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增收七大技巧
稻田养鱼不仅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更是利用农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战略选择,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为了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要求,目前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十分迅猛,已逐渐成为许多地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养鱼一点通:鱼病防治
一、鱼种优质规格要大
稻田养鱼不同于池塘养鱼,水面小,放养量少,生长期稍短,要想在稻谷增收的前提下实现养鱼增收,就要遵循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在放养鱼种时要求品种优良,品质纯正,市场价值高。适应稻田养殖的优良品种有很多,如优质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鳊鱼、鲫鱼、鲶鱼、鳜鱼、罗非鱼等鱼类或泥鳅、小龙虾等特种水产。放种时当选择那些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优良鱼种或虾种。要想早出成鱼,放养时鱼种的规格要尽量大一点,争取快速生长早日上市。放鱼的季节应当提前,在冬季稻田闲置时即可放鱼虾入田沟。放养密度要合理,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稻田条件、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掌握。放养操作时要规范作业,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虾5-10分钟。运输鱼种时水温与田中水温差不宜超过2℃,应将水温调节到基本一致时方可放鱼虾入田。放养鱼虾的时间必须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养。
二、稻种优良栽插合理
进行稻田综合种养的田块,对水稻品种要求也相应要高,由于田沟养鱼常年不能断水,不能频繁施用农药,所以水稻品种应该选择那些茎杆坚硬、能抗倒伏、又抗病害、耐肥力强且产量高的品种。要想尽早利用稻田养鱼,增加鱼种生长期,必须要提早培育秧苗,具体时间以各地水稻种植时间为准,越早越好。为了充分利用稻田面积,保证稻田的丰收,稻秧栽插要合理,插秧时采取宽窄行密植,以提高栽种数量,同时秧苗要插实插正,确保快速生长。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稻田的边行优势,适当增加埂侧以及沟旁的栽插密度,保证稻谷产量。
三、精细投喂培肥鱼种
稻田种养尽管可以充分利用稻田各种养分等丰富的饵料资源培育鱼种,同时鱼类粪便又可肥田肥水,但这并不是说稻田养鱼可以不投喂就能使鱼类快速生长。相反,要想鱼稻双增,必须加强精细投喂。稻田养鱼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鱼类的优质饲料。如果养殖规模较大,必须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要求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35%以上,每天投饲量为稻田中鱼体总重量的3%-5%。如果使用农家现有资源自配混合料,最好加工成颗粒投喂。在投喂上讲求“四定”精细投喂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常规情况下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一般鱼类在25℃以上时生长最快,此时应加大投喂量;在阴雨、闷热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或停止投喂。投喂时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情况,以此相应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精细投喂可促鱼类快速健康生长,增重快,产量高,相应提高稻田养鱼综合效益。
四、合理施肥谨慎用药
稻田施肥不仅有利于水稻生长,还可以为鱼类生长提供养份,一肥两用,鱼稻受益。所以施肥必须讲求科学施用技巧,肥种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在稻田开始翻耕时,每亩按200千克施足底肥,达到肥田肥鱼的效果。而追肥要求少量多次,也尽量使用有机肥,但施肥量应低于常规池塘养鱼,一般要减少10%-15%。在稻田防治病害时,要切记谨慎用药,因为很多水稻防治病药物对鱼类损伤较大,不仅抑制鱼类生长,而且会危及生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以生态防治为主,例如稻田中除草剂应少用,若需除草要以手工拔除为主。有些病害可以使用草木灰等天然药物防治或手工捉虫的办法解决。如果必须用药时,应当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品种,千万不要使用禁用鱼药,更不要使用剧毒农药。在水稻施用药物时,最好采用喷雾方式,喷药时喷嘴向上喷洒,尽量将药洒在叶面上,减少落入水中的药量,防止毒害鱼类。农药若是粉剂,必须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以便药物粘附于叶面而不至于落入水中。若是水剂,则要在露水干后喷雾,以便稻叶吸附药剂。为确保田沟中鱼类安全,水稻施药前要将田间水灌满,以稀释药物浓度,施药后及时换掉田水,注入新鲜无毒之水。施药时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切不可在雨前喷药,因为雨前喷药既治不了水稻病害,又加大鱼类中毒风险。
五、防管结合保田护渔
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必须搞好养殖工程的建设、防护与管理。首先要在稻田中央和田埂边开挖鱼凼,再在离田埂内侧1.5米左右的地方挖好外环沟,然后在外环沟内田板面上开挖内田沟,并将鱼凼与鱼沟互相打通。在开挖外环沟时,可利用土方加高加固田埂,夯实以防渗漏。在田块进出水口要设拦鱼栅,既防鱼类逃失,又可防止敌害生物进入田沟。鱼种进入田沟后要实行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鱼种下田前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予以消毒处理,同时,每隔10天或半月在鱼凼鱼沟中施用生石灰溶液,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鱼类下田后,要注意调节水质,一般每周施人畜粪肥一次,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田水的20-30%。平时注意水温,夏季水温过高时可采用加深田水的方法调控水温。在恶劣天气时要加强田间管理,疏通进排水口,保证鱼类安全。
六、日夜巡田防偷防盗
稻田养鱼田间管理要精细,注意日夜巡田,每天坚持早、晚巡田一次以上,观察鱼类摄食是否正常、是否有浮头,水稻长势是否良好,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拦鱼栅是否堵塞、松动,水稻是否有发病、倒伏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同时,因为田间处露天野外,鱼类又集中在鱼凼鱼沟中易捞易偷,所以最好鱼沟中放入竹枝、树枝等障碍物防止偷捕,在田间建设好值班室,保证专人值班。搞好了田间综合种养工程的建设、防护和管理,就能确保鱼类健康安全生长,就能确保产量和效益,达到一田双收的效果。
七、“捕”“补”结合均衡上市
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鱼类也在快速增重,那么平时就要注意控制田间水体中的载鱼量,因为高温期也是鱼类快速增重的黄金时期,鱼类生长很快,当鱼体生长速度超过水体的载鱼量时,就可能会发生缺氧死鱼的危险,此时应当采取“捕大留小、均衡上市”的策略,搞好轮捕轮放工作,先捕捞一批鱼类上市变现,再根据水体中容量大小补放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鱼种,或补放优质鲫鱼、罗非鱼等速生品种,还可以结合实际多次捕捞并多次补放,科学调整好水体中的载鱼量,捕补结合,均衡上市,实现稳产高产,多次增收。
网址:https://www.nczfj.com/tezhongzhongzhi/157380.html
[特养技术] 斑鸠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食用功效非常地好。那么斑鸠的药用价值有哪些,斑鸠怎么做才能更营养呢?斑鸠的药用价值斑鸠的肉能够耳聪明目、轻身,还能够使人腿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
[特养技术] 斑鸠,也叫斑鵻,锦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斑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效益可观,不少人都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养殖起了斑鸠...
[特养技术] 斑鸠是一种野性比较强的生物,纵然人工饲养久了都会有一定的保留。所以斑鸠的肉质相对于很多的鸟类来说都是很鲜嫩一种。目前斑鸠养殖在很多地区都均有欢迎,人工养殖户较多。那么,斑鸠怎么养殖比...
[特养技术] 斑鸠是鸽形目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体形较家鸽为小,斑鸠口感坚实、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目,那么,斑鸠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斑鸠吃什...
[特养技术] 斑鸠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主要在林缘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捉斑鸠会不会犯法吧!捉斑鸠会不会犯法会犯法。斑鸠是受保...
[特养技术] 斑鸠属候鸟,几乎遍及我国各地。现在人工饲养的品种主要为山斑鸠。那么,斑鸠养殖前景如何?目前山山斑鸠养殖还没有成规模,需要掌握养殖技术但斑鸠养殖前景广阔,市场看好。斑鸠的养殖前景斑鸠养殖...
[特养技术] 斑鸠我们很多人都是只听过没见过,斑鸠体形似鸽,羽毛光滑,性情温顺,观赏价值颇高。斑鸠养殖成本低,那么斑鸠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呢?斑鸠的市场前景又如何呢?一、建立场地应选通风良好、干燥,地势较高...
[特养技术] 鹌鹑蛋是鹌鹑产的蛋,在平时我们也会吃到,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也叫做鹑鸟蛋、鹌鹑卵等,被认为是“动物中的人参”,那么,鹌鹑蛋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一、鹌鹑蛋...
[特养技术] 鹌鹑作为一种依赖人工孵化养殖的动物,其饲料配方可不简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鹌鹑各阶段的饲料配方及饲养方法吧。鹌鹑的饲料有哪些鹌鹑饲料配方主要饲料有玉米、豆饼、鱼粉、麸皮、米糠等...
[特养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鹌鹑蛋,很少有人吃鹌鹑肉,那么鹌鹑肉有什么食用效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鹌鹑肉的功效及作用吧。鹌鹑肉的营养成分鹌鹑肉质鲜美,含脂肪少,食而不腻,素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