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均社:实现农业梦想,“葡萄国王”创造了网销奇迹
“春节总算过完了,休息了10多天该忙了。从初五开始电话就不断,联系购葡萄苗的客户从初七就开始陆续来了,昨天一口气发了各地区的8家货、总共19袋——1万多棵苗。今天又发了两家的货,一家是河南
“春节总算过完了,休息了10多天该忙了。从初五开始电话就不断,联系购葡萄苗的客户从初七就开始陆续来了,昨天一口气发了各地区的8家货、总共19袋——1万多棵苗。今天又发了两家的货,一家是河南灵宝的,一家是陕西渭南的。葡萄种条也要开始修剪了,忙碌的一年终于开始了……”
——摘自“葡萄国王”的博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归土地,是很多都市人在历经繁华尘嚣后的一种生活梦想。然而,高成本和长周期的生产风险、分散种植和大流通的市场风险也昭示着从事农业的巨大风险。在信息化浪潮迅猛的今天,如何将传统的农业和电子商务结合,寻找农业运营的新模式,是很多农业创业者的践行课题。
陕西杨凌中信葡萄专业合作社经理丁均社——阿里巴巴农业论坛里的商友“葡萄国王”用三年的创业历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案。从去年底到今年三月,“葡萄国王”的葡萄苗借助阿里巴巴平台,销售额突破550万!
丁均社1970年出生于陕西省杨凌市农业示范区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多年从事葡萄种植,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葡萄种植和育苗专家。丁均社在父亲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指导下,20岁出头便积累了丰富的葡萄种植经验。1990年,满怀创业激情的丁均社和几位朋友共同成立了杨凌中信苗木有限公司,这是杨凌农业示范区最早的一家葡萄育苗的专业化公司。公司一度经营得红红红火火,丁均社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后来因为市场行情变化以及管理不善,公司被迫倒闭。2003年以后的几年时间,他先后开过饭店,炒过股票,最困难的时候,面对一片狼藉的饭店,他的口袋里只有60元钱。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2011年,人近中年的他重新回归到曾经的葡萄种植和育苗产业。东挪西凑了五万元,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再次起跑,丁均社选择了阿里巴巴做为驰骋的平台。他注册了诚信通会员,发布产品信息,论坛推广……通过一步步地学习网络经营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短短几个月,“葡萄国王”便被阿里巴巴农业论坛的商友们所熟悉。“一份辛苦,一份收获”,那一年葡萄苗的行情非常差,很多农户的葡萄苗大量积压,(www.nczfj.com)但丁均社通过阿里巴巴平台的推广,卖出去350万棵葡萄苗,虽然利润微薄,但纯收入也有40万元!
丁均社的博客上,2013年2月20日有这样一篇短短的日志:“春节总算过完了,休息了10多天该忙了。从初五开始电话就不断,联系购葡萄苗的客户从初七就开始陆续来了,昨天一口气发了各地区的8家货、总共19袋——1万多棵苗。今天又发了两家的货,一家是河南灵宝的,一家是陕西渭南的。葡萄种条也要开始修剪了,忙碌的一年终于开始了……”
一年多的创业历程中,丁均社的葡萄苗圃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他成立了陕西杨凌中信葡萄专业合作社,吸收了几十位农民参与,葡萄苗繁育基地接近200亩。通过阿里巴巴网络推广,丁均社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人脉,朴实重信誉的他深得客户的信赖,这些客户的口碑宣传又为丁均社带来不少新客户。
蛇年新年过后,刚刚“破五”,丁均社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要货的客户一波接一波。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他平均每天接待全国各地的客户10多家,有自己来参观拉苗的,有汇款通过物流快递发货的。工人从早到晚装苗子,经常饭都顾不得吃。3月份,合作社库存的葡萄苗已经所剩无几,年后销售180多万株,加上年前的业务,实现销售额550万元。这些订单大多数都来自于阿里巴巴。
丁均社说,农业梦想看上去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农业的成功需要理性的选择和多年的坚守,他的成功缘于他自身多年的积累以及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以正确的方式去践行。除此以外,更是蕴涵常人难以感知的辛苦和汗水。
今年,丁均社计划扩大葡萄育苗场的面积,增加合作社社员的订单数量,由他提供种条,农户负责田间管理,年底再由他全部回收,目前社员的育苗面积已经落实120亩。新品种的各种嫁接实验以及推广,规划在他自己的30亩苗圃里面,他自己亲自管理。7~8月份相对空闲时间,他计划完成园艺场内部装修,路面水泥硬化,然后再建一座活动冷库,倍增贮苗数量,为明年的业务扩展打下基础。
原文:新闻 > 创业故事:丁均社:实现农业梦想,“葡萄国王”创造了网销奇迹
网址:https://www.nczfj.com/yzzz/201018054.html
[创业故事]人间四月芳菲,黄花风铃木盛开。4月2日,简阳市射洪坝街道举行黄花风铃木赏花活动,盛开的黄花风铃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游人如织。 记者细一打听,这些黄花风铃木是四川花畔里...
[创业故事]阳春三月,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潘俊铭的花卉园生机盎然。近几年,盆花产业竞争激烈,但潘俊铭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每年都要卖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 回乡...
[创业故事]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李永生带着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实现抱负的决心,回归家乡的热土,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那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地方,迎来了一次重生,而他也从一个农村小青年,成...
[创业故事]11月27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来龙村一组水牛养殖大户杨宗泽的养殖场里看到,10多头水牛都是架子牛,大的近1000斤,小的600斤左右。正在给水牛喂草料的杨宗泽高兴地说:“...
[创业故事]“2020年初我购买的15头架子牛,利用酒糟进行短期4个月育肥,育肥一批卖一批,再购进一批,每头售价在1.5万元左右,买牛和养殖成本除外,一头要赚3000元。2020年我养殖3批共45头,要...
[创业故事]在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有一位95后小伙郑元满自主创业种植香桂,实现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笔者近日在落白亮村看到,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香桂树在风中摇曳,一股清...
[创业故事]“再有半个月,这茬灵芝就全部破土而出,到7月就可以采摘了。”6月7日,强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80后经理陈力在种植大棚内,向记者分享他的劳动成果,“灵芝采摘期从7...
[创业故事]“种蓝莓虽然投入大、时间长,但只要不怕辛苦,自己送到城里销售,获得的回报真的不一样,我的蓝莓自己销售就比批发给商贩每公斤要多卖20元。”6月1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
[创业故事]泰安人刘斌今年初应聘到曲阜的一个小山村卖鱼,自此月入万元不再是梦。 刘斌卖鱼不进市场,而是通过手机直播平台与网友在线赏鱼、拍(卖)鱼,每单可提成10个点。在曲阜市吴村镇...
[创业故事]你在上海一家大酒店,夹起一片烤鸭,用一张小小的薄饼卷起来吃得满口生香。那张筋道的薄饼就有可能来自巨野县一家名叫“上谷佳”的食品加工厂。这家小小的食品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