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的状况
蜈蚣与全蝎、蛇、蟾蜍、蜘蛛被俗称为“中华五毒”,是我国传统的五味有毒的中药材。在《本草纲目》等古今医药名著中均把蜈蚣列为解毒、镇痛、克癌、治痛的重要药物。每年各大医药公司都大量收购蜈蚣干品,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要。随着需要量的增加,药用蜈蚣的采集、养殖与加工有了相应的发展。
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浙江舟山地区的岱山及嘉兴地区各县均是它的主要产地。在20世纪50年代初,年产在三四百万条上下。湖北沿长江各县的产地分部,但产量较多。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年产近2000万条左右,但其质量不及浙江。
以中药传统来说,浙江药用蜈蚣是地道的中药产品。据地方志记载,明朝浙江岱山有药用蜈蚣商品输出,由宁波集中运销全国各地。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农业耕地生态条件的剧变,致使嘉兴地区药用蜈蚣产量锐减,近乎消失,浙江的药用蜈蚣产量下降了一半。
由于药用蜈蚣资源减少,而药材消费数量却倍增,药用蜈蚣就成为市场上紧缺的药材之一。为此,湖北省有关单位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着手人工养殖蜈蚣的研究。浙江省从1976年开始由省医药公司、岱山县医药公司、杭州大学生物系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协作组,对药用蜈蚣资源的增殖进行了研究。1980年,这个协作组进行了成果鉴定,在总结3年工作的成绩的基础上,肯定了对药用蜈蚣的形态分类、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的初步了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包括蜈蚣的栖息地)日趋变成农田、鱼塘、公路或居民点。这样,药用蜈蚣的栖息地及其产量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只要重视保护自然资源,注意充分利用剩余的边缘地带,加强管理,开展人工养殖,仍可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蜈蚣自然资源的目的。
网址:https://www.nczfj.com/wugong/20106746.html
[蜈蚣综合] 蜈蚣的药用价值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此之后的古籍书中对蜈蚣的记载也非常多见。周代编著的<尔雅>书中称蜈蚣为“蒺藜”、“郎蛆”,其后在春秋末叶的<府子>、西汉淮南王刘安...
[蜈蚣综合] 蜈蚣养殖对温度度的要求: 温度的变化,对蜈蚣的活动影响很大。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虽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每当惊蛰一过,气温转暖,蜈蚣的冬眠开始苏醒,出土活动,一般它很喜欢栖居...
[蜈蚣综合] 1.喜群居。胆小怕惊 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样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但是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
[蜈蚣综合] 蜈蚣属于唇足类。唇足类的体内各系统与其他陆生节肢动物。的相同,它包括肌肉、消化、循环、呼吸、神经和生殖等系统。 (一)肌肉系统 作为唇足类的蜈蚣,其肌肉系统起源于胚胎早期的中胚层,是由...
[蜈蚣综合] 蜈蚣是低等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到了气温比较低的冬季,蜈蚣蛰伏在地下不吃不喝,体内物质代谢水平相当低,这是对它自身的一种保护。 蜈蚣的冬眠在中原地区,从寒露开始,身体物质...
[蜈蚣综合] (一)蜈蚣的栖居地 蜈蚣分布较广,南从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北至华北地区各省均有分布,但较多的是陕西、河南、江苏等省。 栖居环境,蜈蚣喜欢居于潮湿、阴暗的地方,多栖息在腐木、石缝和阴湿...
[蜈蚣综合] 蜈蚣在野生条件下喜食昆虫、蜘蛛和蚯蚓等,是一种以内食为主的小动物,但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偶尔也吃一些多汁的植物性饲料。 l蜈蚣的食物种类在自然界,物种生存斗争的规律是弱肉强食。蜈蚣个体...
[蜈蚣综合] 蜈蚣的外部特征: 蜈蚣体长10 - 15厘米,背腹扁平,全身分头和躯干两部分,整个身体为几丁质外骨骼所包围。头部由6节愈合而成,背面两侧各有l对集合眼,每个集合眼包括4个单眼,彼此很靠近,故很像复眼。除...
[蜈蚣综合] 蜈蚣是雌雄异体动物,雌雄鉴别对雌雄合理搭配饲养,减少饲养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 蜈蚣的雌雄鉴别比较复杂,需从头部、体型、体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确定。 头部呈扁平状而较大,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