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蕉大王”龙世超蛋蕉种植致富的故事
“种蛋蕉不是新闻,种成功才是新闻,80%种蛋蕉的人是失败的。”龙世超一再重复着这句话,尽管他属于20%中的一位,但也曾遭遇重创:2013年试种蛋蕉100亩获得成功,2014年扩种到800多亩,当蛋蕉即将迎来丰收季时,两场强台风袭来,令他损失了700多万元……
龙世超不仅大规模地种植香蕉,并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生长期间种辣椒、橙子等。
4月2日,在廉江高桥镇分绩田村的蕉园里,“蛋蕉大王”龙世超一边忙着丰收蛋蕉,一边接受记者采访。这些肥硕的蛋蕉,是他在去年台风后“救灾复产”的成果,眼下正一批批运往湛江市区的水果批发市场。
当农民当了25年,龙世超直言种蛋蕉风险大,笑称“山上种蛋蕉,玩的是心跳”。今年,他准备再新种300亩蛋蕉,把心跳的“筹码”加到上千亩。
小试牛刀
荒山变成蛋蕉之园
“老板每天都与我们一道吃饭,心里踏实!”中午时分,蕉农们正围坐一桌吃饭,一道瘦肉炒青菜,一盆大锅饭,而老板龙世超正与蕉农们围在一桌吃饭。
龙世超在蕉林里接生意伙伴打来的咨询电话。多年来的坚持,今年让他喜获丰收。
黝黑皮肤、瘦弱身材,乍一看龙世超与普通农民无异。生于1968年的他,与土地打了25年交道,至今不会上网和用微信,显得有点保守。但他也有另一面:跨省承包土地,种植作物超过4000亩,年收入上千万元。接受采访时,他手上的手机响个不停……
坚守农业20多年攒下来的“田地经”,让龙世超在2013年做了一个大胆的选择:租下100亩山岭试种蛋蕉。山岭土地肥力不足,种普通香蕉都难以丰收,何况是“蕉中贵族”蛋蕉?有些村民还好意劝他放弃,说自家后院种两三棵蛋蕉,没少施农家肥,果实还大小不一,实在是难“伺候”。
可是,龙世超成功了!2013年初试种,当年年底,肥硕的蛋蕉就挂满枝头。此前当地也有人尝试规模化种植蛋蕉,但大都失败,甚至有农民传言“十个种蛋蕉,八个会失败”。龙世超种蛋蕉丰收[养殖网:www.nczfJ.com/],在廉江当地迅速传开,也是从那时开始,龙世超几乎逢人就说“种蛋蕉不是新闻,种得成功才是新闻”。
高桥镇分管农业副镇长李光丰说,如此大规模连片种植蛋蕉并取得成功,龙世超在廉江算是“第一人”。据统计,目前高桥镇共有5户农民种植蛋蕉,面积共2300多亩,其中龙世超的种植面积最大。
最近廉江气温高,蛋蕉成熟快,集中上市拉低其收购价。龙世超的蕉园里,每天都有两万多斤蛋蕉被客商收购,运到湛江市区水果市场批发。
精细管理
“竹桩埋地60厘米”
与普通香蕉相比,蛋蕉高产高质,风味独特,价格更高。但是,蛋蕉比香蕉更具种植难度,技术要求高,土地肥力也更讲究。龙世超不仅把娇贵的蛋蕉种植成功了,而且是在贫瘠的山岭上,他的成功秘诀在哪?
龙世超在廉江高桥连片种植的“蛋蕉”。
记者走进蛋蕉园,部分答案就“写”在地上:地面铺满了纵横交错的滴灌管道,灌溉沟渠沿着进园的小路修建,长长的竹竿“扶正”被果实压弯的蛋蕉树,园里散发着有机肥腥臭但不刺鼻的味道。
单看表面不够,记者追问龙世超,才发现单是一根竹桩都包含着精细化管理的奥秘:60厘米,这是每根竹桩埋在地下的深度,专门调用机器打桩;800亩的蕉园里,每棵蕉树都用竹桩固定,竹桩采用的是毛竹,全都采购自江西、广西、湖南等地。“只有把蛋蕉树扶稳了,才能谈收成。”龙世超说。
今年蛋蕉丰收,让龙世超喜不自胜。
为了让蛋蕉种植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龙世超建立完善了整个配套设施,比如在蕉园内,光是变压器就有8个。“蕉园需要大水大肥,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龙世超介绍,有机肥占施肥量的90%,多为豆粕、杂鱼、农家粪等。他说,成功种植蛋蕉没有秘密,就是要深耕、杀菌,他的蕉园经常用石灰和硫磺杀菌,每亩蕉园撒100斤石灰。
为了在荒岭上种蕉,龙世超先是在土地上铺地膜补水;在种植过程中广泛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生产,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种植水平。
看似平平无奇的蕉园,其实处处有着科技含量,龙世超说:“蛋蕉种植要讲科学,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种植蛋蕉
“玩的就是心跳”
几年前,龙世超到深圳旅游时,发现蛋蕉在珠三角地区售价高达10多元一斤。他认为这是一个商机,便下决心要回廉江种蛋蕉。
今年蛋蕉丰收,让龙世超喜不自胜。
随后,他辗转到福建、广东高州、广西南宁等地蛋蕉园考察,通过高州种植户的关系,从华南农业大学拿到优质蛋蕉种苗,回到廉江种植。种蛋蕉之前,他已从事农业多年,积累下雄厚的生产资本和丰富的种植经验。作为种植大户,他不仅在廉江种植香蕉、甘蔗、辣椒等作物,还在广西大规模租地种植,单是香蕉就种了2000亩。
由农民到老板,龙世超走过一条漫长却并不曲折的路。“力不到不为财。”他说,“做农25年,一步一个脚印,我*的就是坚持和耐心。”
龙世超种植的“蛋蕉”在装车运至珠三角销售,今年蕉价高,他喜不自禁。
从白手起家到发家致富,龙世超每天还是6点起床,绕着种植园走一圈。廉江高桥邻近广西,他经常开着汽车“跨省跑”,每年汽车里程超过6万公里。他没有休闲娱乐,不会上网,眼里除了土地,就是市场。
去年,他的种植园遭受台风重大打击,苦心经营的800亩蛋蕉毁于一旦,损失700多万元。台风过后满目疮痍,许多种植户都不忍心回到种植园,但龙世超显得异常的平静:自己绕着种植园走了几圈,就像是没事发生一般。他靠着坚强信念,开展救灾复产,让部分蛋蕉在今年得以收获。
龙世超是一位学习型的农民:他经常到广西考察,到华南农业大学上课,把握农产品的市场走势和发展趋势。
由农民到老板,龙世超种植蛋蕉的故事在高桥的蛋蕉园里投下一个缩影。正如他所说:“上山种蛋蕉,玩的就是心跳。”
原文:水果 > 水果新闻资讯:“蛋蕉大王”龙世超蛋蕉种植致富的故事
网址:https://www.nczfj.com/shuiguozhongzhi/201015308.html
[水果新闻资讯]“呵,这个天就有李子卖,也太超前了吧!”5月5日,威远县城中心街一拨人围着一挑李子议论着。一个女士在卖家邀请下拿起一个李子尝了尝:“嘿,没想到味道还不错。”围观者也纷纷下手买...
[水果新闻资讯]甜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据了解,其栽培历史长达三千年。经过长期驯化改良,甜瓜在果实大小、果肉厚度、香气及糖度等方面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但目前大部分品种仍以果肉味甜而主。听说中...
[水果新闻资讯]“苹果苦瓜”吃过吗,是甜的,还是苦的?4月20日,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的“苹果苦瓜”被颁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在苦瓜集中上市季节,这个街道的苦瓜产量可以占到全国市场的70%。&l...
[水果新闻资讯]4月上旬,昌乐县红河镇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种植的大棚西瓜已经上市了,每斤15元左右,一个西瓜能卖五六十元。而两年前,这里还是靠天收的贫瘠山岭地,杂粮亩产只有二三百斤。 “原来是麻刚岭地,沙质...
[水果新闻资讯]猕猴桃花开,蜜蜂工作忙。4月21日,在绵竹市广济镇的四川华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上百箱蜜蜂正忙着给这里数百亩猕猴桃授粉。“得益于省上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水果新闻资讯]近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牟冠村七组的向氏家庭农场看到,面积达150余亩的3个山头上,黄金梨树苍翠欲滴,在黄金梨园里,10多个村民正手持剪刀为拇指大的黄金梨疏果,个个忙得不亦...
[水果新闻资讯]“以前单一走线下,柑橘的销售渠道很有限,但打通线上通道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4月16日,蒲江县糖人果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蜀杰对记者说。今年年初,一场寒潮影响省内...
[水果新闻资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选择樱桃时,更重要的是要看樱桃的品质。在市场上买了这里的樱桃,觉得好吃,就带着朋友一起过来现场尝一下,感觉很不错。”4月15日,游客李林来梓潼...
[水果新闻资讯]“去冬利用蓝莓采摘后的空档放养2000只鸡和鹅,现在平均每只纯赚50元,我将获得6万元的收入。”近日,在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熊坝村的生态蓝莓园里,业主袁汝群一边赶着家...
[水果新闻资讯]人间四月天,相约樱桃园。郧阳区胡家营镇大桥村早熟樱桃成熟,引来不少游客。果园主人段启生晒得黝黑,看着累累果实,笑容满面。 “这种中华大樱桃汁多、味美、颜色好,还耐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