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慈菇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1 发生规律
1.1 慈姑黑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器和球茎。叶部染病,初生黄色至橙黄色大小不等稍隆起的疱斑,后疱斑枯黄破裂,散出黑色小粉粒,有的病叶畸形扭曲,叶柄生球状肿瘤或产生黑色条斑。花器受害,子房变黑褐色。翌春,当气温回升到l8℃以上时,越冬的孢子团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田水传播,从慈姑幼叶气孔或从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孢子多次重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
1.2 慈姑斑纹病
为害叶片和叶柄,叶片病斑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黄褐色或灰褐色,稍呈轮纹状,病部和健部分界明晰,周围有黄绿色晕带,数个病斑互相连接成大斑块,严重时致叶片变黄干枯。叶柄生短线状褐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灰色至暗灰色霉。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气流传播,在慈姑生长季节中,再侵染频繁。
1.3 慈姑叶柄基腐病
病菌侵害叶柄基部造成软腐,又称菌核病。病害先从外部老叶的叶柄处始发,逐渐向内叶扩展。叶柄病部表面或病组织内生白色菌丝,逐渐集结成小颗粒,初为白色,后呈黄褐色至黑色,即病原菌的菌核。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漂浮于水面,气温回升后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害叶柄。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连作田块发病重。
1.4 慈姑钻心虫
又名慈姑蛀心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是慈姑田重要害虫之一。对慈姑为害:一是以幼虫蛀入叶柄,群集取食,常将茎髓蛀空,导致叶柄折断、叶片枯萎;二是以幼虫卷叶为害,造成叶片卷曲,并在卷叶内取食,被食部位变黑色枯死。慈姑钻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慈姑残茬和叶柄中群集越冬,成虫昼伏夜出,产卵有趋嫩绿习性,卵块产于叶柄中下部,幼虫多在夏、秋季盛发,尤以9~10月份对慈姑为害重。
1.5 蚜虫
春季孵化后,有翅蚜虫可迁飞到慈姑田,集中于嫩叶上刺吸汁液,使植株矮缩、生长不良、影响产量。蚜虫可繁殖多代,在盛夏高温季节前后出现为害高峰,尤其是在秋季慈姑球茎生长期间发生量大,为害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2. 防治对策
2..1 农业防治
2..1.1 换种抗病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结合生产或贮运所需,栽培高产优质、抗病力强、耐贮运的品种。
2..1.2 选用无病种球。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选择种用球茎,应选择具有所栽品种形态特征、球茎较大、顶芽较弯曲、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优良球茎留种,晾干后单贮过冬。
2..1.3 实行水旱轮作。推行轮作,特别在慈姑老产区,与旱地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是防治慈姑黑粉病、斑纹病、叶柄基腐病等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
2..1.4 及时清洁田园。采收后彻底收集并深埋慈姑病残体,铲除田边杂草,消灭病虫越冬场所,减轻病虫发生基数。2.1.5 加强水浆管理。根据慈姑发芽期、抽叶至球茎开始膨大期、球茎形成期的生育需要管好水层,避免长期深灌,做到干干湿湿,间歇灌溉,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抵抗力。
2..1.6 做到合理施肥。在定植前,大田施足基肥,一般667m2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3000~4000kg、尿素15~2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钾25~30kg。至植株抽生叶片转绿慢,地下已长出一部分匍匐茎时,追施1 次较重的肥料,促进球茎肥大,做到氮、磷、钾肥齐施。
2..2 药剂防治
2..2.1 药剂处理顶芽。在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晾好的顶芽1~3小时,冲洗后扦插,可有效预防黑粉病、斑纹病等病害的发生。
2..2.2 病害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早施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多氧清水剂600 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慈姑黑粉病。选用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等防治慈姑斑纹病。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等防治慈枯叶柄基腐病,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2..2.3 虫害药剂防治。在慈姑钻心虫卵孵至低龄幼虫高峰期,选用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在蚜虫盛发期,选用50%抗蚜威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施药期间应保持水层,以提高防效。
(责任编辑王曼)
原文:蘑菇 > 蘑菇种植技术:南昌县慈菇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网址:https://www.nczfj.com/mogu/201027176.html
[蘑菇种植技术]什么是平菇黄菇病?平菇黄斑病一般是由于菇房高温高湿或者大棚滴水造成的细菌性病害。从业者可通过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度及湿度来防治该病,对已经发生黄斑病的平菇,严重的要马上采摘,以免传染。...
[蘑菇种植技术]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弹尾虫,在土壤缝隙内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在春季会嚼食子囊果,直接造成减产或影响菇体外观,使羊肚菌商品价值或食用价值降低。并且由于虫伤导致腐生性细菌或其他病原物侵染...
[蘑菇种植技术]1. 发病症状初期菌种收缩变形,呈“塌肩”状,后期菌种软瘫呈水渍状,并有黄色水溶物出现的现象。“吐黄水”的菌种、菌袋松软、水分大,不成快,菌丝少或不明显,无菌种香味。症状轻微...
[蘑菇种植技术]菇农咨询:平菇边缘很薄、较脆、色泽 很浅,怎样防治? 解答: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过大、棚内光线较暗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症状,不是杂菌病害,可以通过调整管理措...
[蘑菇种植技术]1、栽培环境栽培草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无污染源的向阳地。做宽5尺、长不限、高6-7寸的畦。哇面泥土被碎,整成龟背形,再撒上茶籽饼驱杀地下害虫。2、稻...
[蘑菇种植技术]春季是香菇的又一个结实盛期,一般可出4~5茬菇,每茬菇间隔10~15天。春季出菇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 香菇菌棒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出菇,内部营养和含水量已明显减少,有的重量...
[蘑菇种植技术]1、光照条件 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如果栽种室保温性好,夜间温度在5℃以上时,就要尽可能...
[蘑菇种植技术]食用菌覆土后出现大面积的绿霉,是很多适宜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如白灵菇、杏鲍菇、平菇等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菇袋后熟不彻底,覆土后没有及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
[蘑菇种植技术]眼下,正是香菇成熟季节,在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的香菇基地里,一支支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菌肉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则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车。 “以前,我们这里...
[蘑菇种植技术]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覆土材料的制作(1)土壤的选择:覆土材料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一般用中性...