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鸭年赚千万
我叫吴德本,今年64岁,是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人。我从小随父捕鱼,改革开放后从捕鱼转为养鱼,经逐年发展,承包鱼塘达到140亩。1997年,我看到浙江人在邵伯湖边养鸭效益不错,便萌发了养鸭的念头,养鸭规模从最初的5000只很快增加到11万只。当年年底,我发起成立了“邵伯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开始时的8名社员、养鸭8万只,至2009年发展到社员163人、养鸭115万只,日产蛋48吨,年产蛋1.73万吨,创造禽蛋销售产值2亿元(含帮别人销售鸭蛋0.5亿元),获利1250万元。
“过三关”闯出路
起初养鸭时,我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销售渠道,这“三无”成了制约我养鸭发展的“三关”。
首先是资金关。我虽然多年养鱼,自己的积蓄也只有2万多元,我又找朋友借了5万元、贷款2万元,到宁波购回了5000只苗鸭,在浙江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养鸭。
第二是技术关。我开始对鸭饲料怎么配比、防疫如何实施、不同鸭龄期怎样管理和喂料等问题一无所知。我一方面向镇上兽医站的兽医请教,请他们给予指导帮助;另一方面到浙江人的养鸭场学习,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边干边学,积累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攻克了各种技术难关。
第三是蛋品销售关。开始时,我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好请浙江的朋友帮助代销。与此同时,我跑高邮、去泰州、奔山东、到湖南,吃尽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销售渠道。在邵伯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与当地的7个养鸭户一起成立了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大伙推选我当社长,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使养鸭事业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
“四统一”促发展
邵伯镇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3年的发展和探索,事业越搞越大,使社员们既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又获得了成功的经验。2001年,合作社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得以完善和规范。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合作社实行一本账对外、内部分户核算的管理模式,具体运作实行了四个统一:
一是统一采购苗鸭或青年鸭。合作社年初与各饲养户商定当年发展计划,根据各户提供的饲养总量,专人到杭州、宁波与客户签订购鸭合同,到时候由供货方专车送货上门,资金由合作社统一结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苗鸭数量、质量、时间都可得到保证;二是价格得到优惠,因为批量大,与零售市场相比,苗鸭每只便宜0.1元,青年鸭每只便宜2.5~3元。
二是统一采购饲料和药品。根据年初确定的饲养量,合作社按照鸭子不同时期的需求,统一预算各种配料的总量,分别与供货厂家、店家签定饲料供货合同。合作社有5辆专用车,又外租2辆,共有7辆车,专门装运饲料和药品,驾驶员根据合作社的凭证将货直接送到饲养户。合作社与供货方10天或1个月结1次账,资金由合作社统一支付。这样做,一是在价格上量大从优,二是货源紧缺时,供货方优先保障合作社。
三是统一防疫。防疫关系到养鸭的成败和效益,合作社统一组织8个人的专业免疫队伍,免费为各养鸭户防疫,每天可防疫2万只鸭,避免了各行其是,确保了最佳防效。
四是统一销售蛋品和老鸭。养殖户的蛋品统一由合作社对外销售,国内销售范围为湖南、安徽、上海、山东、江苏、河南等省市,国外主要销往意大利,外销蛋品占总销量的60%左右。
老鸭销售是根据各户老鸭的膘情好差定价,基本上做到淘汰一批销售一批。
“富帮穷”作贡献
我养鸭致富之后,不忘还在贫困线上奋斗的乡亲,10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合作社成员在鸭苗选购、技术指导、防疫治病、成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还对其中的20户进行资金上的扶持,这20户大多属于贫困户,他们有劳力,无门路,想养鸭致富,缺少启动资金。为了帮助他们实现养鸭致富的梦想,我多则几万元,少则几千元,借给他们购苗鸭、建鸭舍、买饲料。吴正光一家5口人,生活贫困,1999年我借给他2万元养鸭3000只,第二年又借给他3万元,他家的鸭群发展到7000只,第三年,他不仅归还了欠我的5万元借款,还建了楼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郭安得原来在养殖场养鱼,后来因承包竞标未中,无路可走,我鼓励他养鸭,为他担保贷款7000元,又借给他资金2万元,他开始养鸭2500只,后来发展到1万只,3年后不仅还清借款,自家也建了楼房,供儿子上了大学,过上了小康生活。曾在我的鸭场打工的周祥,自己也想养鸭,我借给他3万元资金,他购回3500只幼鸭饲养,第一年就赚了5万元钱。几年后,我在经济上支持的20个养鸭户,户户脱贫致富,家家建起楼房。
今年年初,我又在高邮市红桥镇租了200亩低产田,继续扩大养鸭规模,我的目标是5年内发展社员到100户,鸭饲养量达到200万只,销售值突破4亿元,并准备自办炕坊,走自孵、自养之路。
(吴德本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水禽养殖合作社 邮编:225200)
原文:养鸭 > 养鸭新闻:邵伯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鸭年赚千万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yajishu/20102614.html
[养鸭新闻]27年前背着打饼的铁鏊远上北京打工的那个画面至今还清晰地留在张福强的脑海里。他做梦也没想到,多年以后,他会从一个打烧饼的街头小贩,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个养鸭大王,不仅自己挣了...
[养鸭新闻]“小蒲,下周还是给我送20只烤鸭过来哟!”5月15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朝阳村九组生态鸭养殖专业大户蒲文明接到来自纳溪和泸州城区酒店的订购板鸭电话。进入5月,每天...
[养鸭新闻]鸭子是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一种家禽,在农村,鸭子也随处可见,在江苏省盐城有一种黑羽番鸭,它不仅样子长得漂亮,还会飞,那夏季养殖黑羽番鸭有何技巧呢?注意室内饲养密度。如果每平方米...
[养鸭新闻]“以前都种植传统水稻,价格卖不起钱。今年种生态稻,不仅卖上好价钱,而且在田里养鸭还增加一份收入。”近日,笔者来到綦江区赶水镇土台村五社,看到村民们正穿梭在田间抢...
[养鸭新闻]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养鸭难赚钱,费心养殖到最后却赚不了多少钱,甚至养了几年鸭子的老养殖户还没有新入行的养殖户养得好,赚的钱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新入行的养殖户总结了这几个...
[养鸭新闻]2020年初,一场异常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武汉开始席卷全国,顿时打的各行各业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畜禽行业来说,影响尤甚。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畜禽...
[养鸭新闻]罗学忠在槟榔园里喂养山泉鹅。 罗蓬的精准脱贫衍生的正向叠加效应正在发酵,不仅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踏上致富路,原本不是贫困户的村民也卯足了干劲,大力发展生产,走上致富路。罗蓬村委会草蓬小组村民...
[养鸭新闻]邓女士与丈夫刘元华养鹅已10余年。 在东海岛民安街道迈旺村,每天清晨5时,养鹅人刘元华和妻子邓芬便起床了,来到池塘旁,为近2000只散养的鹅喂食。鹅只成群成片,或是在地上自由嬉戏欢腾,或是在水中扑...
[养鸭新闻]本报记者张倩“嘎嘎嘎、嘎嘎嘎……”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成群结队的鸭子便在赶鸭人的竹篙挥舞下,跑进稻田中……这是初秋徽州区西溪南镇580亩有机稻基地里“稻鸭共育”的壮观景象。为了种出货真价...
[养鸭新闻]5月10日,河北省迁安市正农鹅养殖公司饲养员展示刚出壳一天的雏鹅。 当天,正农鹅业孵化的首批5000只雏鹅入驻育雏棚。今年该公司引进南方优良鹅品种“三朵花”成功孵化,近日,该批雏鹅将坐飞机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