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病凶及防治方法
刘兴旺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文章综述了奶牛乳房炎的各种病因和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以乳房肿大、疼痛、泌乳减少或停止和乳汁变性为特征。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生产中的发病率高达40%,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
1 病因
1.1 微生物和病菌因素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有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80多种,一般情况下,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等。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环境或体内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乳房外伤或血液进入乳房,使乳房受到了感染而引起乳腺发炎[1]。
1.2 饲养管理不当
1.2.1 外界环境因素:如奶牛场环境卫生条件差,牛舍不清洁、不消毒;牛床、运动场潮湿;垫草不及时更换;不及时冲洗、消毒挤奶器;挤奶前不清洗乳房或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等都会引起奶牛的乳房炎。
1.2.2 榨乳技术:若挤奶员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规范,会使乳头黏膜上皮损伤;机器挤奶时间过长,负压过高或抽动过速,也会损伤乳头皮肤和黏膜;挤奶前手未洗干净,挤奶机器不配套,清洗乳房的水更换不及时等也是引起本病的诱因。
1.2.3 奶牛饲喂不合理:对于高产奶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同时也增加了乳房的负荷,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乳房炎。而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抗感染中能起重要作用,如补充亚硒酸钠、VE、VA会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2]。
1.3 继发于某些疾病
如胃肠疾病、饲料中毒、生殖器官炎症等疾病毒素的吸收。
2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形乳房炎。
2.1 临床型乳房炎
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特征为乳量减少、乳汁变性、乳房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温热、疼痛。根据病情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
2.1.1 最急性乳房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患病乳区肿胀严重,乳头也随之肿胀,皮肤发红或发紫。触摸时感觉乳房发热、疼痛,整个患病乳区质地坚硬如石,挤不出奶,或仅能挤出一两把黄水或淡的血水。患病牛持续发烧,体温升高至41.5~42℃,心率及呼吸增加,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奶牛生命安全,死亡率达10%以上。
2.1.2 急性乳房炎:病情较最急性缓和,患病牛乳区肿胀,皮肤发红,乳房发热、疼痛明显,有硬块、常拒绝检查。产奶量下降,乳汁呈灰白色,内混有凝块、絮状物。奶牛全身症状较轻,精神尚好,体温稍高或正常,食欲减退,如能及时治疗,也可以比较快的痊愈,患病乳区不会遗留形态和机能异常。
2.1.3 亚急性乳房炎:发病缓和,发病乳区病理变化较轻;食欲、体温、脉搏等全身反应都正常;乳汁稍稀薄,颜色基本正常,常见最初几把奶内含絮状物或凝块。体细胞数增多,ρH值偏高。这类乳房炎只要及时治疗便可以痊愈。
2.1.4 慢性乳房炎:由急性转变而来,病程长,反复发生。一般患病乳区临床症状不明显,也不表现全身症状,但产奶量下降,药物反应差,疗效低,头几把乳汁有块状物;患病严重乳牛乳汁放置后能分出乳清和内含脓汁;乳房有大小不等的硬结。由于此病反复发作,可导致乳腺萎缩,乳头变小。
2.2 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肉眼看不出乳房和乳汁的异常变化,无临床症状表现,但患病牛产奶量减少,奶的品质下降,乳中细菌数、体细胞数增加,ρH7.0以上,呈偏碱性;导电值也发生变化[养殖网:www.nczfJ.com/]。
3 预防措施
3.1 保持环境卫生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因此,要保证牛舍良好的卫生条件,设计合理,畜舍通风良好、背坡向阳;保持牛床清洁,垫草及时更换,粪便及时清理。要定期对牛舍及运动场进行消毒。经常刷拭牛体,尤其是母牛的后躯,保持乳房清洁。做好夏季奶牛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使牛生活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3.2 严格执行挤奶操作制度
手工挤奶时应采取拳握式,乳头过短可用滑下法,患有乳腺炎的牛要采用人工挤奶,产后15 d以内的牛不适合机械挤奶,否则容易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机械挤奶时,要严格执行挤奶操作制度,挤奶前要认真清洗、热敷、按摩乳房,开始挤奶时要认真检查头两把奶,观察乳汁是否正常。机械挤奶前后都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消毒和维修保养。
3.3 合理配置日粮
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合理配置,营养要平衡,各阶段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营养全面供应,在分娩后期为了减轻乳房的膨胀,可以适当控制饮水和多汁饲料的喂量。
3.4 加强对干奶牛乳区的护理
干奶期预防,是乳房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所以,保护好干乳期奶牛的乳房,对预防乳房炎至关重要,停奶时,向乳房内注入长效抗生素类药物;在干奶最初1周内,每天进行1次乳头药浴,药液注入前要清洁乳头,乳头末端不能有感染,能很好的预防乳房炎发生。
3.5 加强围产期奶牛的管理
妊娠母牛在分娩前7~10 d,应每天进行1次乳头药浴,乳房水肿在初产母牛中较多发,遇到这种情况,要控制日粮中食盐的含量,改机械挤奶为人工挤奶[3]。
3.6 加强隐性乳房炎的检测
可以使用CMT诊断,对两个加号以上的隐性乳房炎的奶牛进行隔离治疗。
3.7 及时治疗、淘汰病牛
对于现场观察和使用药品检测出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及时隔离,完全治愈后才能进入挤奶厅进行挤奶。对于久治不愈的病牛要及时淘汰,以免传染给健康奶牛。
4 治疗措施
对乳房炎的治疗越早越好,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病牛舍清洁、干燥、其次减少多汁料和精料饲喂,减轻对乳房的负担。如果是继发病,则应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1 药物疗法
4.1.1 乳房内注入药物,是治疗奶牛乳房炎常用、简便、有效的方法。注入药物前、术者手、乳头,均要进行严格消毒,乳房内的乳要挤进,如果有浓汁要挤出,如果浓汁不易挤出,可用2%~3%苏打水使其“水化”再挤。每患畜用青霉素50万U,链霉素0.5 g,溶于50 mL蒸馏水中,再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溶液10 mL经乳导管注入,2次/d。
4.1.2 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主要是用于全身症状明显或急性乳房炎的病牛,可用青霉素350万IU或阿莫西林200万~300万IU,链霉素4 g,1次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四环素按每日5~10 mg(kg体重),分两次静脉注射。
4.1.3 静脉注射普鲁卡因液,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300万IU,加3%普鲁卡因10~20 mL、生理盐水40~60 mL,进行会阴静脉和外阴动脉注射,效果较好。
4.1.4 慢性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采取局部刺激疗法,采用樟脑、鱼石脂软膏或碘甘油,将乳房洗净擦干后涂于患处,效果明显[4]。
4.1.5 中草药疗法,常用的中成药有乳炎消油剂、消炎膏、乳房外用消肿散。中药常用的有蒲公英、瓜蒌、金银花、连翘、木通、香附、陈皮、柴胡、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红花、王不留行、黄芪、甘草等[5]。不管哪一种剂型,都应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牛制宜的原则,选择对奶牛乳房刺激性小、疗效明显的中草药治疗。
4.2 封闭疗法
封闭治疗主要包括乳基封闭和会阴神经封闭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用0.25%~0.5%的普鲁卡因150 mL,进行乳房基部注射,再配合全身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减少发病乳区的疼痛,加强患病乳区乳腺细胞的新陈代谢;也可以同时加入160万U青霉素+100U链霉素进行乳基封闭治疗生[6]。
4.3 按摩疗法
每次挤奶前做15~20 min乳房按摩,浆液性乳房炎自下而上,卡他性乳房炎为了防止炎症的扩散,由上部向下部按摩,在发病后2~3 d,乳房按摩的同时配合热敷,用热毛巾浸以硫酸镁液热敷按摩,促进并改善血液及淋巴液循环,恢复乳腺管道的通透性,促进乳汁及炎症产物快速排出[3]。但纤维素性、出血性、蜂窝炎性乳房炎禁忌按摩。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云南畜牧兽医杂志,2008(04):35-37.
[2] 刘兴祥.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畜牧兽医科技信,2008(02):55.
[3] 徐国一.鹿占森.李岩东.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养殖顾问,2011(02):87-89.
[4] 李玉鸿. 农区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综合防治.畜禽业,2008(06):62-63.
[5] 魏钊.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畜牧兽医杂志,2008(02):25-26.
[6] 闫凤英.高明.郑巍.奶牛支原体性乳房炎的诊断及防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08):62.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niujishu/201024873.html
[奶牛养殖]腐蹄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家畜这一类动物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种病一旦患上就很难治好,而且病状比较恶劣,会出现一些烂蹄的现象,包括运动障碍以及食欲减退和跛行的症状,所...
[奶牛养殖]近年来,畜牧业在我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较高,但在养殖管理的诸多环节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影响了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造成奶牛产乳量减少,效益不高,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下面小...
[奶牛养殖]养殖业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养殖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蛋鸡业、肉鸡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猪业等。 对我国广大的农民朋...
[奶牛养殖]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和农户纷纷投资养奶牛,但因奶牛品种不良,饲养户科学管理水平低,致使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
[奶牛养殖] 奶牛阴道脱出指病牛阴道上壁从阴道口的球状翻出。奶牛阴道脱出是一种临床中容易发生的产科病,通常在妊娠末期、产后发生。轻者在卧地时会脱出,而站立时又会缩回,重者在站立时也无法缩回。如果长时...
[奶牛养殖]奶牛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奶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寄生虫病,是由多种巴贝斯虫而导致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常见的是急性型。该病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主要在7~9月发生,具有8~15天的潜...
[奶牛养殖]奶牛可以受到4种脂螨(疥螨、足螨、痒螨、蠕形螨)、6种虱、皮肤蠕虫、蝇蛆(螺旋蝇蛆)以及各种蝇类的感染。寄生虫性皮肤病最常见于冬天舍饲的奶牛,许多皮肤病不能仅根据临床症状做出鉴别诊断,必须进行实...
[奶牛养殖]奶牛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长奶牛使用年限,而想通过遗传来改变奶牛的使用年限并不现实,因为奶牛的使用年限遗传力都很低,所以只能通过其它因素来延长其使用年限。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使...
[奶牛养殖]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前三周为围产前期,也称为干奶后期,后两周为围产后期也叫泌乳初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饲养管...
[奶牛养殖]青贮饲料营养丰富、多汁、适口性强,家畜喜食。随着青贮饲料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喂奶牛,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如果饲喂不科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