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位置:农村致富经 >> 新闻 >> 创业故事 >> 浏览文章

大学生辞职回陕西卖猕猴桃 成农村电商领头人

2016年05月09日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  水果和农副产品丰收了,怎么销售?能否卖个好价钱?一直是果农们迫切关心的事,以往靠贩子和经销商上门收购,卖不上价不说,有时候还会把货砸在手中,赔的一塌糊涂。但是,在宝鸡市眉县金渠镇河底村,随着网店、微店的普及运用,果农
 

  水果和农副产品丰收了,怎么销售?能否卖个好价钱?一直是果农们迫切关心的事,以往靠贩子和经销商上门收购,卖不上价不说,有时候还会把货砸在手中,赔的一塌糊涂。但是,在宝鸡市眉县金渠镇河底村,随着网店、微店的普及运用,果农们自己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往果丰伤农的事成了昨日黄花不复存在,通过电商微商销售不但省去很多麻烦,而且果农的收入大大提高,河底村一下成了当地有名的“电商村”。其中,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的“80后白领”戴彬和朱明娟夫妇放弃城市优裕生活,回到村里“二次创业”,带领乡亲们开网店、微商,成了村里电商的领头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河底村的村民,农忙时在地里给果树人工授粉、剪花剪果、浇地喷肥,农闲了参加电商培训,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在这个600户村民的村庄,有230户村民开办了网店成了电商、微商。5月5日,记者在眉县河底村采访时,看到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大多数村民们都忙着给果树授粉,留守在家中的年轻妇女则忙着在网上发货销售农副产品,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上海白领”回乡开网店 一年销售200万斤猕猴挑

  在宝鸡眉县金渠镇河底村,有一对80后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台资企业从事管理和质检工作,在工作中相互产生感情,并喜结连理,丈夫戴彬年薪15万元,妻子朱明娟年薪5万元,属于公司白领阶层,但是,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毅然辞职回到老家眉县“二次创业”从事电商销售,开办了该村最大的一家网店,在网上向全国各地销售猕猴挑,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平均每天销售猕猴桃一万斤2000多箱,一年累计销售200多万斤、30多万箱,占全村整个销售量的四分之一。

  5月5日,记者在眉县河底村采访时,由于当地的猕猴挑销售一空,戴彬夫妇的网店临时放假,他们所雇用的50多个农民工回家忙农活,他们夫妻回到湖南湘潭探亲,记者只能进行电话采访。

  据戴彬介绍说,他是湖南湘潭人,是河底村的女婿。2003年,毕业于湖南信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其妻朱明娟高中毕业后,到上海打工,报考了上海电大,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毕业。“我在上海一家台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我们部门隶属于广大集团,主要负责笔记本电脑的售后维修工作,我主要从事中国区维修部的管理工作,下属员工200多人。朱明娟是在我部门从事质量检测工作。我们是在工作中认识的,2011年结婚成家。当时我的收入一年15万左右,我老婆年收入5万元左右。当时我们在上海房租大约是3000元每月,加上其它的开销,一个月1万元左右。”

  婚后,戴彬夫妇感觉在外面打工比较有压力,一个是在外面开销确实很大,每年存不下多少钱,而且一旦有了小孩可能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再加上,家里的老人年纪也大了,凭借他们的收入在上海买房和生活,而且要赡养老人养活小孩确实会很紧张。就在这时,他们发现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小型水果超市在城市随处可见。他们自己也经常去水果店买水果,但是水果店买的水果看起来外表光鲜亮丽,但是不一定好吃,而且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于是,戴彬和妻子朱明娟商量:“与其在城市压力这么大的生活,为什么不去农村干点实事?现在农村经济发展很快,我们眉县当地农民种植猕猴桃也有年收入十几万的,万一失败了,大不了回家种植猕猴桃,这也比在城里打工强啊。”

  说干就干,2014年年初,他们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了朱明娟的老家眉县金渠镇河底村,投资近10万元,办起了网店,收购猕猴挑进行分检包装销售,开始创业。

创业初期费尽周折 走上正轨惠及乡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网店平台搭建好了,妻子朱明娟负责网上宣传推销,戴彬和妻子的二爸柳小英负责到周边邻村收购猕猴挑。为了打开销路,他们先是免费送人品尝,一斤收购价2.5元,他们网上外卖,3斤只卖9.9元。除过包装费和邮费,不赚反赔。其岳父柳小龙刚开始就对网上销售半信半疑,面对这种局面,眉头紧锁,他不知道这两个孩子这样折腾下去该怎么收场?

  戴彬事后回忆说,“我们第一年(2014年)运营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其实主要是开始不熟悉电子商务销售的技巧,再加上对于猕猴桃的品种、货品质量的好坏没有足够的辨别经验,所以品质管控也抓得不是非常的严格,2014年大约只销售了5万斤猕猴桃,没有见到什么利润。开始家里人听说我们要回来,也没有特别的反对,但是第一年的情况不理想,家里人开始有点不信任了。”

  总结经验后,戴彬开始在网上打出“绿色果品”的品牌,在网上平台,把猕猴桃的种植、栽培、授粉、疏果、喷肥、采摘、包装全过程做成图片、视频,供客商了解观看,并欢迎免费品尝。三个月后,销售量猛增。2015年至2016年4月,戴彬的网店销售猕猴桃200万斤。为了扩大经营,他们的网店雇用了50名村民,其中,果品挑拣和包装人员40人,客服和售后人员10人,每人每月工资平均在2000元左右,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得到河底村村民的赞誉。

  河底村三组48岁的村民柳小英是朱明娟的二爸(叔父),栽种猕猴桃长达16年时间,他最初和侄女婿戴彬一块收猕猴桃然后在网上销售,看到侄子、侄女利用开网店发了财,自己也动了心思,但是他不懂上网,于是在上大学的儿子的帮助下,他自己也开了一家网店,用手机进行微商销售。去年,他不但把自己家中的2万斤猕猴挑卖完了,还把收购的猕猴挑6000多斤全部销售完了。每斤猕猴桃的收购价2.5—3.2元,网上销售价和零售价一样,每斤销售价在6元以上,每箱获利5—15元。主要销往广东、海南、上海、福建等地。

  对于网上微商电商销售猕猴挑,老柳信心满满,他说,“过去咱卖桃子,都是靠贩子和客商来收购,价钱全由人家做主,三亩地猕猴桃能卖2万多元,压价压得人心疼。现在好了,三亩地猕猴桃在网上能卖到5—8万元,价格由咱自己做主,以后再不做那赔本的生意啦。”

五月遭遇“小三夏”“女电商”上网卖凉皮

  每年五月初,是猕猴桃扬花授粉的黄金季节,村民们天一亮就带上收集好的花粉到地里一棵树一朵花挨个授粉,以保证果子的产量和质量,街道上不见一个人影。

  陪同记者采访的眉县金渠镇宣传干事张满刚解释说,目前是当地果农最繁忙的季节,人称“眉县的小三夏”,猕猴桃授粉期依品种次序为“红阳”授粉期3天、“徐香”授粉期3天、“海沃德”授粉期3天,共约10天时间,错过了最佳授粉期就会影响猕猴挑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村民都忙着下地去了,连街道上的门面房都关门了,而雇用一个劳力前来帮忙,每天工价150元,就这还很难雇得到人。河底村乃至金渠镇除了不能下地的老年人、在家做饭的妇女,大多都下地给猕猴挑树人工授粉。

  在河底村二组,60岁的张锁娃和妻子邵玉秀(音)一人左手端着一只放着花粉的纸杯,右手握着一根木棍,上边绑着小棉球,正在仰头劳作。而在村里,58岁的孟米贵老人,坐在桌旁把收回的花朵的花粉刷下来,晒干后,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给花果使用。她家的二儿媳郭亚妮,是个“女电商”,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在戴彬的网店当销售信息员,不算奖金提成,每月工资2000元。今年5月份,她刚放假,早上下地给果树授粉,下午利用回家做饭的空当,在手机微商接了一个单子,给广东发送2箱“陕西面皮”。

  据记者了解,在河底村的网店销售,除猕猴桃以外,还销售樱桃、核桃、陕西凉皮、农家醋等,有的还注册了商标,年轻人几乎个个都学会了电商和微商,农忙时节或者外出打工一般不太营业,一旦闲下来,就开始在网上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农村电商方兴未艾 网上销售大有可为

  眉县全县拥有猕猴桃29.8万亩,是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如何将果农生产的猕猴桃销售出去,成了当务之急。据金渠镇宣传干事张满刚介绍,河西村共种植猕猴桃3000多亩,所产的猕猴桃经过村民的网上销售,全部售出,没有库存,下一个销售高潮,将从今年八九月份开始。目前,该村利用电商和微商销售农副产品蔚然成风,在这个600户人的村子,有230户村民开了网店和手机微商,有200多人参加了眉县政府组织的电商业务培训班,成了当地有名的“淘宝村”“电商村”。如今,村里打麻将说是非的人少了,网上经营的人多了,村里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说起电商销售的未来发展,河底村最大的电商戴彬胸有成竹地说,“我们主要是在淘宝平台进行销售,通过快递的方式向客户发货,因为淘宝平台管理相对更加的规范,售后更加的有保障。下一步,微商平台我们也准备进行开发,我们预测农村微商最近一两年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在网上做生意,产品的品质和诚信非常的重要,我们今年会对所有卖出去的果子从产业链的源头开始抓起,和农户达成一定的产品质量保证协议,来确保我们的猕猴桃品质得到保障。”

  最后,戴彬希望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的农户也能够意识到果品品质的重要性,加大种植猕猴桃的各项投入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他说,现在的很多消费者非常愿意为安全、放心、味道好的农副产品买单,所以他非常看好这个市场。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大学生辞职回陕西卖猕猴桃 成农村电商领头人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23235.html

 
上一篇:广西龙州:返乡民工创业成村里“明星”
下一篇:大学生玩转“智慧农业”
扩展阅读: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水果 蔬菜 种树 养猪 种树种植技术 养牛 水产 农作物 养鸡 养猪养殖技术
相关分类
水果蔬菜种树养猪种树种植技术养牛水产农作物养鸡养猪养殖技术养羊药材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养牛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养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兔子泥鳅养羊养殖技术黄鳝药材价格行情养兔奶牛菊花蝎子蔬菜价格行情杜鹃花水果种植技术蚯蚓蜜蜂君子兰鹌鹑蘑菇竹鼠鸭子狐狸养猪价格行情苹果栀子花蝴蝶兰养鸭特种养殖技术鸵鸟养猪猪病防冶土元龙虾梅花鹿茶花月季花水蛭养鹅水貂农作物价格行情野猪牛蛙豪猪玉米孔雀鸡蛋发财树奶牛养殖技术桂花甲鱼蜈蚣兰花水产养殖行情火鸡葡萄绿萝养蜂刺猬药材种植技术黄粉虫养蛇茶叶肉鸡小麦山鸡大闸蟹水产养殖视频水果新闻资讯长毛兔獭兔向日葵水稻虎皮兰吊兰肉狗长寿花梅花养牛疾病防治螃蟹养鸡价格行情辣椒水果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