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山野菜种植现状与发展
一、宽甸县山野菜发展现状
近些年,随人们对
宽甸县位于辽宁的东部山区,属于长白山的余脉,是长白山、内蒙古和华东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域内山高林密,溪流密布,野菜品种繁多,常见将近80种,是辽宁省野菜资源主要分布区。
一、宽甸县山野菜发展现状
近些年,随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青睐,山野菜倍受消费者的喜爱,由原来的农民自采自食转向农民采集,工厂收购,精深加工,批量销售或出口。目前,全县已建成5个大型山野菜出口加工基地。加工品的种类及方法也出现多样化、高档化,除传统的干制、腌制外,还开发罐制、盐渍、小菜制品、野菜汁和野菜保鲜品,使得全县野菜有4余种出口。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自然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野”量的要求,山野菜已由过去单纯采挖野生资源转向“野菜家种”,山野菜种植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人工栽培已在全县10多个乡镇成片地大面积发展,采取暖棚、冷棚、农田裸地及林下半野生栽培形式,栽培品种达14多种,总面积近1万亩。伴随着人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出口创汇份额增加,一些山野菜品种还成为观光园区,供人们观赏、采摘、品尝。但是我县山野菜资源在生产和开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集不均衡,自然利用率低 由于采收技术不合理,缺乏统一管理,使得一方面传统野菜种类在传统采集区过度采集,面临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刺龙芽、蕨菜的采集;另一方面有些深山老林交通不便地区还处于自采自食阶段,大量野菜有待开发,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另外,山野菜的自然利用率低,在近80多个野菜种类中,人们零星采食的只有40多种,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生产更少,只占17%左右,多数种类被埋没在深山老林中,鲜为人知。
2.利用率和开发程度较低 我县的山野菜资源丰富,但对山野菜的深加工技术开发不足,多数种类野菜利用仅停留在采食阶段,没有形成系列产品,致使许多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野菜得不到利用。
3.加工制品种类少、档次低,加工技术落后 我县山野菜加工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规模较小,仍主要以干制、腌制加工为主,且没有经过深加工,种类和数量不稳定,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影响了出口创汇和生产的积极性。
4.基础研究不足 目前,从事山野菜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匮乏,致使许多珍稀的山野菜得不到保护和驯化,难以大面积栽培;缺乏对山野菜的形态结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使很多山野菜的安全性未能确定,这将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其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虽然现在人们对山野菜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需求,但是目前在国内还未形成良性的市场,人们对山野菜的认识还不够,大多数人认识的山野菜品种不多[https://www.nczfj.com/],而市场上也难觅山野菜芳踪。国内也有人工栽培山野菜的情况,但是都是小规模零星种植,培育品种有限,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
二、我县山野菜产业发展前景
山野菜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首先.选用当地的品种,适宜当地的气候、温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工栽植时没有地域差别;山野菜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可利用林缘或林下空地等进行种植;山野菜是多年生植物,自身繁育能力强,一次性种植可以持续利用。因此,开发种植山野菜投资少,风险小,种植简单,生产成本低。其次,山野菜生长地域广阔,土壤、空气质量好,未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具备了“鲜嫩、清醇、绿色、芳香、野味”等特点,且大多山野菜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蔬菜,大部分山野菜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几乎成为了人们的理想食品。山野菜因此也渐渐出入高级宾馆、餐厅,其身价竟与山珍海味媲美,食用山野菜已成为都市人们的时尚之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围绕饮食和健康的因果关系,逐渐意识到吃得好的含义是吃得科学、吃得合理,自然而然人们吃了“细”还想“粗”,食了“甜”又思“苦”。食野新潮亦逐渐流行起来,成为现代都市人渴求“回归自然”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睬,山野菜消费热在国内外悄然兴起。目前,人们对山野菜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上仅有的山野菜产品成了抢手货,价格不断上扬。种山野菜的经济效益是种普通叶菜类蔬菜的2倍,且山野菜产量高。若经深加工的山野菜,经济效益更加可观。据业内专业人士统计,我国山野菜不仅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巨大,而且也备受国外客商的青睐,年需求量一般为200万吨,出口到日本、韩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因此,山野菜具有相当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存入我的阅览室
网址:https://www.nczfj.com/shucaizhongzhi/201013155.html
[蔬菜新闻资讯]在郓城县李集镇常楼村西的黄河滩上,有一片面积1100多亩的芦笋种植基地。一场小雨过后,放眼望去,只见一株株芦笋鲜嫩翠绿,随风摆动。“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芦笋基地,合作社全部芦笋基地加起来有300...
[蔬菜新闻资讯]泸州市江阳区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号温室大棚里,黄瓜藤散发着阵阵清香,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挂满了枝头。4月25日至27日,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西...
[蔬菜新闻资讯]在寿光市营里镇辛庄村里,有一款紫红色的辣椒能卖到69元一斤,还不愁卖!究竟是啥品种这么“香”?跟小编去棚里看看吧! 这个棚里有70株这样的辣椒苗,每一株上都硕果累累,单看外观和普通的彩椒无...
[蔬菜新闻资讯]“我们村里有个古正港,带领大家种菜奔小康……”4月3日,在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久桥村梁山上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村民唐世珍一边唱起自编的顺口...
[蔬菜新闻资讯]3月30日,在泸县牛滩镇有机生姜基地三号地块纵横交错的田地里,姜农们翻土、撒肥、种姜、盖膜,一派“农事催人忙”的热闹景象。连日来,牛滩镇的姜农们抓住晴好天气时机,...
[蔬菜新闻资讯]4月中旬,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大田里,60余名工人正在栽植75亩大蒜和毛葱,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栽植中,管理区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
[蔬菜新闻资讯]“昨天俺家摘了20斤,卖了400元。”阳谷县阎楼镇柿子园村民王俊兰笑着说。“俺们村种的香椿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不打药不施肥。”村民闫玉珍接下话茬。在...
[蔬菜新闻资讯]冰菜学名冰柱子,它的表面会产生冰碴一样的东西,在光照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晶莹。日前,在寿光市洛城街道林家村,魏效青种植的冰菜又迎来了丰收季,绿油油的大棚里,冰菜在春日阳光的照射...
[蔬菜新闻资讯]近年来,湖南常德市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有机认证企业近50家,有机农产品50多个。有机南瓜就是其中的认证产品之一,...
[蔬菜新闻资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空档在田间种植一季大头菜,不仅增收,又肥了田,一亩稻田可以采收大头菜2000斤左右,按目前鲜大头菜市场价1元/斤计,可以实现收入2000元,但村民通过换卖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