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绿脓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动物绿脓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绿脓杆菌病是多种家畜、经济动物以及野生动物都可感染的一种传染病,人也可感染。由于动物种类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在有些动物体内,绿脓杆菌多是作为一种继发性病原菌与其他化脓菌共同存在于化脓创或脓肿中,加重了病程;有的则以败血症病程而引起动物死亡;有的可导致出血性肺炎等变化。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动物绿脓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动物绿脓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绿脓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假单胞菌属中的铜绿色假单孢菌(或称绿脓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长中等大杆菌,多单在或成对,能运动,能产生绿脓菌素和荧光色素。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水、尿、粪等潮湿环境中可存活2-3周,在干燥条件下2 -3天内死亡,55℃加热1h可灭活。但一般消毒药均能杀死,如5%漂白粉溶液、l%石炭酸、2%来苏儿及氢氧化钠液等能很快将其杀死。本菌对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金霉素、链霉素和新霉索等敏感。患病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可随粪、尿、分泌物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草、用具、场所及环境等;本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中和正常人、畜的肠道和皮肤上。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各种创伤而传染。
某些吸血昆虫及鼠类,在病的散播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对人、畜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同时,也可能污染肉、蛋、奶,已引起公共卫生界的关注。
2、流行特点
动物绿脓杆菌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更为多发,一般为散发,某些动物如鸡、貂也可造成流行。例如,貂对该病易感性很高,当年幼貂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成年和老年貂很少发病。初发地区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死亡率也很高,后转为慢性经过或散发,有时也会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可诱发该病。
3、临床特征
鸡。病鸡精神不振,饮、食欲减少或废绝,闭眼缩颈,两翅下垂,呈蹲伏状,羽毛松乱,张口呼吸,有呼吸啰音,体温升高1~2℃,有的流诞,口腔检查,舌面及颚裂两侧有小米粒大淡黄色化脓灶,微凸于舌面。后期鸡体极度消瘦,多皮屑、脱毛,冠、髯发紫,排灰白色稀便而死。
牛、马、猪。绿脓杆菌多是作为继发性病原菌与其他化脓菌(如化脓性棒状杆菌、链球菌)共同存在于化脓创或脓肿中,使原发性疾病加剧,如继发于化脓性坏死性肺炎、慢性坏死性肠炎、牛创伤性心包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乳房炎(常继发于乳池内输注青霉素之后)。
兔。病兔突然不食,高度沉郁,呼吸困难,气喘,体温升高,腹泻,排血样的稀粪,1天左右死亡。
貂。潜伏期为1~2天,病貂体温升高,不食,鼻镜干燥,行动迟缓。流泪,鼻流出带泡沫的液体,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并发出呼噜声,呕吐,多于2-3天内死亡。
4、病理剖检特点
鸡。病鸡的胸部或腿部肌肉有小出血点,鼻孔、上呼吸道附有黏液;颚裂两侧有干酪样块状物,舌面有粟粒大脓疱疹,剪破时可挤出脓计,脓汁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中等杆菌。病鸡一侧或两侧气囊膜增厚、混浊,有渗出物或干酪样团块;心肌水肿、色淡,心包积液;肝、脾、肾等实质脏器肿大;空肠、回肠内容物呈粉红色、较稀,表面附有部分细支条状血丝。
兔。剖检死亡病兔,可见胃肠腔内充满血样液体,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出血;脾肿大显著,呈樱桃红色;肺有点状出血,呈深红色、肿大。
貂。剖检病貂尸体,其重要特征是出血性肺炎变化,可见肺充血、出血,呈暗红色,有小叶性炎症,严重时呈大理石样外观;胸腔积液,胸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高度肿大,有出血点;肾脏有淤血斑,淋巴结出血、水肿。
5、诊断要点
由于各种家畜患绿脓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尽相同,往往难以确诊,应采取脓汁及病变部脏器送兽医检验单位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
6 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动物患绿脓杆菌病,应采取综合性兽医卫生措施,改善饲养卫生条件,加强消毒,防止和及时处理各种外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等。
对病畜可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多黏菌素B有较好疗效,马、牛、羊、猪的用量按体重为1~2 mg/kg,分2次肌内注射。新霉素,各种家畜按体重4~8 mg/kg,分2次肌内注射。庆大霉素、金霉素及链霉素等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或按体重以磺胺嘧啶0. 75 g/kg,内服,每日2次。使用各种抗生素时,要连续使用4-5天。在全身治疗的同时,应配合对症治疗及外科处理。
原文:蘑菇 > 蘑菇种植技术:动物绿脓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动物绿脓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网址:https://www.nczfj.com/mogu/201028588.html
[蘑菇种植技术]什么是平菇黄菇病?平菇黄斑病一般是由于菇房高温高湿或者大棚滴水造成的细菌性病害。从业者可通过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度及湿度来防治该病,对已经发生黄斑病的平菇,严重的要马上采摘,以免传染。...
[蘑菇种植技术]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弹尾虫,在土壤缝隙内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在春季会嚼食子囊果,直接造成减产或影响菇体外观,使羊肚菌商品价值或食用价值降低。并且由于虫伤导致腐生性细菌或其他病原物侵染...
[蘑菇种植技术]1. 发病症状初期菌种收缩变形,呈“塌肩”状,后期菌种软瘫呈水渍状,并有黄色水溶物出现的现象。“吐黄水”的菌种、菌袋松软、水分大,不成快,菌丝少或不明显,无菌种香味。症状轻微...
[蘑菇种植技术]菇农咨询: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 很浅,怎样防治? 解答: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棚内光线较暗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症状,不是杂菌病害,可以通过调整管理措...
[蘑菇种植技术]1、栽培环境栽培草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无污染源的向阳地。做宽5尺、长不限、高6-7寸的畦。哇面泥土被碎,整成龟背形,再撒上茶籽饼驱杀地下害虫。2、稻...
[蘑菇种植技术]春季是香菇的又一个结实盛期,一般可出4~5茬菇,每茬菇间隔10~15天。春季出菇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 香菇菌棒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出菇,内部营养和含水量已明显减少,有的重量...
[蘑菇种植技术]1、光照条件 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如果栽种室保温性好,夜间温度在5℃以上时,就要尽可能...
[蘑菇种植技术]食用菌覆土后出现大面积的绿霉,是很多适宜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如白灵菇、杏鲍菇、平菇等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菇袋后熟不彻底,覆土后没有及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
[蘑菇种植技术]眼下,正是香菇成熟季节,在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的香菇基地里,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菌肉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则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车。 “以前,我们这里...
[蘑菇种植技术]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覆土材料的制作(1)土壤的选择: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