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返乡民工创业成村里“明星”
打开土坡下的一道简易门,往里没走几步,突然有一大群彤红的果园鸡聚拢过来,“咯咯”叫着等待喂食……这样的场景农加华每天都要面对好几次。
“只要日子有甜头,累一点心里也幸福。”他说。
农加华在喂鸡
农加华原本是广西龙州县八角乡八角村那素屯的一名普通农民,但这几年,他养果园鸡、种植生态瓜果蔬菜,不但自己赚了钱,还想着和乡亲们一起致富,一下子成了村里的“明星”。
那素屯地理位置偏远,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屯里50户人家,包括农加华在内的青壮劳力大都常年外出打工“捞世界”。数次临外出时,长辈妻儿的叮嘱和不舍让农加华心里满是痛楚。他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在家门口干一番事业呢?
“村里缺劳力,大片土地被荒弃,我觉得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农加华曾给蔬菜商人打过工,经常在农贸市场出没,他了解到城里人喜吃土鸡,养殖果园鸡说不定是个好出路。
农加华在查看果园鸡的生长状况
说干就干。2014年下半年,农加华回家乡“单飞”。
他拿出多年的积蓄,租用了村民上百亩田地和山林。“我说我要养鸡了,大家跟着我干吧,我们一起过好日子。”农加华说,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的想法,就连自己妻子也反对。
“他们觉得我一个农民创什么业呢,养鸡风险还那么大,要是亏了全家都得喝西北风。但是我有决心、有信心来干这个事,我不这么干就只能一直在外打工。”农加华“一意孤行”建了一个大鸡棚,买了上万只种苗鸡,“甩开膀子要大干一场”。
但很快他就遇到了困境——养鸡饲料需求量大,远远超出预算,没几日他就“囊中羞涩”。农加华只好又做起了替人打工贩卖蔬菜的老本行,赚的钱拿回来投入养鸡,直到第一批成鸡鸡出栏,他才开始走出创业“寒冬”。
当时间进入2016年,农加华的养鸡事业已经走上正轨。目前,他的鸡场每月都有约2000只成鸡出栏,扣除成本后,每只鸡能净赚15元。
富不忘本,鸡场正常运营后,农加华就雇用了一名家庭困难的村民帮自己打点照料,每个月工资将近2000元。如今,他又独立贩卖蔬菜,并开始种甜玉米、黑皮冬瓜、香瓜、辣椒,还专门雇用村里的几名留守老人来帮忙,每天工资80元。
“我对蔬菜生意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所以自己干也是得心应手。你看,前几天我刚到越南进了一批黑皮冬瓜,已经给山东的菜商发过去了。”他翻开手机里存留的照片,一脸自信。
创业至今,农加华陆续投入了约50万元资金,他还想着要把村里一段长1.3公里的山路硬化,方便村民的农特产外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哈哈,等今年九月份的时候你们再来看,不但有菊花,那时候我种的黑皮冬瓜也正甜。”农加华眼里满是憧憬。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广西龙州:返乡民工创业成村里“明星”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3247.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