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侧耳栽培技术
一、培养料配制
金顶侧耳别名榆黄蘑、玉皇蘑,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特别是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很高,因此,金顶侧耳既是美味食用菌,又是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用真菌。
一、培养料配制
1. 培养料配方 栽培原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
①三级菌种配方:阔叶锯木屑78%,麦麸20%,白糖、石膏各1%。
②栽培种配方:玉米芯(粉碎成指甲大的颗粒状)40%,木屑36%,麦麸6%,细稻糠10%,豆饼粉4%,石灰3%,石膏1%,多菌灵0.2%;木屑72%,麦麸10%,细稻糠10%,豆饼粉4%,石灰3%,石膏1%,多菌灵0.2%。
2. 配制方法 将木屑、麦麸、细稻糠、豆饼粉、石膏称取后拌匀,加石灰水和匀(含水量达60%即可),料配好后堆积过夜。如果配方中含有玉米芯,要将其放入1%~2%的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控至不滴水,再同其他配制好的料混匀后使用。最后将多菌灵溶于少量水中,喷入料内拌匀后,便可装袋接种。
二、装袋接种
1. 塑料袋
选用厚0.3~0.5微米、宽20~28厘米的聚乙烯或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50厘米长的栽培袋。
2. 装袋接种
金顶侧耳接种室要清洁,室内空间用1∶100的三乙膦酸铝水溶液喷雾消毒,操作用具、容器及接种人员的手均用三乙膦酸铝水溶液消毒,然后将金顶侧耳菌种在容器(搪瓷盆)中掰成花生粒大小,菌种用量约占干料重的15%左右。播种方式有混播、层播及混播加层播3种。混播法省工,将4/5菌种拌入料中,1/5菌种撒播在袋两头的料面上即可;混播加层播发菌快,是将1/3菌种拌入料中混播,剩余的菌种分层播入袋内的培养料中;层播法是袋栽的一种常用方法,先将塑料筒一端扎个塞子,撒一些菌种,再装培养料,每5厘米左右撒菌种1层,边装边压料,直至装满袋,然后用大拇指粗的木棍在袋料中自上而下扎1个洞,最后在袋料表面再撒1层菌种,稍压紧,扎好袋口即可。袋栽装的料要求两头紧、中间松,以利于发菌。
三、发菌管理
金顶侧耳装袋接种后便进入发菌阶段。温度在10℃左右时,可将菌袋按单行堆成3~4层发菌;如果温度在2~3℃,可堆成双行,并适当增大堆叠的数量或层次,以利培养料升温发菌;温度超过15℃时可将菌袋平放于地面上发菌。发菌初期料温以控制在10~15℃为宜。因堆叠菌袋上、中、下不同部位的温度有差异,故每10天应上下倒堆1次,使其发菌均匀//农村致富经网www.nczfj.com //。结合翻堆检查菌袋有无杂菌、破袋等现象,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在发菌过程中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且略干燥为好,以防霉菌繁殖。温度在10~15℃之间接种后5天左右菌丝萌发,30天左右各层菌种间的菌丝就会连接起来,一般4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整个培养料。
四、脱袋地栽
1. 整地做畦 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畦宽1米,深35厘米,长度不限,畦内喷3%石灰水和0.1%敌百虫水溶液灭菌杀虫。
2. 割袋埋土 用刀片将已发好菌并“吐黄水”的菌袋在距袋口三指处环切,把下部塑膜脱掉(袋品仍保留),立摆于畦内,然后用细土撒于袋间,将空隙填平,次日喷水1次。
五、出菇管理
生长条件适宜时,金顶侧耳菌袋埋土1周左右便可现蕾,此时要将袋口打开,并向空中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以利子实体发育。当菇盖展开后,方可给菇床上喷少量水,随着菇体的生长,逐步加大给水量,使菌袋湿度保持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并适当通风换气,给予充足的散射光,一般管理得当现蕾后3~4天便可成熟。
六、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金顶侧耳的病害主要为青霉属,有黄绿青霉、苍白青霉等10多种。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可减轻其为害;仅表面感染的,用棉球蘸三乙膦酸铝100倍液擦掉后,撒少量石灰粉覆盖便可控制病害;如青霉长入培养料内,应连同培养料挖出,再撒石灰粉,以防霉菌繁殖蔓延;喷洒5%甲醛溶液,可杀死青霉孢子。此外,还有木霉属,常见的有绿色木霉和康式木霉等,应及时防治。
2. 虫害 螨类是金顶侧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类虫害,为害较大。防治方法:栽培场地应远离谷物仓库、饲料库及鸡舍,以杜绝虫源;培养料内有螨类为害时,可用烟梗和柳叶按2∶5的比例,加20倍的水熬成混合液喷杀。此外,菌蛆和跳虫为害也较重,应加强防治。
七、采收
金顶侧耳子实体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从现蕾到子实体成熟只需3~4天,当菌盖充分展开,有少量白色孢子散发时即应及时采收,采收应用刀将菇体从培养基表面割下。采收后清理床面,停水3天后再给水,约经10天形成下茬菇蕾。按上述方法进行金顶侧耳出菇管理,如管理措施适宜,可出菇5~6茬。每袋可产鲜菇2千克左右。
(作者联系地址:吉林省柳河县柳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邮编:135300)
网址:https://www.nczfj.com/mogu/20103242.html
[蘑菇种植技术]什么是平菇黄菇病?平菇黄斑病一般是由于菇房高温高湿或者大棚滴水造成的细菌性病害。从业者可通过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度及湿度来防治该病,对已经发生黄斑病的平菇,严重的要马上采摘,以免传染。...
[蘑菇种植技术]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弹尾虫,在土壤缝隙内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在春季会嚼食子囊果,直接造成减产或影响菇体外观,使羊肚菌商品价值或食用价值降低。并且由于虫伤导致腐生性细菌或其他病原物侵染...
[蘑菇种植技术]1. 发病症状初期菌种收缩变形,呈“塌肩”状,后期菌种软瘫呈水渍状,并有黄色水溶物出现的现象。“吐黄水”的菌种、菌袋松软、水分大,不成快,菌丝少或不明显,无菌种香味。症状轻微...
[蘑菇种植技术]菇农咨询: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 很浅,怎样防治? 解答: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棚内光线较暗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症状,不是杂菌病害,可以通过调整管理措...
[蘑菇种植技术]1、栽培环境栽培草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无污染源的向阳地。做宽5尺、长不限、高6-7寸的畦。哇面泥土被碎,整成龟背形,再撒上茶籽饼驱杀地下害虫。2、稻...
[蘑菇种植技术]春季是香菇的又一个结实盛期,一般可出4~5茬菇,每茬菇间隔10~15天。春季出菇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 香菇菌棒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出菇,内部营养和含水量已明显减少,有的重量...
[蘑菇种植技术]1、光照条件 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如果栽种室保温性好,夜间温度在5℃以上时,就要尽可能...
[蘑菇种植技术]食用菌覆土后出现大面积的绿霉,是很多适宜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如白灵菇、杏鲍菇、平菇等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菇袋后熟不彻底,覆土后没有及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
[蘑菇种植技术]眼下,正是香菇成熟季节,在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的香菇基地里,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菌肉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则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车。 “以前,我们这里...
[蘑菇种植技术]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覆土材料的制作(1)土壤的选择: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