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摆脱困境,重振蚕桑经济,湖南省有关部门根据本地蚕桑产业的基本现状,结合所面临的机遇,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采取“一巩固二提升三发展四整合五延伸”策略,确定集中连片种植方向,力求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
“东桑西移”逮机遇
自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湖南先后有津市、双峰、会同、澧县4个县(市)被列为“东桑西移”工程基地县。在“东桑西移”工程影响下,各地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大幅提高,全省桑园面积由“十五”期间的5万亩左右首次突破10万亩,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加工企业从2006年前的1家,发展到2010年的17家,产品也从单一的丝绵被向多元化开发,综合利用为企业和蚕农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湖南省在蚕桑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桑蚕优良品种选育、桑蚕实用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以及桑园昆虫交叉传染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由湖南蚕桑科研所培育的夏秋用全限性四元杂交蚕种“洞·庭×碧·波”,被列为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发展性项目优秀项目,该所自主研究开发的优良桑树品种“湘7920”和由该所育成的高丝量春秋兼用蚕品种“湖·滨×明·光”,均被列为“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的推广桑蚕品种。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据了解,湖南省茧丝绸企业,遵循丝绸文化开放、和谐的经义,通过视频、网络及报刊等形式宣传企业精神,不断加强丝绸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创造了“梦洁”、“寐”、“梦洁宝贝”、“爱赛里丝”等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在品质、设计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领先行业同类产品。
为做大丝绸产业,近年来湖南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与东部知名丝绸品牌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紧密合作,在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品种、质量检测控制、品牌推广、广告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丝绸服装的生产、销售和品牌的创建、文化、历史、创新等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销售额逐年增加,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
迎难而上破困局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尽管目前全省的桑园面积发展到了10多万亩的规模,但是蚕桑产业的规模小、份额少。蚕桑产业未能引起各地政府的足够重视,因而也就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扶持,加上其他扶持蚕业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贴又尚未落实,从而导致了湖南蚕桑生产发展缓慢。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加大以及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原因,致使全省的丝厂、绸厂纷纷破产或改制,茧站运转困难、收购混乱,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湖南省也因此沦为外地的廉价原料茧生产基地,至今没能形成湖南省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行业整体效益日见下降。
1987年“蚕茧大战”之后,湖南蚕桑业几近没落边缘。蚕需物资供应由原来的乡镇供销社经营变为蚕农自由经营,供应的品种单一且质量得不到保障;蚕业技术推广服务也由原来的乡镇农技站负责,涣散到蚕农各自为政;乡镇农技站又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服务,广大蚕农遇到技术难题,无法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蚕茧销售由原来的县(市)土产公司经营沦为个体经营,蚕茧价格好时,多家抢购,蚕茧价格低时,无人问津。蚕农在市场上始终处于盲从弱势地位,从业信心锐减,并出现挖桑改种、弃桑转向的现象。
为摆脱困境,重振蚕桑经济,湖南省有关部门根据本地蚕桑产业的基本现状,结合所面临的机遇,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采取“一巩固二提升三发展四整合五延伸”策略,确定集中连片种植方向,力求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
具体措施包括:巩固湘北老蚕区,提升湘中优质蚕茧生产区,大力发展湘西南优质蚕茧生产区。此外,还进一步整合茧、丝、绸行业资源,重点蚕区的县(市)积极建立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着力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成立湖南省茧丝绸管理协调办公室,负责全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规划、协调与监管。
有关专家认为,品牌建设是一个永久的主题。在整个茧丝绸领域,湖南省的品牌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为保持自主创新和加强科研后劲,还需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科研、生产条件,为湖南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原文:新闻 > 农业新闻:湖南蚕桑行业有了“娘家”湖南蚕桑产业基本现状及发展机遇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9880.html
[农业新闻]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李楠)从刀耕火种,到小牛拉犁,再到机械化生产,农业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会是怎样?需要哪些新科技赋能?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 资...
[农业新闻]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日6时讯(通讯员 余清英) 近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民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一驾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秧田上空,实施喷药杀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新闻]“益农信息社店面不大,却服务着雁塔村400多户1100多人口,带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乡镇青年一起创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宁市县街街道雁塔村益农信息社采访时,负责人杨清...
[农业新闻]在临西县河西镇的河北北扬高新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施工现场,8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通透敞亮,4000多平方米的连栋育苗大棚主体完工,工人们已经栽下了樱桃树、红心苹果树...
[农业新闻] 谷雨已过,人们餐桌上多了一道最爱的蚕豆。翠绿的蚕豆荚,不仅藏着初夏的味道,更“存档”着江苏的特色种质资源。拨开一个蚕豆豆荚,香气扑鼻。外行看到的是,翠绿的果实...
[农业新闻] 中新网长治4月2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走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的乡间道路,两旁农田已不见地垄,连成大片。田里看不到农民,但见大型拖拉机轰隆驶过。 &ld...
[农业新闻]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
[农业新闻] 京杭大运河流至桐乡石门镇,形成120°的大转弯,又称“石门湾”。 “寻梦江南,水韵石门。百花田园,果菊飘香。”在运河水滋养下,石门湾里物产丰富、...
[农业新闻] 潘劲东正在演示植保无人机操作。 “天线摆放的位置,决定遥控器与植保无人机之间的信号强度。作业时,需要注意无人机桨叶上是否有附着物,必须保持桨叶干净,确认每一个机臂...
[农业新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