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气肿疽的诊断与治疗
赵美英 (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畜牧兽医站157513)
鹿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伴有捻发音和跛行为特征。
1 病原体
气肿
赵美英 (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畜牧兽医站157513)
鹿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伴有捻发音和跛行为特征。
1 病原体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大杆菌,有周身鞭毛,能运动,但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中立或近端芽胞,呈纺锤状或汤匙状。革兰氏染色阳性,用病鹿肝表面材料作涂片染色,可见菌体两端钝圈,多单在或成对排列,但不形成长链锁或长丝状。本菌为一种专性厌氧菌,在葡萄糖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具有显著的特征,菌落平坦,中心高起如扣状或呈葡萄叶状,菌落呈蓝紫色,周围有微弱的β型溶血区。本菌的繁殖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大,但芽胞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中能存活5年以上,在风干的皮肤和肌肉内可生存18年。0.2%“升汞”(氯化汞)溶液经过10分钟,3%福尔马林溶液15分钟能杀死芽胞,但2%石炭酸液对芽胞的作用微弱。
2 流行病学
病鹿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菌主要存在于病变部的肌肉、皮下组织及水肿液中,肿胀破溃后,病菌随渗出物排出体外,主要感染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主要媒介物是土壤。芽胞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形成气肿疽疫源地,当鹿采食了混有芽胞的泥土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消化道黏膜创伤感染。健康带菌鹿当肠黏膜有损伤时,可发生内源传染,也可由于分娩、锯茸经创口传染。在个别情况下,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经皮肤传染。本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且多与气肿疽疫源地有关。如果低洼、潮湿山谷和沼泽等地区牧地一旦污染,就会招致经常发生。夏季放牧季节内更易多发,往往会引起流行。如果喂饲了污染芽胞的饲料,也可引起圈养鹿大量发病。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该病的潜伏期2~9天,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常突然发病,多为急性经过,体温升高到40.5~42.0℃,病初仅见跛行、掉群。不久在股部、臀部、肩部等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水肿,肿胀部开始有热有痛,以后肿胀部的中心变冷、失去知觉,产生多量气体,很快沿皮下及肌间向四周扩散,肿胀部的皮肤干燥、紧张,呈紫黑色,触诊硬固,有捻发音,叩诊呈鼓音。肿胀部破溃或切开后,流出污红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肿胀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此时全身症状明显,如精神沉郁,反刍停止,拒食,呼吸困难,腹部膨大,行动迟缓,严重的倒地不起。濒死前昏睡,体温下降。病死率达75%以上。
尸体迅速腐败,瘤胃酸气,鼻孔流出血样泡沫液体(www.nczfj.com)。切开患部肌肉的皮下结缔组织后,可闻到极恶臭气味,并流出暗红色带气泡的液体。皮下及肌间组织有广泛的气性、出血性胶样浸润,受损肌肉变性坏死并充有气体而呈海绵状。局部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心包、胸腔及腹腔内间或有微红色至暗红色积液。肝脏肿大,脾脏几乎没有变化。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欲确诊尚须进行细菌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取病鹿肿胀部的肌肉、水肿液涂片,同时制作肝触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到单在的或两个连在一起的带芽胞无荚膜的气肿疽梭菌。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实验动物接种试验。
血清学检查。可用病料涂片进行荧光抗体染色试验,也可像炭疽Ascoli氏反应那样制作沉淀原进行沉淀试验。用于试验的高免血清必须用不含有芽胞的菌体抗原制备,避免交叉反应。气肿疽有高热、局部肿胀和急性死亡等症状,与炭疽巴氏杆菌有相似之处,诊断时应注意区别。
5 治疗
由于气肿疽发病急,病程短,故为了提高治愈率,一定要争取时间,及早进行综合治疗。抗菌治疗方法为早期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必要时隔12小时再重复注射一次,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单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静脉注射也有一定效果。因全身中毒症状比较严重,对症治疗中要注意强心、解毒。临床治疗时可根据病情,选用樟脑酒精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外科治疗时可将肿胀部切开,除去坏死组织,用2%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早期病例,也可不切开,用0.2%~0.5%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毫升溶解青霉素80~100万单位,在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
网址:https://www.nczfj.com/yanglu/201021262.html
[养鹿养殖技术]鹿科是哺乳纲偶蹄目下的一科动物。我国东北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差别很大,养鹿生产随季节变化而呈现较强的季节性。春季伊始,安排、落实好养鹿生产的各项工作,对提高饲养效益至关重要。东北地区养鹿场春...
[养鹿养殖技术]当前,有些梅花鹿养殖场(户)鹿茸的产量与质量都很低,生产出的鹿茸滞销,养鹿的经济效益很差。鹿茸乃养鹿所追求的最主要产品,提高其产量与质量是获得较好生产效益的关键。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影响鹿茸产量...
[养鹿养殖技术]在饲养梅花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梅花鹿生病,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科学饲养,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降低死亡率,做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下面具体介绍一...
[养鹿养殖技术]鹿场的绿化可改善小气候。树木具有遮荫、降温和调节湿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鹿场的空地上都应绿化。绿化可以显著改善鹿场的温度、湿度、气流和日晒等。在炎热的夏季,强烈的日光照射,对鹿威胁较大,往...
[养鹿养殖技术]鹿场的绿化可改善小气候。树木具有遮荫、降温和调节湿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鹿场的空地上都应绿化。绿化可以显著改善鹿场的温度、湿度、气流和日晒等。桦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多光滑,多为薄层...
[养鹿养殖技术]坏死杆菌病亦称腐蹄病,是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共患的传染病,是由于感染坏死杆菌而导致一种慢性传染病,鹿感染坏死杆菌病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四肢、皮肤和深部组织以及口腔粘膜、消化道粘膜发生坏死病...
[养鹿养殖技术]鹿血粉的鉴别方法一般包括性状鉴别、物理及化学方法鉴别。由于鹿血粉较为珍贵,许多黑心商人仿制鹿血粉,导致我国市场中鹿血粉质量良莠不齐,所以普及鹿血粉的相关知识,使消费者掌握鹿血粉的鉴别方法显...
[养鹿养殖技术]摘要: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以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该病的病原茵是破伤风菌,为革兰氏阳性茵,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一般必须经深创才能感染。...
[养鹿养殖技术] ...
[养鹿养殖技术]尹冬冬(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0)鹿茸是我国传统的且较为名贵的中药材,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确保鹿茸的临床疗效,就需要保证使用正确的鹿茸的品种,确保质量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