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黄颡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已连续4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几年来,在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推广,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效养殖典型,积累了高效优质品种的养殖经验。2009年笔者在南闸镇示范推广了黄颡鱼池塘主养技术,667平方米均产黄颡鱼346kg、花白鲢100kg,667平方米效益4026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塘口条件
池塘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方便,池塘底质以沙质土为好,底部淤泥不能太厚,控制在10cm左右,塘口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这样有利于较快的分解池中有机物,池水容易培肥。塘口四周采用聚乙烯网片护坡,并装备微孔增氧设施。
2 鱼种放养
2.1 清塘
一般在投放鱼种前10~15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杀死野杂鱼及有害微生物。带水清塘,生石灰每米水深667平方米用量150kg,漂白粉每米水深667平方米用量15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如干塘清塘,漂白粉每667平方米用量7.5kg,生石灰每667平方米用量75kg,石灰要选择质量好的块灰。干塘清塘时在池底挖多个小浅坑,将漂白粉或生石灰倒入,用水化开后,将化开的水趁热向四周和池中心均匀泼洒。待清塘清野除杂后,再向池塘施放有机肥,667平方米施放150~200kg,约一周时间,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黄颡鱼种。
2.2 放养
一般于清明后4月初温度略有回升时放养,气温太低,容易得水霉病。黄颡鱼种规格为36尾/kg,667平方米放2200尾左右,注意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但也不能放养密度太低,因为黄颡鱼有抢食的习性,如果密度过低,则黄颡鱼主动觅食能力下降,影响生长。黄颡鱼种要来自黄颡鱼专门繁育场,3~5d后,再适当搭配花白鲢,规格为12~14尾/kg,667平方米放70尾左右,遵循原则先放黄颡鱼种,再放养其他鱼种,以利主养鱼的生长。注意不宜搭配鲤、鲫鱼等食性基本相同的鱼类,更不能搭配肉食性鱼类,易与黄颡鱼争食、产生不利影响。
3 生产管理
3.1 饲料投饲
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虾、水生蚯蚓等,植物性饲料原料有黄豆饼、棉仔饼、玉米、小麦粉等。黄颡鱼苗下塘后,需先对它进行驯食,驯食后方才正常投喂饲料,其方法为:在苗种下塘2d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耐心驯化5~7d后即可,投喂方法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饵两种形式。如投喂原料饵料,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腐败变质的小杂鱼坚决不能投喂,开始投喂鲫鱼专用饵料,既节约成本也能满足这一阶段黄颡鱼的蛋白质需求,日投喂量为黄颡鱼体重的1.5%~2%。如投喂配方饲料,则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mm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mm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min的稳定性,而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投喂时间应注意,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黄昏为主,每天以早晚两次为主,早晨一般于6∶00左右(黎明前)投喂,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2/5,18∶00(黄昏后)投喂,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2/5,投喂量正常以1~1.5h内是否能将所投喂饲料全部吃完,酌情增减投饲量。一般蛋白质含量达36%~38%左右,则满足成鱼营养需要。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四看”的原则。
3.2 水位调节
开始投放黄颡鱼苗时,水位保持在0.8m左右,通过浅水升温的方式,促进黄颡鱼提早摄食和提高摄食强度。随着温度的回升,5月份加至1.2m,6~9月份逐渐加至2m,10月份以后逐渐降低水位至1.5m左右。同时,5~6月每15~20d视水质情况加水一次,7~9月每7~10d换水一次,每次加水15cm左右,同时每15~20d用一次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3.3 勤巡塘
每天坚持勤巡塘,早中晚各一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傍晚检查全天的的摄食情况、有无残饵、有无浮头预兆,有无病害的发生等,坚持做好塘口生产记录,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 病害防治
遵循“病害预防、防重于治”的原则,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要以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自5月下旬开始至9月中旬,使用生物制剂与生石灰轮流间隔使用。使用EM菌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隔15~20d再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期间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温和性药物杀虫防病,杀虫剂主要针对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黄颡鱼对硫酸铜、敌百虫等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
黄颡鱼虽较花白鲢耐低氧,但溶氧高低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高产的塘口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足。自5月底,每天24∶00~次日1∶00池底层溶氧最低时,开启微孔增氧设施5~6h直到天亮,阴雨天提前开,晴好天气适当推迟开启时间,直到10月中下旬,温度降低时,可根据池鱼生长情况适时开启。
4 捕捞销售
由于黄颡鱼营底栖生活,再加之身体上长有3根刺,故用常规的捕捞技术捕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通常用拉网捕捞和干池捕捞结合进行,能收到较好效果。拉网时最好能营造让黄颡鱼浮头的水体环境,待池鱼浮头时拉网,可捕获池中大部分鱼体,但拉起集网时要迅速向网内冲注大量新鲜水体,防止拉起的鱼体因缺氧而死亡。对于剩余在池塘中的黄颡鱼,最好是干池(塘)捕捞。
每667平方米放养苗种黄颡鱼2200尾,60kg;花白鲢70尾,7kg,合计1250元,塘租、电费等其他费用3710元,共5220元。共收获黄颡鱼1980尾,346kg,花白鲢67尾,100kg,共计9246,效益为4026元。
原文:水产渔业 >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池塘养殖黄颡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ujishu/20104923.html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白海参的养殖环境1、白海参不适合野生养在大海中,它在自然界是很难生存的,很容易被天敌发现后吃掉,而且当它鼓起身体漂浮的时候,会被海浪冲得很远,甚至消失不见。2、白海参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更怕...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适合的海域。一般应选择水深在5米以上,并且受到风浪或者潮汐影响比较少的海湾,而且海湾的潮流要畅通、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饵料丰富。2、选择网箱。考虑到操作方便,网...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网箱养海参每箱投多少苗? 网箱放苗密度一般为1000-2000只/箱,放苗规格在200-3000只/斤都有。每个网箱一般长3米、宽1.5米、高0.8米,放苗前期网箱上面会覆盖遮阴网,等海参苗适应环境以后,为了方便管理...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锦鲤鱼的饲养方法1、选择鱼种选择鱼体健壮、没有损伤、颜色华丽、边缘整齐、斑纹清晰、鱼背挺直,鱼体平衡度好、身体雄壮有力、游水姿态稳重、鱼鳍对称、灵活敏捷的鱼种进行养殖。2、选择水箱...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一、海参养殖大棚建设1、位置选择海参育苗大棚的位置应选择在靠近海边、地势稍高的地方,以方便抽取海水、排放废水。①取水口海水取水口处要求海水水质清洁、无污染、无杂物;取水水泵、水龙头用滤...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区别主要在于鱼头的形状、鱼尾的长度、背鳍鱼鳞以及食用口感等,野生大黄鱼鱼头小且尖,鱼尾修长,背鳍有锯齿呈黄色,养殖大黄鱼鱼头大而浮肿。鱼尾短小...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梭子蟹从蟹壳寄生物、腿脚钳子的状态、透光的面积和肚子的颜色等能判断是否肥美。蟹壳上有寄生物说明螃蟹状态好,腿脚不残缺、钳子锋利说明食物充足,透光面积小说明肉质体积...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九节虾不是基围虾。九节虾的外壳上有一深一浅的环状横向纹路,煮熟后有明显的白色环状花纹,因此得名九节虾,价格昂贵且虾壳硬、肉质有韧性,而基围虾是一种用基围养殖的刀额新对...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蜜蜂吃的东西主要是蜂蜜、花蜜、蜂王浆和糖浆豆粉等。大多数的蜜蜂都是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物的,蜜源不足会补充糖浆和黄豆粉,幼虫前3天食用蜂王浆,后期食用蜂蜜,一生食用蜂...
[水产渔业养殖技术] 黄鳝在选种和放养时需要注意养殖池的建设、鳝种的挑选、鳝苗的处理和放养的方法等。养殖池要用水泥抹底,安装铁丝网防止逃脱,鳝种不选病鳝、伤鳝等,鳝苗要用稀盐水浸泡进行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