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棚小番茄栽培技术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零下4~7℃,年均日照1289小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282天,与台湾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相似,因而称黔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零下4~7℃,年均日照1289小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282天,与台湾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相似,因而称黔台农业示范区。
台湾水果小番茄于2012年从台湾引入我市种植。经过3年来的试验示范种植,探索出一套绿色食品台湾水果黄瓜在凯里地区大棚栽培技术,该产品并于2014年12月底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为了稳定台湾水果小番茄质量、创建台湾水果小番茄品牌,规范台湾水果小番茄生产,特编制该栽培技术。
茬口安排,第一季于3月1日开始育苗,4月15日定植,即3月1日至9月10日;第二季于6月1日开始育苗,7月1日定植,即6月1日至12月1日。合理安排前后作物的更换次序,是复种轮作重要技术措施,是合理利用土地、劳力、资金的关键。
1 土壤选择
选择空气清新,没有工业厂矿污染,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一定规模相对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和销售运输的地块。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 Y/T391-2013)。
2 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能力强的台湾水果小番茄等优良品种。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
3 育苗
3.1 育苗设施选择
应配有大棚设有防虫、遮阳、排气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2 苗床准备
穴盘育苗,育苗前穴盘、基质需先进行消毒,消毒药品用二氧化氯。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
6∶2∶2,进行混合后,喷水使湿度达到60%后使用。第一茬于3月1日开始育苗,第二茬于6月1日开始育苗。育苗时要注意水分控制,预防苗的徒长。
3.3 浸种
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止,再浸泡12小时。
4 播种
4.1 播种量
根据定植密度,按定值量的120%进行穴盘育苗,每穴一粒。
4.2 播种方法
播前先在穴盘先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然后按穴点播,每穴一粒,播种后及时在种子上盖厚约1.5~2.0厘米的基质,夏末秋初气温较高,日照较强,播种后育苗穴盘要加盖遮阳网,同时注意通风排气。
5 苗期管理
5.1 温度
白天不高于30℃,夜间不低于15℃为宜;特别注意在中午12时至下午4时,如遇过强光照要及时加盖遮阳网,通风排气避免幼苗日灼。
5.2 湿度
台湾水果小番茄湿度过大时易得病,湿度过大易造成裂果。早晚开风机各通风15分钟,降低棚内湿度。
5.3 水分
苗期不旱不浇,以控为主,若缺水可在晴天中午洒水,严禁浇大水。
5.4 炼苗
当幼苗3~4片真叶、20天苗龄时,进行炼苗,育苗棚逐渐放风,适当控制水分,炼苗一般不低于7天。台湾水果小番茄育苗从播种到定植夏天约需30天,春天约需45天。
6 定植
6.1 定植
6.1.1 定植前准备
整地、施基肥:定植前清除上茬残留物,将土壤深翻25~30厘米,暴晒或用水浸泡杀灭土壤中病原菌及害虫,或以瓦斯喷灯烧化杂草种子、虫卵,再用20倍浓度二氧化氯喷雾杀菌,或用生石灰200千克/亩改良土壤pH值,再喷施酵素菌(甜农营养液肥)800倍液/亩,利用以菌治菌来预防土传性病害。然后按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牛粪)2000千克、莲花牌有机肥100千克、腐殖酸(农业用腐植酸钠)100千克,通过深耕与土壤充分和匀。
作畦:移栽前耕细整平作高垄,垄高20~30厘米,宽畦宽180厘米。
定植方法:采用明水定植,即先栽苗,后浇水。
6.1.2 选择壮苗:苗高不超过10厘米,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厚,色深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整齐一致。
6.1.3 起苗:移栽前一天,如穴盘干旱,则浇透水,用手捏穴盘底部,带土头移栽,避免伤苗。
6.1.4 定植:阴雨天或晴天午后,可定植。定植前整盘苗浸泡稀释的酵素液肥,增强幼苗成活率,再用打洞器在定植孔下打定植穴,在定植穴中放入幼苗,用土轻盖住植株茎基部,并及时的浇灌定根水,定植深度以育苗时的深度为宜。第一茬于4月15日定植,第二茬于7月1日定植。
6.2 定植规格
采用畦高25厘米,利于畦沟排水及根部发育。畦宽180厘米,种植双行,利于通风,株距60厘米,畦南北走向为原则,利于光照。
7 田间管理
7.1 控制温度
春天气温逐渐升高,为预防营养生长过旺,应合理调整温度,白天最高不超过28℃,夜间温度不低于10℃;第一穗果进入膨大期后,昼夜温度掌握在10~30℃,一般晴天上午达28℃开始放风,傍晚气温降至16℃关闭放风口;结果期降低夜温有利果实膨大,昼夜温差可加大到15~20℃。遇阴雨天亦应适当放风换气排湿,(www.nczfj.com)并保持一定昼夜温差。
7.2 加强放风
结合温度管理进行放风,以达到排湿、换气、降温的目的。当室内空气湿度超过75%时,极易发生真菌类病害。除地面覆盖外,降低空气湿度主要靠科学放风。但是放风量过大室内温度又会随之下降,为保证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较高温度,又能排出室内的湿气,必须采取上午少放风,使室内温度尽快达到要求。在适宜的高温条件下,光合产物增加,同时可使棚布上、叶面上的水珠汽化,此后打开通风口,在降温的同时,可迅速排除水汽,降低空气湿度,并换入新鲜空气。如遇阴天,棚内虽达不到28℃,到下午13点左右,也要开通风口,进行换气。当阳光不再照到透明棚顶,闭合通风口后,室内温度不再回升为原则。
7.3 肥水管理
秧苗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在后7天应保持土壤湿润。当缓苗期过后,应慢慢的减少土壤水分,控制土壤水分在20%~40%之间。保证植株粗壮,减少裂果。
台湾水果小番茄的特点是不耐肥,所以要严格掌握以水吊肥、轻肥勤浇的原则。当秧苗定植20~30天后,每隔20天叶面喷施甜农营养液肥60克/亩1次,喷7次;在台湾水果小番茄开花后,及时追肥浇水,以满足作物所需的肥量,此时主要施1次有机复混肥20千克/亩和高磷肥(含腐殖酸水溶肥料)50克/亩。有机复混肥采用沟施,即有机复混肥(10∶5∶20)均匀撒施在畦沟内,但畦沟必须潮湿,否则没有效果;高磷肥(含腐殖酸水溶肥料)灌根,即将肥液用机器压缩通过喷枪输入植株的一侧,离植株5厘米左右。在施肥时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7.4 绑蔓
台湾水果小番茄为半藤蔓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绑蔓,辅助植株的向上生长。当植株长至30~40厘米时使用绑蔓机进行操作绑蔓。绑蔓带为分解性易扣带。
7.5 整枝、疏叶、疏果
台湾水果小番茄在大棚内生长较快,一般留4~5枝,人为的调整植株叶片的密度,保证叶片分布均匀,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及时摘掉下部发黄的老叶和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强透光性。台湾水果小番茄无需进行疏花疏果,注意肥料的合理施用,禁用硝态氮肥。
8 病虫防治
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农田生态的总体出发,以保护、利用田间有益生物为重点,协调运用生物、农业、人工、物理措施,辅之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量。采用的农药必须符合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严禁是高毒、剧毒以及“三致”农药;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8.2 防治措施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在病虫测报的基础上,合理正确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疫病病、灰霉病用磷酸液,大蒜油进行防治,土传疾病以瓦斯喷灯烧化杂草种子、虫卵,再以20倍浓度二氧化氯喷雾杀菌;或以生石灰调节pH值,灌注微生物益生菌达到以菌治菌的效果。定植后开花前酌量使用符合NY/T393-2013的农药,开花后皆用生物防治法防治病虫害。
8.3 病害
台湾水果小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病毒病防治:用1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每亩有效成分含量33.3~50克喷雾或者20%病毒A粉剂每亩制剂30克预防病毒病。
早疫病防治:用恶酮·霜脲氰1000倍液喷施,安全间隔期3天;或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一次,每亩有效成分含量25~50克,安全间隔期7天,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一次,每亩有效成分含量170~240克,安全间隔期7天,或波尔多液(1∶1石灰∶硫酸铜)稀释200倍喷雾。
晚疫病防治:用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一次,每亩使用制剂100~120克,安全间隔期7天;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一次,每亩使用制剂200~250克喷洒,安全间隔期7天;或用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灌根,穴灌药液250毫升。
番茄叶霉病防治: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每亩用药250克,安全间隔期7天,密闭熏3小时后开棚。发病后喷洒47%加瑞农粉剂,每亩用药30克;或用50%多·硫(多菌灵·硫磺)一次悬浮剂每亩用制剂70~80毫升,安全间隔期7天;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有效成分含量25~37.5克,安全间隔期7天。
8.4 虫害
台湾水果小番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
蚜虫防治:①用黄板诱杀有翅蚜。②喷洒25%阿克泰水散剂一次,每亩用4克防治蚜虫、白粉虱;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喷雾一次,每亩制剂40~50克;或0.3%印楝素乳油每亩制剂40~60克。
白粉虱防治:①用黄板诱杀成虫。②培育无虫苗,要防止随苗将白粉虱带入温室。消灭前茬和温室周围的虫源。③喷洒25%的灭螨猛乳油一次,每亩使用制剂50~60毫升,安全间隔期10天;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一次,每亩使用制剂20克,安全间隔期10天。
注意:生物农药最多可使用2次,化学合成农药只能使用1次。
9 适时采收
9.1 采收时间
台湾水果小番茄果实达到生物学成熟时采收。采收前1~2天必须进行农药残留生物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采摘一般应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时进行。台湾水果小番茄应以充分膨大成熟、着色较均匀、果面有光泽的果实为宜。台湾水果小番茄以95%果实转红时开始采收。预计第一茬于7月1日开始采收,第二茬于9月1日开始采收。
9.2 采前处理
采摘时应轻摘轻放。入库预冷要及时,防止装袋后结露。包装盒也要提前放入冷藏库内预冷。
9.3 采收方法
采摘时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然后进行分级包装。
9.4 采摘标准
台湾水果小番茄果实深红色,无病斑、无虫蛀、无霉烂变质。
10 包装
按照产品质量等级进行分级包装与标志。
11 贮运
11.1 贮藏条件
温度13~18℃,相对湿度85%~90%,保鲜期10天。
11.2 保鲜袋贮藏
待台湾水果小番茄全部入库预冷后,方可外运。
参考文献
[1] GB8079-1987蔬菜种籽.
[2] NY/T1054—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3] 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4]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5]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6] NY/T655—201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7] NY/T658—2002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8] 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网址:https://www.nczfj.com/shuiguozhongzhi/201018023.html
[水果种植技术]最近,大棚西瓜开始上市了,但有些西瓜还处在膨果期,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大棚西瓜中后期的一些管理技巧。 1、温度调控西瓜授粉大约一周以后,开始进入快速膨大生长期。在授粉后,棚内温度要求较为严格,白天最...
[水果种植技术]最近几日连续降雨,此次降雨对果树锈病、苹果霉心病等侵染及绿盲蝽发生危害十分有利。提醒广大果农抓住谢花后第一次用药关键时期,及时开展防治。一、发生预报1、果树锈病 主...
[水果种植技术]在葡萄生长期进行环剥,目的是阻止枝条或树干上部的营养向下输送,增加环剥刀口位置以上(如花序和果穗果粒等)器官养分同化和植物内源激素的营养积累,达到促进坐果、增大果粒、增...
[水果种植技术]3 月28日,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果园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果园里一片繁忙,果农有的在剪枝,有的在碎枝,有的在削芽,有的在切口,有的在放芽,有的在缠带……原来,果园正在进行新品...
[水果种植技术]“我流转地种植的60亩猕猴桃,去年刚一进入盛花期,便将租用来的7箱蜂群摆放在果园里,通过小蜜蜂传花授粉,猕猴桃坐果率高,而且品质好,根本不愁卖。”近日,眉山市东坡区尚...
[水果种植技术]近期,在山东寿光大批甜瓜上市,价格卖到6-13元一斤。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博洋甜瓜,不仅种植难度低、易管理,收益也可观。今天小编带大家去看看!在稻田镇附近,大棚里种植的几乎都是甜...
[水果种植技术]春天果树浇水,把握好果树萌芽前和新梢旺长前后这两个时间段。不能等到花芽分化,叶片萎蔫,缺水十分严重之后再浇。用手抓一把果园里的泥土,紧握成团,再松开手,如果能成团不易破碎,就...
[水果种植技术]给草莓苗进行繁育,需要做好子苗正常生长以及防治草莓炭疽病工作。目前遭遇少有的持续高温干旱气候,我们应该应采取如下措施对草莓育苗田加强管理: 1、沟灌渗透法补水。草莓根系...
[水果种植技术]聊城高新区许营镇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尤其是当地种植的小型礼品西瓜走俏聊城、济南以及京津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瓜农们的收入自然十分丰厚,正常年景,每亩纯收入...
[水果种植技术]春剪也叫花前复剪,是秋冬修剪的补充。春剪的时间,是从树液流动至花露红期,仅对中小枝组疏、截、留,对大枝组不再调整,以免伤流和削弱树势,引起落花、落果。 刻芽 只要有隐芽,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