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种植技术
别名:平贝、东北贝母。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人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主治多种慢性咳嗽、咳痰带血等症。平贝母药用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
【概述】
别名:平贝、东北贝母。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人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主治多种慢性咳嗽、咳痰带血等症。平贝母药用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药用记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平贝母主产东北三省,现野生品逐年减少,商品近全为栽培品。最早从吉林通化市一带,已有50~60年的栽种历史。山东等地均引种成功。
【植物形态】
平贝母是多年生草本。
平贝母地下鳞茎圆而扁平,由数片白色肉质鳞片组成,大鳞茎能分出十几个至数十个小鳞茎。鳞茎基盘下生有多数须根。地上茎通常单一,细长而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对生或轮生;无叶柄。叶片剑形或阔线形,上部叶片先端卷曲或呈卷须状;叶全缘。花单生或2~3朵生于茎顶,花下垂;花被6枚,2轮,钟状,紫黄色,花被内面有淡黄色方格状斑点;雄蕊6枚,2轮,花丝淡黄色,花药长圆形,黄色,背着药直立;雌蕊1枚,蒴果。花期4月(图22)。
【生物学特性】
野生平贝母多生于山区林下或溪流两岸土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环境。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及怕高温。
在黑龙江省玉泉等地,冬季经历--37.2℃低温严寒后,种植的平贝母能安全越冬。喜质地优良的砂壤土,而黏土、砂地与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种植。早春土壤解冻,平贝母苗即萌发出土,地温2~4℃即开始抽茎,13~16℃时进人生长茂盛期。气温达28℃以上,地表下7~15cm土层土壤温度达20℃以上时,地上部植株枯萎。
地下鳞茎进入休眠期的缓慢分化阶段,由于鳞茎在休眠期间不耐高温,所以需要遮荫,以降低土壤温度,并保持土壤水分,使贝母安全度夏。
平贝母从出苗到枯萎,历时仅60天左右。8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贝母底部老根脱落,不出苗,二个月鳞茎生命活动加速,越冬芽、子贝、新根等迅速生长,到土壤结冻前,越冬芽可达1~1.5cm。
平贝母因具有抗寒能力,全国各地栽培均可越冬,翌春解冻时即可萌出土面。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背风向阳的地块、疏松湿润、较肥沃的腐殖质土或黑油砂土,前茬以豆类或玉米为佳,不适宜选洼地、黏土、碱性地、漏风地。早春土壤解冻后即进行翻耕晾晒。耙后施足底肥(以腐熟的鹿粪、马粪、猪粪最佳,每亩2000~4000kg),作成宽1.2m、高15~18cm、长随意的畦,畦沟30~50cm。可先在畦沟点隔播玉米,以遮荫。平贝母喜肥,但因鳞茎小,须根少,吸肥能力较差、且生育期短,所以须保证充足水肥才能高产。
2.繁殖方法
有鳞茎和种子两种繁殖方法。由于种子繁殖生产周期长(播种后6年方可收获)和平贝母鳞茎的繁殖系数很大(1个母鳞茎1年可生长出多达20~50个不同大小的子鳞茎),故生产上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法。
通常于“芒种”期间地上茎枯黄时,随收获随栽种。将收获出的鳞茎用孔筛分拣为四等:大的加工人药;二等(如榛子大小)的栽后1年可收获;三等(如玉米大小)的需生长2年收获;四等(三等以下者,最小的如大米粒)需3年后收获。栽植方法:较大的种鳞茎横畦条播www.nczfj.com/,行距10cm,株距5cm;中等大的可按4cm*8cm株行距种植;最小的撒播,掌握株距1.0~1.5cm,力求均匀地漫撒于畦面,然后薄敷盖土。用筛过的腐殖土,或用挖起的表土经过筛后覆盖,覆土后平整畦面,使呈龟背形高畦。最后在畦面上盖以2~3cm厚的“盖头粪”,可用腐熟的鹿粪或马粪、猪粪以及枯枝落叶或腐殖土。起到对土壤保湿、防止冻裂、增肥等作用。播种量随种鳞茎大小而异,大的每亩用300~400kg,中等的200~300kg,小的100~200kg。
3.平贝母的田间管理
(1)遮荫:种植遮荫作物,为平贝母创造一个低温湿润的环境。最好是畦边种玉米,畦面种大豆,均点播。玉米株距30~40cm;大豆行距25~30cm,可按畦纵向种2.-一3行。
(2)摘蕾:
为提高平贝母鳞茎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因开花结果消耗大量营养,应适时除蕾。在现蕾初期,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将蕾摘掉。
(3)追肥与防寒:
每年秋末冬初,在畦面上盖上一层厩肥,约3~5cm厚。既起追肥作用,又能防寒保温,促进平贝母早春提早出苗。平贝母最喜猪圈粪,其次是马粪和绿肥,而牛粪易生虫、且肥效短,因草木灰、炕洞土等碱性肥料以及鸡鸭粪、人粪尿等均易引起平贝母的腐烂,所以最不宜施用。
(4)浇水:
如遇春季干旱影响出苗时,必须进行浇水,以助出苗。浇水后,应及时松土,以免土壤板结及龟裂。但若在雨季因雨水过多造成积水时,仍应注意排水,以免因水灌引起平贝母腐烂。
(5)防治病虫害
1)锈病:
又名“黄疸”,病原是真菌中一种担子菌。主产地5月上旬发生,叶背和叶基有锈黄色夏孢子堆,破裂后有黄粉飞扬,被害部穿孔,可致茎叶枯黄。后期茎叶布满黑色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烧毁;开花前喷敌锈钠300倍液,7天1次。
2)黑腐病:
又名菌核病,病原物不详,危害鳞茎。被害处产生黑斑,病斑下组织变灰,严重时鳞片全部变黑,皱缩干腐。鳞茎表皮下形成大量小米粒样黑色菌核,被害植株地上部萎蔫枯黄。
防治方法:及时挖除病株,撒石灰消毒病穴;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发病区。此病易发生在连茬,尽量选新土地种植。
3)灰霉病:
病原不详,主产地5月中、下旬发生。发病时可见成片植株的叶缘和叶尖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期枯萎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7天1次,连续3~4次。另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为害鳞茎或截断茎基部。可用毒饵消灭。
4.选育良种
种鳞茎尽量选无病虫、无黑斑病的。选个体较均匀,如1~2分硬币直径的为种栽。鳞茎均匀出苗一致,容易管理。
【收获加工】
在“芒种”前后,已经种2~3年的平贝母,待地上部植株全部枯萎后翻挖,拣出全部鳞茎。将收获的鲜贝母分级筛选,筛出直径1.5era以上的大鳞茎加工入药。小鳞茎可做种栽,供繁殖用。有火炕、日晒两种加工干制方法。
①火炕加工法:
适于个体药农种植户小批量加工平贝母。
在室内土炕上先铺一层草木灰约6cm厚(或石灰),再将鲜鳞茎布在灰上,然后再筛上一层灰。开始加火慢慢升温,最后升达40~50℃之间,经24小时可达全部干燥。待平贝母至7~8成干时,温度可逐渐降低,要避免炕焦。用筛子筛除草木灰或石灰,再稍经晒(或炕),除掉余下的潮气即为成品。在炕干过程中,炕温不可过高,以免破坏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而若温度过低,干制时间过长,或温度忽高忽低,或过多翻动,都会产生“油粒”,降低药材质量。
②日晒法:
选择晴天,将鲜鳞茎拌石灰粉(每lOOkg用石灰粉4~5kg)铺在露天席面上,直至晒干,筛去石灰即可。将干品装在麻袋里,扯起四角,来回串动,串去细根及泥土,用簸箕扇去杂质,即得色泽乳白的成品。一般3~4kg鲜贝母可加工lkg干货。
平贝母以质实、粉性足、色白、断面色白为佳。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ocaizhongzhi/20104676.html
[药材种植技术]啤酒花现在在我国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经济作物,在生产啤酒的时候,啤酒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所以现在啤酒话的种植面积还是非常大的。在种植啤酒花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做好...
[药材种植技术]玄参以根茎入药,由于种植成本较低,管理简单,病虫害浇水,而且经济价值温度,在很多的地区皆有栽培。但是在近期有很多的种植户表示自家的玄参干枯了,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如何...
[药材种植技术]金银花是农村夏天至秋天,常见的一种植物,农家有采了做药材售卖的,也有做茶饮的。一般都是野生的,那其实金银花也是也可以人工种植的,种植以后,产量比较多,而且生长很稳定。种植金银...
[药材种植技术]花椒树在栽培过程中,合理的移栽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一般是在春季发芽的前(3月中旬)进行移栽最佳,移栽后要加强水肥管理,以及合理的修剪。花椒树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刚出芽的种...
[药材种植技术]五味子是木兰科的一种中药材,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范围。五味子的药效价值是非常高的,有着滋补、健体等各种功效。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五味子野生数量越来越少,因此种植的...
[药材种植技术]蒲公英是一种农村田间路边常见的野草,新鲜的植株可以作野菜食用,植株发育成熟以后,种子会长出绒毛,随风传播到各个地方,然后种子会重新生根发芽。人工栽培必须要采集成熟种子,再经...
[药材种植技术]蒺藜又被叫做白蒺藜,是属于蒺藜科的一种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蒺藜的经济价值是比较高的,青鲜蒺藜可作为牛羊等家畜的饲料。果实还能够入药,有着平肝明目、散风行血等各种功...
[药材种植技术]黄精又叫爪子参,是药用植物,主要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朝鲜、蒙古、西伯利亚、朝鲜等国家地区。是中医常见药材,需求量可观。所以也有很多人上规模种植黄...
[药材种植技术]丹参是唇形科中药材植物,主要是取它的根茎做药材,全国多个地区都有分布,可以治疗多种病症。野生资源匮乏,所以人工栽培规模很大。栽培地区和数量很多。那么丹参怎么种植,种植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